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山水尽流连——近代名士李根源的苏州印记

赵寅州
2024-11-28 07:48
来源:澎湃新闻

继“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之后,近日,“近代大家”系列学术特展的第二展“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在苏州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展览以近代名士、辛亥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为对象,展示其反帝保疆、宦海沉浮以及隐居苏州十余年访古留迹、修志刻书、吴门交流、抗日后援的经历。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95件/套,其中既包括了李根源详考文献、实地考察著成的《吴郡西山访古记》 《苏州府学金石录》 《吴县金石志》等苏州著述;也汇集诸多李根源在苏寻访过的文物遗迹,李根源与于右任、张一麐、章炳麟等名流书信往来及书画交流。澎湃新闻特刊发《吴中山水尽流连——李根源的苏州印记》一文。

明人《五同会图》卷展出现场

 

“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展览现场

苏州地处平原,位于太湖之滨,山水秀发,风物清嘉,自泰伯、仲雍以来,寓居其间者未曾间断。唐代,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担任苏州刺史,留下“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的佳话。宋代,“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苏湖熟,天下足”,苏州经济发达,吸引天下贤俊,如苏舜钦,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因母许氏为吴县人,曾借籍吴县;韩世忠,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绥德)人,一生戎马,晚年隐居苏州,居韩园,并葬于灵岩山麓。

迨至明清,苏州更成避世桃源,寓公云集。明初因诗名而显的“吴中四杰”除高启外,杨基、张羽、徐贲皆为流寓者。“承平之世,宦成归隐者,非北扬州,则南苏州,寓公之渊薮也。人物园林之盛,从可想见”。晚清浙江湖州人沈秉成归隐寓居苏州,购娄门涉园,扩建增筑成耦园;德清人俞樾移居苏州,构筑小园取名“曲园”,闭门撰述,皓首穷经;四川中江人李鸿裔卜居网师园,因与沧浪亭相近,自号“苏邻”……

辛亥以后,苏州密迩经济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南京,地理优越,生活舒适,文化昌盛,仍为避世之佳选,吸引着众多寓公前来,“有好些在野的军阀政客,因为这里生活又便宜,又安逸,都跑到苏州来作寓公,享着他们安逸的日子”,李根源即为其中之一。

一、归隐苏州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李德(1346—1396,字裕本)随师平滇,后以军功世袭云南前卫千户,为李氏家族迁滇始祖。三传至李全,明正统间调任腾冲卫千户,迁居叠水河畔,为迁腾冲始祖。十世李镇雄(字钟英)官至都指挥佥事,封武略将军,护永历帝奔缅,后与帝相失,归耕腾冲曲石,并诫子孙勿仕。传至李根源为第十九代。李根源承继军人血脉,始终不忘祖宗,其“曲石”之号即因慕先祖李镇雄而名,并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奉其父李大茂之命,遵叔高祖李颖樟旧谱稿本成《叠水河李氏支谱》一卷。

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根源赴昆明参加乡试,未中,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为备取生。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等学习,其间结识孙中山、黄兴,参与筹建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学成归国后,李根源先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总办,督练处副参议官。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领导组织昆明重九起义,任云南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议长,后改任陆军第二师师长兼迤西国民军总司令。191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参加“二次革命”,流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洪宪之变,参与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依法继位,被任命为陕西省长,任上督军团叛变,被软禁半年多。1918年赴粤,任驻粤滇军总司令,督办粤赣湘边军务。1922年黎元洪复职总统,电邀李根源北上,先后任航空督办、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李根源投身革命,反对帝制,奔波于政坛,可谓叱咤一时,有“革命元勋”“民国元老”之誉。苏州博物馆藏杨琼为李根源作诗稿中有长诗一首,以诗记史,以记实的手法宣传其领导云南首义及滇西治理之功,其中有言:“范蠡已报会稽耻,扁舟翩然挈西子。张良既复韩国仇,辟谷不愿封王侯。两贤落落千载后,吾友印泉同不朽。”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视其为当时之王猛、谢安。作为军人、政治家,李根源兼有文人性情,戎马倥偬之间,亦好文事。如担任驻粤滇军总司令、粤赣湘边防军务督办期间,李根源曾与其师赵藩及幕僚游峡山飞来寺,共赏寺中珍藏字画,观后在《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卷、大汕和尚自书《斗蟋蟀赋》卷(现藏清远市博物馆)上钤“李根源章”,并出资重裱寺中书画。《清远县志》有记:

