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改编:理性属于科幻文学,感性属于科幻电影?

李勤余
2019-02-07 14:38
来源:澎湃新闻

欣赏完《流浪地球》的观众,大多是激动的。“中国人也能把科幻电影拍好”,这是影迷的心声,也是对《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谈到电影的成功,当然不可能绕开刘慈欣的原作。那么,我们应该把功劳归于出色的文本,还是导演的改编?科幻文学的影像化,到底有没有诀窍?

电影《流浪地球》,几乎颠覆了小说的主题

《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过20来页。但是它的主题很宏大,内容也很厚实。电影《流浪地球》保留了绝大多数原作的环境设定,但在情节上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这里面当然有导演的思考,将文字影像化,本就不能生搬硬套,何况,刘慈欣本人也参与了创作。

所以,问题不在改,而在怎么改、改什么。小说和原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物的情感关系。无论是吴孟达扮演的姥爷,还是吴京饰演的父亲,都承包了电影最感人的泪点。支撑主角一行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是地球面临的危机,更是家人的羁绊。但在原作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就淡漠得多。和电影结尾吴京悲壮、煽情的牺牲不同,小说是这么描写主人公父亲的死亡:“在清除地球航线上的小行星的行动中,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出的小行星碎片击中了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除此之外,别无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

不仅如此,小说主人公的母亲还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了父亲的婚外情。至于理由,作者如是介绍:“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无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生活环境的巨变会对人类的生存哲学产生颠覆性的改造。好比工业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在本人看来,这恰恰是原作中的妙笔。可惜,电影没有保留这一设定,影片中的人物对世界的认知与当代并无区别。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当属“地球派”(即电影中的“流浪地球”计划支持者)和“飞船派”(即通过飞船逃离地球)的冲突。通过观察,有人说太阳氦闪只是一个阴谋论,从而对联合政府和指挥中心的流浪地球计划产生质疑。结果,5000名地球派被处决。但随后,太阳果真由于氦闪爆发而毁灭。

这是刘慈欣对不相信科学和理性的群氓的嘲弄。早在2007年,刘慈欣在与江晓原在成都“白夜”酒吧对谈时就曾说过,“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在电影《流浪地球》结尾,主人公拯救地球的计划被电脑认定为不可能成功。“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虽然听上去很感人,但实质是一种感性的赌博。可见,电影对人物情感的强化、对人类意志力的赞颂,恰恰是不会被持技术至上论的刘慈欣所认同的。

改编科幻小说有讲究:篇幅要短小、内容要商业

电影《流浪地球》对原作的改编是可以理解的。小说的结构和情节较为松散,对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描写较多,若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难保电影不会让观众昏昏欲睡。而原作相对短小的篇幅,也为电影主创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充足空间。

相对来说,改编长篇科幻小说的难度和风险都更大。从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情况来看,《少数派报告》《2001太空漫游》《人工智能》等经典之作大多源自并不算出名的短篇小说。反观《沙丘》《异星战场》等改编自长篇小说的科幻电影则难言成功。原因就在于鸿篇巨制里的情节更复杂、内容更丰富,如何取舍就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的大难题。

《流浪地球》书封

由此观之,《流浪地球》虽然大获成功,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的命运却颇为让人担忧。作为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幻小说,《三体》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涉及到了人类历史、生物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如此宏大的作品,如何用一部电影交代清楚?电影《流浪地球》的简化不会引起太多争议,但《三体》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流浪地球》对原作的改动——放弃对“流浪地球”计划的全景式描写,将电影主线确定为主人公一行人抢修行星发动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事实上,过于硬核的科幻电影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在中国上映的科幻电影《湮灭》原著小说是当年击败《三体》获得星云奖的《遗落的南境》,导演亚力克斯·嘉兰曾执导科幻佳作《机械姬》,女主角又是中国观众熟知的娜塔莉·波特曼,这个主创阵容可谓豪华至极。但该片的口碑和票房都属差强人意,原因就是《湮灭》的“烧脑”式主题和开放式结局对观众来说观影门槛太高。

电影《湮灭》剧照

同理,电影《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小说家特德·姜 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聚焦人类与外星文明如何建立联系,题材不可谓不新颖。但电影主人公使用的语言学知识,却让广大观众看傻了眼,直接在影院里陷入梦乡。又比如,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但相对晦涩的文本影像化后也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同。

由此可见,电影《流浪地球》的“英雄闯关”式剧情,也是对中国观众的一种体贴。让中国科幻电影的起步更稳一些,导演郭帆的选择并没有错,尽管这会让电影不那么“刘慈欣”。

硬科幻?软科幻?中国科幻文学改编的方向在何处?

毫无疑问,小说《流浪地球》属于硬科幻,但电影《流浪地球》就很难被归类。何谓硬科幻?一部作品的科幻元素能不能支撑起整个故事,逻辑是不是从科幻本身演绎出来的,就是判断的依据。平心而论,电影《流浪地球》的主线剧情与科学的关系并不算紧密。即使将影片背景换作陨石冲撞地球或者2012式的地球末日,也不影响电影情节的发展。在给予《流浪地球》无数鲜花和掌声之后,我们也该冷静思考,在改编中国科幻文学的过程中,“科学”占据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纵观中国影视作品,无论是《颤抖吧阿部》《端脑》《微能力者》等热门剧集,还是《逆时营救》《机器之血》《海带》等大银幕作品,只是披着“科幻”的表皮,行谈恋爱、破案件之实,和科学还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回过头来看,虽然《星际穿越》中的父女情和《流浪地球》里的父子情颇有相似之处,但主题还是围绕宇宙、空间、时间等物理学问题展开。一言以蔽之。对技术的强调始终还是大于其情感诉求。从这一点上来说,《流浪地球》还是比《星际穿越》“软”了一些。

近年来,刘慈欣等中国科幻文学作家已经在所属的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也意味着可供改编的文本数量并不少,但电影创作者是否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仍是决定改编是否成功的关键。《流浪地球》的走红,至少证明我国影视业在相关制作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就要来了。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