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的真相:时代变迁中,每一位女性具体的一生|翻翻书·书评
不难看出,在母子、母女、父子、父女这四个亲子关系的维度中,母女关系被赋予的连接和回馈的期待是最高的,随之而来的是硬币的另一面:这种连接所带来的压迫和困扰也是最强烈的。
面对生育,不同的女性面临相似的内心纠葛;对于生育,每位女性也拥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和选择。是否翻开人生中关于生育话题的这一页,意味着一场对自我灵魂的深度叩问。
在生育抉择的战场上,每一次利弊权衡,每一番未来畅想都关乎一个鲜活的生命。当社会对女性生育的聚焦与争议如风暴般席卷而来,两位女性学者沈洋和蒋莱在目睹众多女性的生育困境之时,选择执笔挖掘生育的真相。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到细腻入微的个体故事,从浩如烟海的家庭叙事到繁复精深的理论探求,她们屹立于每一位女性命运的关键十字路口,记录中国女性的生育故事,透过她们的生命轨迹,剖析时代背景下生育问题的荆棘迷宫。
我们在书中见证了女性在婚育观念的漩涡中奋勇突围,目睹了不同政策浪潮下女性勇敢直面生育选择时所做出的决定。这些故事见证了女性在生育前后于家庭、职场等多元舞台上的转身与精妙平衡,也讲述了女性在生育旅程中与配偶、父母、孩子间的情感纠葛与羁绊。生育这个话题是宏大的,它深刻雕琢着每一位女性具体的一生。
此前,我们发起了「做妈妈重要,还是做自己重要?深度访谈四十多个家庭,用五年田野调查来回答|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这本书。
本书的受访者主要是城市中的“70后”和“80后”中产阶层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一群体不仅受到传统母亲角色的观念约束,同时也受到了近年来新的生育政策的影响。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动的观念时代,蒋莱和沈洋想知道,是什么塑造了这些母亲,继而揭开母职路上的真相。
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破茧成蝶,母职之旅的多元叙事
文|徐釉
因为意外怀孕,我从上个月开始翻阅了许多与生育相关的书籍,试图从中寻找答案与支持。《新生育时代》就是其中一本。这本书通过对50多位上海都市女性的访谈,讲述了她们在生育决策、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经历的冲突与抉择。这些故事让我对“新生育时代”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书中描绘了几代女性在生育一孩、二孩甚至三孩时的选择与挣扎。她们在政策变迁和社会期待中努力寻找平衡,却往往陷入隐形的权力博弈之中——从孩子的冠名权、家务分工,到职业发展的中断与育儿责任的分配,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常常成为矛盾的焦点。尤其是那些在事业上有追求的女性,面对“主内主外”双重角色压力时,不得不选择妥协。
书中的案例揭示了许多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困境,但整体叙事主要集中在中产家庭的视角,因此所呈现的生育问题显得相对局限。作者解释说,计划生育政策对有工作的都市女性影响最为深刻,因此选择她们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底层女性和小城市女性的生育抉择,同样受到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多重限制。她们的经历也应成为生育议题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阅读这些故事时,我不禁将其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照。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我在意外怀孕后面临了痛苦的抉择。从得知怀孕到与男友讨论未来,再到最终决定药物流产,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选择背后的沉重代价。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这让我对婚姻和生育充满恐惧。但社会对30岁女性的期待和压力,又让我在这场抉择中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无助。
正是在这样的挣扎中,我更加理解了书中所描述的“母职规训”。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生育选择仍然受到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规范影响。在书中,有些女性通过精准匹配嫁入豪门;有些表面拥抱独立与事业的中产女性,却不得不在育儿压力下选择“鸡娃更鸡自己”。无论是何种选择,她们都难以完全摆脱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
我的决定更多是出于现实的无奈。在当下的经济环境和职场竞争下,出于长痛不如短痛的考量,我选择了放弃这个孩子。这并非单纯抗拒母职或是践行女性主义意识,而是一种面向未来时对个人自由的主动争取。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选择权,必须建立在社会制度设计和社会资源支持的基础上,而非仅仅依靠个体的意志。
尽管书中主要关注中产女性的困境,但它依然提供了一类群体的生育视角,让我看到了不同女性在选择和挣扎中的努力。书的两位作者也坦言,即使是女性主义者,在进入异性恋婚姻后,依然需要通过外包家务和育儿工作来勉强维持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这种解决方案启发性虽强,但对普通女性的适用性却并不高。
对于我而言,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追求:生育不应成为压倒女性人生的枷锁,而是由女性自己决定的权利。在生育与不生育的选择之间,我们不应被划分开。无论选择哪条路,每个决定都值得被尊重,每段经历都应被看见。
自我叩问,生育迷宫的认知突围
文|lily