清初石濂禅师为飞来寺中兴之祖……今寺内尚存木刻对联、扁题数事及亲书《蟋蟀赋》手卷一件,十二师僧画像册一件,又珍藏曾都转宾谷之修禊图画手卷一件及黎明经二樵手书之《金刚经》册页等件。民国七年,粤赣湘边防督办李将军根源到寺游览,一见各物,即称为镇山之宝,惜稍残蚀。携返镇署,捐资饬匠重装,还之山门。至今装饰辉煌,烟云缥缈,光增草木,永镇禺阳,与苏东坡之解带山门并垂佳话……

《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卷 清远市博物馆藏

此外,李根源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文稿,尤其是对有关史事的记叙。据统计,仅人事方面,他先后写下117篇人物传记、墓表和碑铭,如对云南辛亥人物的纪念,苏州博物馆藏松坡诸亡友遗墨、《张绍三墓志铭》原稿中可观李根源革命同仁蔡锷、张文光等事迹及风采。国家图书馆藏《中华民国宪法史案》亦是李根源记述史事的见证。该书是“二次革命”失败后李根源广泛搜集资料所编的一本史料集,其中收集自袁世凯1913年10月提请增修约法,到1914年1月解散国会、组织约法会议期间,北洋军阀集团先后发表的一系列文件、法令、文电,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与历史保存了宝贵史料。

一度官居“总理”,正当壮年有为之际,四十多岁的李根源选择退出政坛,息影苏州十数载。其与苏州结缘最早追溯到1913年。时中华民国初建,李根源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北上赴任,途经苏州,游虎丘、天平、灵岩及城中名园。初次造访苏州之后,李根源即步入北京,沉浮于民初政坛。1921年8月,李根源买苏州葑门十全街新造桥宅(原云南学政姚稷臣故居),12月20日,偕弟李根沄奉母入居,国家图书馆藏迁苏州新居刻石拓片的原石即为记录此事所刻立。李根源自撰年谱中亦有记载,并有小字夹注:

吴贤余最钦服者范仲淹、范成大、韩雍、周顺昌、文震孟、徐枋、叶昌炽七公。吴中旧同盟会人有钱崇固、朱梁任、王荫藩、陈去病、柳亚子、叶楚伧数人,金天羽、祝秉纲、周承春虽未入会,而主张革命最早,尽力革命最多云。与唐翊之、钱强斋、邹章卿、孙伯渊弟兄同学,朱琛甫、陈伟成、何亚农暨罗毅卿、田绍白、苏昆山诸君尝往还。未入宅前,住小市桥陆璨庚宅。同学乡人沈芷馨(沅)在苏任高等审判庭推事。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见,苏州的文化传统及李根源在苏的同仁、同学、同乡等人脉均吸引着李氏选择寓居苏州。苏州购宅后,李根源时隐时出,1922年3月,奉直战起,奉军败退,黎元洪复总统位,李根源北上襄助。后黎氏被曹锟驱逐,李根源退隐沪苏,闭门谢客,奉亲读书。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起,直系败退,奉系入关,李氏受好友胡景翼之邀再度入京,其间曾偕“吕戴之、金仲荪游清故宫二日,观散盘、锡贝鼎等铜器及奉天法祖亲贤爱民诸宝”。此次展览借得故宫博物院藏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以供众观。1925年,李根源赴开封协助河南督军胡景翼,后胡氏不幸病逝,李根源遂返苏州,自此定居吴门,直至1937年抗战军兴被迫离苏。

