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语言学——为什么是炒股,而不是煎、煮、蒸、炖股?
连日来的股市话题一直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国人,乃至世人,近段时间以来都对中国股市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一个个破纪录交易数据的涌现,不少业内专家都惊呼为这是“见证历史的时刻”。与此同时,国人炒股的热情也被瞬间点燃,有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新开户的账户数量或高达百万,无数新老股民都选择在近期开启或重启了自己的“炒股”生涯。
问题来了,为什么对大家买卖股票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炒”股,而不是煎、煮、蒸、炖股呢?
股市,也称为股票市场或证券市场,是一个供投资者买卖股票(即公司的所有权份额)的场所。它允许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和交易这些股票的机会。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荷兰。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筹集远洋贸易的资金,首次发行了股票,并在阿姆斯特丹设立了股票交易所,这标志着现代股市的诞生。股票市场的成立,不仅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诞生。
在早期,中国股市规模较小,交易品种有限,主要以国有企业股票为主。随后随着政府开始允许非国有企业股票上市交易,市场结构得到了极大丰富,这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然而,由于当时投资者对股票交易缺乏深入了解,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往往容易通过“听闻”、“跟风”等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炒作并迅速买卖,这种行为类似于炒菜时的频繁翻炒,因此被称为“炒股”。
故“炒股”一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起源,它是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个俗称,而且这一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形象称呼,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随着大家理性投资成分的逐渐增加而改变,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这里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小看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使用中的语言力量,它能塑造我们的思维,潜意识中影响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语言学家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不是我们在言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言说我们。由此关联到大家当下高涨的投资热情,当我们用惯了“炒股”这个概念时,更要对股市交易有清醒的认知,更要时刻牢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