刷到湃客工坊这个活动纯属偶然,推文的标题《做妈妈重要,还是做自己重要?》让我毫不犹豫点进了界面。一方面是因为,这也是我做了妈妈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恰逢和老公冷战,心里正憋着火。愤怒出诗人是有道理的,伴随着留言被选中,我也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写书评的经历。
这本书的价值对我而言有点像高中时候读的言情小说。从亦舒到席绢再到于情(暴露年龄),当年我至少读了上百本。自此我再不相信爱情,但是依旧相信婚姻。我自认为在恋爱以及结婚这一块理论知识丰富,身边的人也经常找我咨询。我给自己定了30岁前结婚的限期,老公也是踩点求婚满足了我的心愿。婚后我们享受了4年的二人世界,然后我的知识储备就用尽了。没人告诉我孩子到来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而这本书刚好填补了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如果生娃并不是你纠结的点,那么有娃之后对于工作和人生的安排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了解“黑社会”的内幕,那么现在的人生轨迹应该会不一样。
我本人有个7岁的女儿。此前,我拥有一段大概10年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在孩子降临后,我和老公回到杭州,本意只是趁着一年的产假陪陪父母顺便看看国内的环境,结果这一待就变成了6年的新生活。女儿出生后,奶奶是第一个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工作的人,我的母亲只是欲言又止地劝我不要把全部精神花在女儿身上。身边的朋友则大多关心我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以及月嫂怎么样等问题。一年的产假时光飞逝,对于孩子出生后生活的改变和应对我既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也欠缺真实的社会反馈。在这场应试中,我的志愿填写实在是有些太草率了。
对我而言,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母女关系的讨论。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比自己认知的要深远许多,但是人不可能只继承好的方面,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也变成了自己母亲的样子。在力排众议买房、辅导作业上头、在外面吵架、一个人安排装修的无数时刻,没有人能平衡好妈妈、好妻子、好媳妇、好女儿、好员工、好老板这么多身份,我能做的只有做真实的自己。而这才是唯一的答案。
未来,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类似的书籍,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而不仅是约定俗成。或者我也觉得应该多一些以妈妈为主角的言情小说,为女性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还能给出各种能够参考借鉴的案例。
对照思考,时代群像中那抹粉色
文|小谭记
《新生育时代》这本书是由沈洋和蒋莱两位女性研究者共同撰写的书籍。还未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被它粉色的外表和封面上硕大的验孕棒所吸引。粉色,并不像红色那般富有冲击力和激情。粉色是一种柔和的颜色,却拥有润物细无声般的穿透力,在平和中兼具无穷的力量。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体会到了何谓“妇女能顶半边天”,也在心底种下了以之为榜样的种子。
有别于简单地从这本书中求得作者对于“生,还是不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带有更丰富的目的。其一是希望通过女性主义学者的视角了解国内女性问题的现状,并提升自身对中国都市女性在生育、母职和家庭等方面应对方式的认知;其二则是力图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
对于女性生育问题的思考是这本书的“引子”,它让我看到了中产阶级的女性如何扮演母职角色。正如书本所提到的“我们的采访者大多围绕着城市身份、良好受教育程度以及体面就业这几个标签”,这本书中的访谈对象都兼具了前瞻性和先进性的特点。访谈对象的故事大多可以作为范例,通过聆听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个人成长的故事以及家庭相处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力量的鼓舞,也能够习得现实生活中可操作的参考范本。通过对照和思考这些真实的访谈对象的故事,我们可以寻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处事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总是不由感慨一句“写作细节见真章”。作者在对于访谈内容的引用中保留了许多真实有趣的话语,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学术讨论的严肃性,也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难度。例如,吕小滢在谈及她丈夫和前任的恋爱情况时说道:“我公婆拿双方八字去看,算命先生说两个八字相冲,不适合结婚,所以就分开了。”在谈及菁蓉的工作情况时,作者引用了一句“只要不想当领导,谁都不能领导你。”
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看到时代大波澜下一个又一个微笑但鲜明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体背后时代与社会变迁的缩影。例如:嘉萱的妈妈路女士就曾参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嘉萱小升初时,赶上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全面二孩政策尚未放开时,林夕原本打算过去美国生子……作者将个人故事放置于时代背景之下,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个人命运与国家政策的联系。同时也不由引得我们思考:女性应当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掌握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