迁苏州新居刻石拓片 国家图书馆藏

二、访古留迹

1926年2月29日,李根源携仆从二人至胥门,买舟西行,开启吴郡西山访古之旅,访碑并谒前贤丘墓。时西部诸山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虽有船及山轿代步,李根源也需在山野丛林间亲自踏勘,途中即便身体不适,亦未放弃。如3月9日,李根源因触尸臭,头昏目眩,又于途中饮水不慎,深夜腹泻不止,仅休息两日后继续出发。2月到4月的三个月内,李根源游历黄山、横山、尧峰、皋峰、穹窿、玉遮、天池、华山、邓尉、渔洋、安山、坳里、支硎、天平、灵岩、阳山、何山、岞崿诸山,获见钱元璙、韩世忠、唐寅、文徵明、王锡爵、毕沅、黄丕烈、王芑孙、李鸿裔等四十多位名人冢墓。

李根源白天翻山越岭,访碑寻墓,夜间返回小船,局促舱内,在油灯下写当日游记,最终以日记体形式成《吴郡西山访古记》。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对西部山区开展文物调查,张一麐、金天羽在《吴郡西山访古记》的序中皆给予极高评价:

攀藤扪葛,补方志之阙遗;断碣残碑,披沉霾之姓字。遂使吴中文献昭若发矇,古代衣冠望而罗拜。凡斯风义,可格人天。

曲石李公挂冠隐吴门时,芒屩携短童,徒步数十里,蒐贞石,寻废寺,瞻拜先贤冢墓,以是胸中掌故,比吴郡诸老宿尤为翔实。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 苏州博物馆藏

此次访古过程中,李根源所观文物以周邾公钟、大中显德经幢、朱长文墓表、韩蕲王墓碑、龙寿山房血经最为宝重,风景以渔洋、蟠螭、华山、天平尤为佳绝。山川之美,自古不易,随时可观,而宝物珍奇,非时难得寓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首日,即访韩蕲王墓,观神道碑,时碑已出现裂纹,不少字亦模糊。1939年5月,神道碑为飓风吹倒,碑石断裂十余段,后修正也不复原貌。可幸的是,石碑未倒之前,有拓片留世,如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即藏有原碑全拓。1926年3月2日李根源入圣恩寺观周邾公钟篆文,觉花色古香可爱,除此之外,还观寺中收藏书画如《七级浮屠图》《西方胜景图》及明代血书《华严经》。周邾公钟现藏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藏吴昌硕题邾公钟拓片,即为僧人诺瞿拓此钟持赠吴昌硕者。3月12日,李根源入七子山,访钱王元璙墓,此次展览亦借得吴文化博物馆藏七子山五代墓出土文物如银质鎏金虎头饰牌、越窑秘色瓷方形高足套盘等展出。14日,李根源访朱长文墓,观米芾所撰书墓表,“字势飞动控纵,为余所见米书第一,余走遍吴山,元以前碑碣,从未一见,况北宋原刻耶?又为襄阳名迹,尤可宝贵”,苏州博物馆藏拓片为朱长文裔孙朱梁任所制,借此可见大儒行迹,亦可观米书风范。

4月28日,在结束两次集中访古后,李根源偕好友吴荫培、张一麐、费树蔚等游甪直,访保圣寺罗汉塑像,并观寺中唐宋经幢,赞为吴中精品。保圣寺罗汉雕像历经沧桑而存,实赖前辈接续守护,时李根源游访之际,即有沈君伯寒竭力护持。1928年保圣寺大殿半边坠塌,塑壁散落于地,半数罗汉被毁,后蔡元培、马叙伦、顾颉刚等组织“唐塑罗汉保存会”,筹建古物馆,复原塑壁,并将残存的九尊罗汉塑像移置其中。正因如此,佛像古韵犹存,熠熠生辉,尽显匠心独运,传之后世,始有吴冠中1980年访保圣寺所画罗汉横幅。

