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中国来了个“特种兵”,一切为了“赢回中国”
“凛冽的风吹到了脸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12月11日,保时捷新一任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首次面对中国媒体,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保时捷中国目前的境况。
这一天,也是他履新的第101天。今年9月1日,潘励驰正式就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业务。
以最快零百加速投入中国业务
与中国媒体的第一次交流,从潘励驰喜爱的中文名字开始。正如他名字中的那个“驰”字,潘励驰的语速非常快,也热爱着“中国速度”。
这位喜欢滑雪和马拉松的CEO精力充沛,以“特种兵式”形容他的工作日常,用最快零百加速投入中国业务。
据悉,走马上任后他高频走访调研经销商,三个月后就开出解决中国困境的第一剂“猛药”——到2026年底之前,在华经销商规模从目前的150家降低至100家左右。
事实上,从2012年在华销售3.1万辆到2021年的9.57万辆,保时捷9年时间跑出过“中国速度”。但是,从2022年的9.32万辆开始,到2023年的7.93万辆,再到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新车4.33万辆,保时捷中国的销量一路下滑。
数据显示,保时捷经销商网络平均销售回报率已从2022年5.5%下降至今年前10月的1.9%。“我们希望保障合作伙伴在本地市场的盈利能力,并为客户带来保时捷一贯的卓越体验。”潘励驰表示,“在零售网络方面,我们也一直坚持对经销商的网络规模进行动态调整,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环境、客户分布格局,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目前客户需求下滑、销量缩减,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已势在必行。”
浦东保时捷中心刚完成“睿境计划”升级
他同时强调,退市或关店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保时捷中国也会升级各地保时捷中心的业态策略,使其更灵活、模块化、更具成本效益。“针对上海、北京等一线及市场需求高的城市,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比如浦东保时捷中心刚刚完成了‘睿境计划’升级。”
策略性进站,为了下一程竞速
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保时捷已对2024年销售目标进行了调整。
潘励驰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保时捷经常说,我们的生产永远要比市场需求少一辆车。”他表示,“销量数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品牌的价值和品质。消费需求上升时,我们可以很灵活地调整供应。如果销量疲软,没有必要一味地提升销量目标”。
“本月纯电动Macan到店,2025年保时捷还将迎来新款911,这让我们对明年的销量还是有一定的信心。当然我们要静观其变,必须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去调整销售目标。”
在潘励驰看来,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奢侈品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以及技术迭代加速、客户预期升高等因素,一起导致保时捷今年销量下滑。
他判断,在短期内,保时捷可能很难再回到接近10万辆的销量高点。因此,他将保时捷在2023-2024年的蛰伏,比喻为赛车比赛中的“策略性进站”,2025年则是保时捷的“热身圈”,为未来蓄能,备战中国赛道的下一程竞速;从2026年开始到2030年,则将重启进击模式,以“赢回中国”为战略重点。
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
如何赢回中国市场?潘励驰带来新的计划:一方面将加大本土研发力度,另一方面推出更本土化的营销策略。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纸上谈兵的PPT,一定是非常务实、非常充分的投入。”
研发方面,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正在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功能。
“近期我们还新设了技术部门,希望借助本土研发将更新的声音传递给魏斯阿赫(保时捷全球研发中心所在地)。现在这样的计划正在快速落地。”潘励驰表示,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已经决定落户上海嘉定,他刚任命一位本土技术人才李楠为中国技术部副总裁。
营销方面,保时捷中国也将采取更加本土化的方式。“靠网络、靠KOL,靠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关键是车主客户帮我们做口碑的宣传,这才是最真实的触达。”潘励驰称。
另外,在投资端与生态端,保时捷中国已与中金公司合作设立了投资基金,用以投资国内车辆与移动出行市场。此外,还在国内打造了孵化本土初创企业的创新加速营,目前已完成69个项目的验证,成功打造出18家初创企业、取得11项注册专利。这些新兴企业未来都有可能反向赋能保时捷在华发展。
喜欢在中国坐地铁吃煎饼果子的潘励驰,已在保时捷工作23年,从事汽车行业30年,他说从来没有见过像中国这样变化如此之巨大的市场。“一年前,可能很多人只感知到一点点的变化,但一年后市场剧变就瞬间席卷了每个人。”
因此,保时捷中国要有改变的紧迫感。
“我们有很强的机械性能、机械素质和技术的沉淀,但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层面必须得跟上,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一定要有紧迫感。”
不过,在为中国市场改变的同时,保时捷仍有自己的坚持。
“我们深知,要快速地决策和推进,但也要坚持品牌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保时捷的DNA在哪里?在赛道、在赛车、在车辆机械数值,在驾驶者的体验上。如果你丢掉这些东西只谈数字化,只谈科技化,就会失去品牌本身的差异性特征。”
刚来中国100天,就试驾了许多新造车公司产品的潘励驰说:“设计一辆非常酷炫的、跑得很快的新能源车并不难,但要在赛道上跑得快且跑得稳,具有耐久性,同时制动、过弯、操控都达到完美,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