苏州当代美术馆:雕塑家与百余参与者接力“填空”雕塑
正在筹备开馆的苏州当代美术馆今年以来打破实体场馆仍未开放的限制,启动了“空间生产力”系列艺术项目,旨在突破实体美术馆的限制,打造一座“无边界美术馆”。
近日,“空间生产力”在2024年实施的最后一个项目“王礼军:填空”在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一楼图书馆展厅正式揭幕,艺术家以一堂名为“不雕不塑”的雕塑课为起点,带领参与者跨越传统雕塑的界限,共有132位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参与者热情响应,共同投入到这场“雕塑创作”活动中。现场完成的雕塑作品,长约6.4米,宽约4米,高约2m,总计使用了约120根木方,并收获得了123个“名字”。
地位金鸡湖畔的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
与整个“空间生产力”项目实施的理念一样,在这里,每一个参与者都不是艺术的“外人”而是共创者、创造者,他们的每一次触碰、每一次拼接,在为自己作品注入生命的同时又最终成就了这件“集体作品”。这种“多元决定”的创作过程,不仅打破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壁垒,更让作品本身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 雕塑“填空”项目完成效果图
主办方表示,在许多艺术的创作中,作品之所以让观众觉得难以理解,原因不仅在于材料语言和表现方式上的陌生,还在于感知上的一种隔阂。美术馆作为艺术与人相遇的桥梁,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更是要通过作品与相关工作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的空间。“王礼军:填空”是一道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它以物质材料上的填充实现精神上的填补和对人与人之间“空隙”的再发现。在这个项目中,空间不再是静态的背景,而是成为了连接个体与群体的纽带,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了这个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艺术家介绍,这一雕塑的“填空”不仅意味着填补物理空间上的空缺,更重要的是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通过交流与协作,实现由“个体”激发“集体”,同时在“集体”中强化“个体”的身份。
《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吴蔚认为,在这一项目中,艺术家不再占据创作的“主导”位置,而是转变为引导者,让参与者成为了雕塑创作的主力。这一角色转换,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填空”项目的深刻内涵。
苏州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罗杨说,参与“填空”项目的既有可爱的小朋友们,也有年轻人、家长朋友们和爷爷奶奶,大家走出了年龄与背景界限,共同在创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这也正是苏州当代美术馆一直以来的追求,期待“打造一个无边界的美术馆”,让美术馆成为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在接下来两个月的展期间,美术馆还将延续“填空”项目的实施方法,不定期地组织观众到展厅继续搭建,使“雕塑”不断生长。
王礼军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以雕塑,装置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实践,从他的日常经验出发,探索材料的物理空间及自我生存的物质空间。 他的作品讨论物本身的恒常性与感知的短暂性之间的矛盾,探索物在空间及认知中的存在方式。
艺术家王礼军以一堂“不雕不塑”的雕塑课为起点,向参与者介绍“何为雕塑”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艺术家首先以一堂“不雕不塑”的雕塑课为起点,向参与者介绍“何为雕塑”,并通过“雕塑十问”,展示了当代雕塑对传统雕塑在概念上的颠覆。王礼军认为,当代雕塑作为视觉呈现与意义生发的重要本体,在传统雕塑创作中由“雕”和“塑”建立起来的造型概念,已逐渐演变成搭建、拼贴、缝制、粘合等多种构造方式,甚至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从创作观念到材料的运用以及表现方式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通过“不雕不塑”的雕塑课,王礼军将雕塑的塑造、组装、接触、观看和体现的过程进行了集中展示,为参与者观察、理解和欣赏雕塑提供了新的角度。
当代艺术意义中的“雕塑”不止是一种物质形态,还是公众参与改变对象的一种行为方式。在这个项目中,长短不一的木方与随机的建构方式,让雕塑的过程充满了想象力。参与者们在艺术家的协助下,从选材到涂色,再到命名,最终将这些看似简单的木条“雕塑”为一件独一无二、充满个人观念和情感的作品。
在活动现场,参与者就木方的长短选择、摆放角度以及与前、后参与者木方的叠加方式进行反复沟通、讨论,规划未来“雕塑”的最终形态。木方在众人手中接力,通过递送、安放、加固,完成一层一层地积累,每一个参与者都用各种方式影响了它的走向。
参与者集体雕塑创作现场
参与者集体雕塑创作现场
空间中的建构,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填空”既是对物理空间的填充,也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对人与人之间的“空白”的填补。从互不相识的个体,到建立协作关系,成为一个创作群体。在为期两天的时间中,共有132位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参与者热情响应,共同投入到这场“雕塑创作”活动中。现场完成的雕塑作品,长约6.4米,宽约4米,高约2m,总计使用了约120根木方,并收获得了123个“名字”。
除了共同完成的大型雕塑作品外,参与者们还即兴创作了许多“雕塑小品”,同时在现场的展架中陈列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中不仅有36位小小雕塑家,还有两位到访苏州的比利时艺术家参与,“雕塑”不同的思维在相同的简单材料中,呈现出一种开源的、可以无限延续的“动态感”。
▲参与者创作的雕塑小品
▲ 一名男孩用“语文”、“数学”、“英语”三根木方为支柱建造的“世界大门”。
▲一位阿姨在黑色底板上拼贴出苏州园林窗户上的“冰裂纹”。
▲作品《向阳》
作品《向阳》来自39岁的Hailee,她说,“在来之前,雕塑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东西,但在创作雕塑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带入了自己的情感。我的雕塑的底座代表了我快乐多彩的童年记忆,中间是复杂、混沌的成长,而最上面的这根木方,是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简单。”
苏州当代美术馆《宋冬:吃城市》项目现场
苏州当代美术馆《胡尹萍:杂格咙咚》项目现场
据介绍,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苏州当代美术馆通过各种渠道、方法积极推动当代艺术进社区,其中,“空间生产力”项目自2024年初启动以来,已经陆续推出了《宋冬:吃城市》《赵仁辉:城市荒野侦探》《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胡尹萍:杂格咙咚》《杨迪:漂流纪念所》以及《绘造社:飞屋》7个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内流动展开,从商业空间到自然生态空间,从邻里空间到情感空间,再到虚拟空间,艺术家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探索着艺术与城市生活的无限可能。
(本文部分文图据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