银质鎏金虎头饰牌 吴文化博物馆藏

1929年5月19日至6月9日,李根源再度出游,偕李学诗、张自明、郑伟业、僧大乘等往游洞庭东、西二山,访古寻胜而成《洞庭山游记》,后亦收入《吴郡西山访古记》中。5月27日,李根源前往槎湾走访匏园主人王仁熊,王氏出视《五同会图》(又名《五共图》)。李根源详观此画及其中题跋,并录文徵明所书吴宽《五同会序》及跋。《五共图》描绘明中期弘治末年,5位苏州籍高官吴宽、李杰、陈璚、王鏊、吴洪在北京的雅集活动,所谓“五同”,即“同时也,同乡也,同朝也,而又同志也,同道也,因名之曰五同会,亦曰同会者五人耳”。现存《五同会图》有上博本、故宫本和国博本,李根源所观者为上海博物馆所藏吴宽家旧本,后入王鏊后人手中。此外,王仁熊藏有《壑舟图》(沈周绘,王鏊记,杨廷和等数十人题咏),因寄存于上海,未取归,李根源无缘寓目,以为恨事。今借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人《五同会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沈周《壑舟图》册同列展览,以弥李公之憾、饱观者眼福。

沈周 《壑舟图》册 上海博物馆藏

访古之余,李根源常挥毫泼墨,并由石匠勒刻上石,留下探访足迹,同时对所见金石碑刻详加考察、详细著录,辑成《虎阜金石经眼录》《苏学金石录》《洞庭山金石》等。李根源后被聘为民国《吴县志》总纂之一,负责编撰《冢墓志》《金石志》,并在1931年吴荫培逝世后接任吴中保墓会会长,参与保墓行动。作为西南异乡之客,李根源却能深度参与地方文化活动,编修地方县志,担负保护古墓之重任,可见其已完全融入地方社会并获得认同,更见其通过访古,“胸中掌故比吴郡诸老宿尤为翔实”,亦不忘家乡,积极参与《云南通志》《腾冲县志》的编纂。李根源曾将寻获的《滇略》二十卷、《吴郡法乘》三十卷、《穹窿山志》六卷、《横山志》六卷四种孤本书组织抄录以存,并将十全街葑门寓所辟为刻书之地,整理早年及在苏州期间的著述如《曲石文录》《景邃堂题跋》等,并辑录其族人、师友朋僚及云南乡贤的著作如况周颐著《陈圆圆事辑》、李学诗著《罗生山馆文集》等,由其亲友门生主要担纲文字审校工作,并亲自主持刊刻,同时,邀约不少名流作序题词,集合众人之力以成《曲石丛书》。

除访古外,李根源亦爱造景,隐居苏州时期用心营造阙园、小王山两处居所,皆源于其爱母纯孝。李根源因母姓阙氏,遂将城中住处以“阙园”名之,并植花造景以奉母养老,于园中举行消寒会、四季赏花会及母亲的寿辰雅集而成《娱亲雅言》《观贞老人寿序录》等,其事母至孝,由此可见,苏州博物馆藏李根源题汉白玉造如来像亦其明证。1927年,阙太夫人去世,李根源悲伤欲绝,发愿“服中不出吴县一步”,葬母亲于藏书小王山,建阙茔精舍,请亲友为母撰写家传、墓志铭、诔、挽诗等,辑录为《观贞老人哀挽录》。国家图书馆藏《阙观贞墓志》拓片即为金天羽撰文,黄葆戉隶书,吴昌硕篆盖。李根源在为母服丧期间,于小王山植松树数万株,建造“万松亭”“小隆中”“湖山堂”等松海胜景,邀名流贤达如于右任、章太炎、黎元洪等到此赏景题词,未亲自到者如吴昌硕亦邮其题字,并雇石工将题字刻于山中岩石之上,而成摩崖石刻群。1930年4月,于右任读清代藏书家黄丕烈诗《省余游草》,诗为黄丕烈扫墓途中寻访故人,得观沈周所画《庐墓图》,怆然于怀,有感而作,于氏读后忆起李根源,书录此诗以赠兼慰其孝思。李根源精心经营小王山,与沈周《庐墓图》所寓之孝思,一脉相承,今借得故宫博物院藏沈周《庐墓图》卷展出,共彰中华孝德。

沈周《庐墓图》卷(局部)展出现场

三、吴门交游

1925年,李根源正式定居苏州,入“九九消寒会”,以文会友,结交地方名流,打通其在苏的人际网络。吴俗九九消寒之说,盖谓冬至后九九八十一日而寒气消尽也。“九九消寒会”为金天羽、费树蔚等发起组织的苏州地方文人雅集。《雪生年录》中记载:

