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陆家嘴第三季 | 留住浦东人家的画面
本文为 微阅读·行走X湃客城事特约
2024年的秋季,我们进入了“行走陆家嘴”系列的第三季。今年已是微阅读·行走项目的第九年。上图东馆开放之后,我们得以有更多机会步入浦东的陆家嘴地区,同时由上海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入手,携手嘉宾讲述在这片地域中发生的人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现代都市不仅是人生倚靠的码头,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由空间、景观、人的活动及其感受共同构成的特殊集合。
在微阅读·行走项目走过的这些地方,接触过的这些人物,都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渺小却又充满生机的存在。捡拾他们,留下记录,成为了我们项目寻找城市呼吸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我们诠释如何通过“阅读”与城市对话的实践。
每一次与人的相遇,成就了我们所记录的内容,也成全了一种新的“阅读”可能。选择摄影师吴建平先生作为“行走陆家嘴”第三季开篇的嘉宾,是因为一次意外的馆藏寻找。当时有一本介绍“浦东人家”的图书成了我们选题的内容,借阅出来一看,发现是一本影像图册。巧合的是,一位往期嘉宾也将图书作者引荐给了我们。正是因为这一因缘,我们才能够借由书和人,与吴建平先生一起,制作一个新的记录。
拍摄现场与嘉宾合照 (图片来源:微阅读•行走项目拍摄制作组)
一次偶然的“震惊”
吴建平先生是浙江衢州人士,因为在核电力系统工作的缘故,他并没有很多固定的朋友,因此照相机成了他的兴趣爱好,变成了陪伴他的朋友。
1997年,他与朋友在东方明珠旋转餐厅小聚。从旋转餐厅的高处放眼望去,他发现,在东方明珠脚下居然还有那么多低矮的民房群。当时这种一旧一新的图景,瞬间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十分鲜明的时代落差。
善于捕捉瞬间的吴建平先生,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摄影主题。当时,大多数摄影师都“功利主义”地选择记录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吴先生却一反常态地记录起老浦东人的生活。
他坚持不懈以自己的观察力拍摄了这些“瞬间艺术”,有些还带有“文艺创作”的元素。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老浦东的状态,还能够用画面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浦东故事。这种记录终于成为今天浦东新区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第4-5次拍摄时的第26张照片(1997-1998年) (图片来源:吴建平先生提供)
第15次拍摄(1999年) (图片来源:吴建平先生提供)
第30次拍摄(2000年) (图片来源:吴建平先生提供)
最能可贵的是,虽家在浙江,但为了时刻记录这些转瞬即逝的变化,吴先生几十次地往返浙沪之间,自己承担费用,不计体力、精力和时间的消耗,坚持不懈,长年在浦东走街串巷,“串门访友”。
因为他的记录,许多浦东人逐渐开始认识这位从外地来的摄影师。从早期拍摄时的拒绝、防范,到后来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吴”,不少家庭允许他随意出入自家门庭,任意拍摄,吴先生的影像记录从未受到他们的阻挠。有的人家暂时外出,还会客气地对他说:“我马上回来,等我回来再拍”。
“熟视无睹”是看惯了上海生活状态的人所共有的通病,作为浙江人的吴建平先生反倒能以另一种眼光来观察上海的浦东人。
1997年,住在浦东海兴路的这位先生要搬家了,他手上的这个是他曾在洋行上班的爷爷留下来的宝贝
(图片来源:《浦东人家》)
吴先生曾经说过,他在上海拍摄的几年中,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浦东,当然他也去过上海其他的地区。他感觉,虽然上海区域面积不大,但是,城市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还是会有不少细小的差异。
照片中的那些地点和那些人
在拍摄这次内容期间,我们得知吴建平先生还邀请了自己的摄影圈朋友一同再次行走他曾经拍摄过的陆家嘴地区。吴先生大多数的照片都摄于2000年前后,此时正值浦东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关键阶段。在浦东面貌发生巨变的同时,也是浦东道路重新做规划、调整、区域功能重新划分的时期。对此,他在每张照片上都进行了详细而真实的记录。
如今已经很难找寻当时影像记录的位置,不少老浦东人最为熟悉的小路也在建设中被注销了,他们的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跟着吴先生故地重游,我们了解到:原先的烂泥渡路已经成为了浦明路北段,其昌栈就是今天的钱仓街,其他的诸如东宁路、望江路、仁记路、高资路和海兴路,都在现今的“小陆家嘴”区域里。
吴先生拿起照片,讲起了姜家弄的故事。姜家弄在东昌路上,在这条弄堂里有一户人家,家里的小孙女每天都由外婆送去幼儿园,去之前还要特意打扮一番,此时祖孙两人的对话令吴先生印象深刻。