九九消寒会,金松岑、费韦斋先生邀余入会,由是获交吴中贤俊。与会者吴颖之、张仲仁、况蕙风、邓孝先、汪甘卿、俞粟庐、曹根荪、蒋季和、费韦斋、金松岑、彭子嘉、王丹揆、汪鼎臣、吴方臣、杨蔚霞、毕勋阁、毕子飏、子应、钱强斋、孔康侯、屈伯刚、吴文韶、李萼楼、陈彦通、吴癯庵、王寅庵、尤宾秋、沈瓞民、亢惕庵、汪旭初、庞蘅裳、庞复庭、周迦陵、彭云伯、朱梁任、王佩诤、王饮鹤、黄若玄、陆简敬、况又韩诸先生……

其中,李根源往来甚密者莫过于吴荫培、张一麐、金天羽等。吴荫培(1851—1931),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吴县(今属苏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李根源常与吴荫培一同访古,致力于保墓运动,如同游甪直访杨惠之塑像,祭惠氏三经师暨朱柏庐墓等。张一麐(1867—1943),字仲仁,号公绂、民佣,吴县(今属苏州)人。曾任袁世凯、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教育部总长等。后辞职回乡,致力于地方事业,冀为桑梓谋幸福。李根源居苏期间与其共事颇多,如一起发起成立黎明讲习会(后改名“平旦学社”)、国学会,参与改造善人桥新村,保护吴地文化以及组织抗日后援等,一武一文,誉隆吴中,并有“吴中二老”之称。苏州博物馆藏张一麐为李根源行书六言轴、楷书腾冲张节母龚儒人墓碑轴亦是张、李二人交往之见证。金天羽(1874-1947),字松岑,号鹤望,吴江(今属苏州)人。曾赴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提倡反清革命。后移居苏州授徒讲学。李根源入消寒会即受金天羽之邀,有所撰著多乞其为之点定。此外,会中多数成员于诗文书画、经史考据各有所长,“诗文推金、费(费树蔚,别号韦斋),字则邓(邓邦述,字孝先)、毕(毕诒策,字勋阁)、俞(俞宗海,字粟庐)三老,词曲则癯庵(吴梅,字癯庵)独步也”,与李根源志趣相投。此次展览择苏州博物馆藏消寒会中吴荫培、张一麐、金天羽、邓邦述、汪旭初、朱梁任等人字画作品,同聚一堂,从中可窥当时吴中名流风范。

李根源入“九九消寒会”后,成为会中积极分子,也曾举办雅集,邀会中成员至阙园聚会,饮酒对诗。据其《娱亲雅言》记载“丙寅(1926年)初春,吴中贤硕集消寒会于兹园,乘兴有作,霏金戛玉,佳章麟集,因辑录之,以志盛”。《娱亲雅言》所记,此次集会的消寒会为第九集,由王清穆、彭谷孙、李根源三人召集,亦为阙夫人的寿辰雅集,唱酬应和之作一同收录其中。多年后,李根源追忆及吴门交游,作《怀吴下群公》诗:“䱐溪一住十余年,吴下群公日往还。消夏消寒文酒会,雅言珍重娱亲编。”1927年,费树蔚召集举办消寒会,会上周麟书(字嘉林,号迦陵)出示先祖周用《归牧图诗》,李根源得知迦陵君者乃明代周恭肃公(周用,谥恭肃)后裔,于是慷慨将所藏的周用遗物象笏赠之。周麟书如获至宝,专门造“传笏堂”以藏,并请李根源题写匾额,金天羽为之作记,又请名家绘制《还笏图》,一时传为佳话。后李根源为其母访求茔域,途中发现一大墓,有巨碑二方,亲自拓出,乃周恭肃公用赐谥诰谕,得知大墓为周用之墓,又立即托费树蔚转告周麟书。周用(1476-1547),字行之,号白川,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早年学画于沈周,习诗文、绘画。苏州博物馆藏周用行书七律画松卷次韵为沈周画松图卷题诗,赞其师绘画技艺之高超。