带着照片故地重游(图片来源:微阅读•行走项目拍摄制作组)
女孩要向外婆要一块钱买零食,外婆虽然很疼爱她,但还是跟她讲,我没钱,你去找你妈要。边上还有好几个邻居正在吃饭,听到祖孙俩的对话都跟着笑了起来。其实女孩的外婆怎么会给不了她一块钱呢?外婆只是在逗她而已。这就是上海话说的“两个人好像来抬杠 ”。
吴先生还拍摄过一张这个女孩在她老家门口的照片。门的门槛比较高,身材矮小的她需要花费一点力气才能跨过去。大人们每天在门槛上踩来踩去,门槛被踩得凹陷下去,小女孩得以在上面走,看上去就像走平衡木一样。有时她还会带着其他小朋友走这个门槛。
这些鲜活的家庭邻里生活片段在照片中得到定格。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影响必然沉浸在他们记忆中,意蕴深长。个体根据自身经历,通过由照片所定格的瞬间形成城市形象,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整个城市。将城市特征符号化,接受并理解具体的城市形象,既是为寻求认同,也是为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
浦东人家之后的记录
在拍摄浦东人家这个选题的同时,吴建平先生还在做三峡题材的记录。1994-2004年这十年里,他总共去了十几次三峡,曾经用时20多天,在大三峡600多公里的水域来回穿梭,但他感觉这样的穿梭只不过是蜻蜓点水。
因为还需要在单位上班,时间不够用成了他最大的痛苦。虽然2009-2015年间,他又两次在三峡库区行走,但已不是乘船,而是自驾,他依旧尽可能地沿江而行。
他感叹于壮丽魁伟的瞿塘峡和巍峨依旧的夔门,但更多的是那种山野水城。每一次来到三峡,与那里的人交流,吴先生被问得最多的话便是:“你们那里有腊肉、有海椒吗?”
建设中的城与山下的旧城 (图片来源:吴建平《孤帆远影》峡江漫记摄影展)
夔门的街景 (图片来源:吴建平《孤帆远影》峡江漫记摄影展)
建设中的长江三峡 (图片来源:吴建平《孤帆远影》峡江漫记摄影展)
在拍摄期间,他几次遇到当地居民移民到浙江的情景。2004年8月,涪陵百胜镇移民乘坐火车搬迁到浙江富阳,吴先生就与这些移民同行,沿途记录了这些移民搬迁的影像。他曾给予我们行走项目摄制组一些相关的文字片段,质朴的文字链接着他对这篇土地上人文环境的情怀。
在筹备“行走陆家嘴”第三季内容的时候,我们很幸运地来到吴先生在杭州的工作室,见到了这些珍贵且富有人情味的照片。当时吴先生正在拍摄长城题材,每每想到他所选择的题材和拍摄的过程,都令人肃然起敬。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却能够与时间做朋友,用陪伴他的相机来传递自己的感受。
其实,在如今这样一个谁都可以记录的电子化时代,城市已经成为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共同感知(或享受)的实体。城市既具有时间性也具空间性,不仅尺度巨大,而且杂驳、流动、变化。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往往只能体会到其内部某些部分的紧密联系,对它整体性的感知和理解总是基于各种各样的片段叠加,最终才形成综合得印象。任何一座都市都不仅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应该将其理解为由它的市民感受到的城市”。
无论对于城市的长久居民,还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对这个城市的认知,视觉性都是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较高“可读性”的城市,其景观——包括街区、地标、道路、建筑等,应该易于为人们所识别,进而组成一个可以通过视觉进行关联的完整形态,形成我们心目中的城市意象。因为,只有构造出高度可意象的景观,城市才不只是被看见,更能够清晰、强烈地被感知。
本期行走书单
索书号:K295.13-64/6811
馆藏地: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1楼综合阅览室可参考外借;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地方文献馆可借阅
索书号:D675.1/2116
馆藏地: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1楼综合阅览室可参考外借;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地方文献馆可借阅
持有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以登录“微阅读”电子书平台在线免费阅读全书
索书号:K295.13/3149-23
馆藏地: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1楼综合阅览室可参考外借;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地方文献馆可借阅 持有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以登录微阅读电子书平台在线免费阅读全书
《微阅读•行走》是由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参与制作的数字阅读推广项目,旨在用融合媒介传播的方式推广城市阅读文化,打造智慧图书馆,领略城市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