消寒会成员不少喜好收藏,如周麟书特重搜访先祖之珍贵遗物,邓邦述喜藏书等,李根源亦不例外,尤醉心金石方志收藏。《雪生年录》中记:“1925年,得魏唐墓志九石。1926年,得明清墓志三十六石嵌之阙园。”1932年春,李根源赴洛阳出席国难会,察主政者并无抗日之决心,愤然离会,后与金天羽同游洛阳。时北邙山正发掘唐墓葬群,以银元二千元购得唐志九十三石,志石大小不一,小者一人可举,巨者须六人扛抬,托军政部次长滇人杨杰租得专车一辆,运抵苏州。返苏后,李根源又特筑“曲石精庐藏九十三唐志室”以藏,并穷二月之力,遍考《旧唐书》《新唐书》及有关唐代史籍,将所得唐志编成《曲石唐志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之涣墓志》,诗人王之涣生平得以豁然于世。除金石方志外,李根源亦涉足书画、古籍等收藏,如苏州博物馆藏陈献章七绝《赛兰香》轴、国家图书馆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皆其所藏精品。

《王之涣墓志》拓片 苏州博物馆藏

李根源寓居苏州期间,除结交本土名流外,亦常呼朋唤友游山玩水,以主人身份热情款待往来苏州的四方贤达如章太炎、于右任等。李根源与章太炎初识于东京,其隐居苏州后,与章太炎过从甚密,1924年二人缔结金兰之交。苏州博物馆藏章炳麟致李根源函稿抄本中章太炎来信近九十封,信中内容除对当时时局之探讨,亦在生活中对李根源深表关心。1932年李根源与金天羽、陈衍等成立国学会,多次邀章太炎赴苏讲学。其间章太炎常借住李根源的曲石精庐,并受李氏影响,晚年迁居苏州。李根源与于右任为同盟会旧友,皆出任过陕西省长,且为同庚,交谊亦深。于右任任职南方时,多次赴苏州游玩,李根源常亲自陪同。苏州博物馆藏于右任为李根源行书七绝三首轴即为其1930年游苏所作。

于右任为李根源行书七绝三首轴 苏州博物馆藏

四、抗日后援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妄图蚕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事端引发1932年一二八事变,犯我上海。第十九路军和第五路军与之浴血奋战至3月1日,援兵不至,日寇潜渡浏河,我军腹背受敌,2日被迫退守昆山。此次战役,我军气吞倭寇,血溅沪野,歼敌上万名。其间,李根源与张一麐等多位爱国耆老共同组织苏州各界抗敌后援会,积极募款,进行慰劳,并指挥护理转移至苏州的残兵伤员,其中有78位伤员,因伤重而殉国。李根源、张一麐发起善后事宜,将78名烈士安葬于马岗山麓,建丰碑,亲题“英雄冢”,并撰写碑文,颂扬烈士事迹,以示后人。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寇于8月13日发动第二次淞沪会战,李根源与张一麐等苏州爱国人士于阊门外农业学校再次成立各界抗敌后援会,筹划支援前线,发起募捐,向前线运送物资,尽己所能抢救伤员。李根源与张一麐等人曾去沈家桥劳军,拜见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张治中等军事将领;又在苏州倡议组织老子军,亲任老子军参谋长,后因南京国民政府劝阻而作罢;组织人员赴前线抢救伤员,收葬忠烈于英雄冢者1200余棺,因葬无隙地,明陈仁锡后裔捐其灵岩山下砚山祖墓地四十余亩,作续葬之所,11月5日,李根源亲自运送忠骸82棺至砚山,率乡民、学生近万人,披白致祭,负土安葬,并纪以小诗:“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读此诗,得知李根源披麻执绋为抗日阵亡将士送葬之事,深为感动,为其画像,并作为《国殇图》的素材。李根源亦有诗以记:“悲鸿妙画送归鸿,《八七神仙》变化中。也恐通灵飞去了,《国殇》图里写衰翁。”抗战期间,徐悲鸿以笔为戈,投入救亡战斗,绘《愚公移山》《哀鸣思战斗》《六骏图》《国殇图》等作,以激励国民抗日斗志,并多次远赴海外举办画展,募捐赈国。此次展览借得徐悲鸿纪念馆藏李根源先生像、《国殇图》,与苏州博物馆藏徐悲鸿画马图、李根源抗日英雄冢碑原稿并展,以彰我先辈于民族危亡之际满腔爱国热情以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之进取精神。

徐悲鸿画李根源先生像 1943年  纸本 设色 徐悲鸿纪念馆藏

1937年11月9日起,日军开始大肆轰炸苏州,居民逐日逃避,城几一空。11月15日,李根源不得不被迫离苏。在此之前,李根源始终尽力救国,救难扶伤,吴县救护会、红十字会、后援会先后收容难民15万以上,救治伤兵5万以上,安葬阵亡将士千余人。同时,为防家藏93方唐志沦于敌手,李根源将其连夜运至小王山,沉入山麓关庙前小池中,唐志赖以保存。后李根源辗转南京、汉口、迪化(今乌鲁木齐)、西安等地,于1939年6月4日返回昆明,就任云贵监察使。

1940年全面抗战三周年,李根源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七绝五首,寄慰前线将士,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读《大公报》载印师‘七七’三周年纪念,赠抗战将士七绝五首,民族正义溢于词章。拜读之下,莫名钦感,谨和原韵,邮呈指正”。朱德之所以称李根源为师,缘其于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受李根源帮助及教导颇多。朱德总司令对恩师的敬重亦凝聚于和诗之中:“报国仇同志亦同,精诚团结伏强戎。吾师气壮身犹健,扫寇归来唱大风。”苏州博物馆藏《曲石诗录》四卷为李根源之子李希泌校对并刻印,书前特将朱德和诗用红色油墨印于合订本卷端。

云贵监察使本为闲职,李根源就任期间,专心编书写字,如组织汇编《永昌府文征》,保山市博物馆藏李根源临北魏《刁遵墓志》书法等作品即为其在此期间所写,与苏州博物馆藏李根源书法作品一道可见其书风。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入侵滇西,攻陷龙陵、腾冲,企图切断我国陆上国际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64岁的李根源不顾危险,亲赴滇西前线,襄助抗战,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坚定军民抗战信心。抗战胜利后,李根源辞去云贵监察使职,留居腾冲养老,于李家祖宅建叠园,以叠翁自称,苏州博物馆藏《安宁温泉过年杂诗》存录李根源隐居故里度岁时所作诗篇。1950年李根源受邀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发挥余热。

吴湖帆《椿庭课读图》卷 苏州博物馆藏

1937年,李根源离苏以后,苏州之风光人物,常萦绕于梦,难以忘怀。如其在新疆时,曾写下“天山寒水夜,有梦到苏州”;居昆明时,忆及故友,写下“侨苏三大师,释印儒陈章。二老生天去,灵岩剩灵光”,怀念在苏时光,“穹窿邓尉间,莫厘缥渺巅。一笠双芒屩,偷闲十六年”。1950年,时隔十三年,李根源重返苏城,祭扫母亲、族兄、同仁等墓,将寓所内所藏古籍、书画、金石、拓片等慷慨捐献。其访旧友,忆往昔,作《吴门赠友诗二十四首》,诗云:“甪直沈寒叟,龙邦老画师。愿唱棹歌去,重访杨惠之(沈伯寒)。吴门忆吴装,海上足徜徉。丹青无二手,采笔自凝香(吴湖帆)。王子精吴献,有疑常就商。可师冯林一,堪媲潘瘦羊(王佩诤)。康乐乘时会,保全吴文物。存殁均同感,其绩应著录(谢孝思)。潘氏名兄弟,吴中之蘅芷。博山竟凋谢,泪洒南显子。(潘博山、潘景郑)……”其中吴湖帆、王佩诤、谢孝思、潘博山等人书画作品此次亦有展出。

1965年,李根源于北京病逝,遵其遗愿,归葬穹窿小王山,长依母亲之茔墓,枕着镌有故友遗迹的摩崖石刻,与吴中山水同眠,与穹窿不朽!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