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援藏模式研究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

澎湃新闻记者 季敬杰
2024-09-16 09:5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的话】

今年是对口援藏30周年。近期,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走进上海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五县进行深入调研。澎湃新闻将陆续刊发《上海产业援藏模式研究》系列报道,从援受双方角度系统阐述沪藏两地在产业合作方面的双向赋能。

本文是系列调研的第二篇,聚焦日喀则市江孜县的特色产业发展。

江孜县的阿佳们正在生产制作氆氇。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提供。

海拔4050米的日喀则市江孜县,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历史上,西藏军民曾经在这里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因此江孜又被称作“英雄城”。如今的江孜县约有8万人口,是日喀则的农业“大县”,以青稞种植和加工为主要产业。除此之外,当地还拥有藏式卡垫、地毯等民族手工业、酥油奶渣等奶制品加工、沙棘种植等特色产业。

尽管在日喀则诸县中,江孜相对较为发达,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偏小、附加值偏低、工艺粗放、产品销路狭窄等问题。

2013年开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对口江孜的援藏工作。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江孜联络小组(以下简称援藏江孜小组)来到江孜后,充分考察当地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确定了“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民生赋能”的工作思路,注重提升产业“造血”功能,培育内生动力。

“原先有资金援藏、项目援藏,但我们后来认为,要从‘输血’转为‘造血’,不然可持续性不足。”援藏江孜小组组长、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胡发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何谓产业“造血”?从江孜援藏工作实践来看,对当地文化、经济资源进行创新性发掘,完善产业链,长期规划产业布局,并在过程中提升产业参与者的能力,塑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发展、就业增收与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是“造血”的关键。 

氆氇“复兴”:现代产业技术赋能传统手工艺

氆氇(pǔlu)又叫“藏毛呢”,是一种手工编织、带有传统藏式花纹的羊毛布料。藏人用它来制作传统服饰和床毯,更曾将其作为珍贵的贡品,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直到今天,西藏氆氇的织造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工艺,维持着古老的形制和纹样,可谓西藏文化和生活的“活化石”。

江孜是氆氇的名产地之一,援藏江孜小组看到了它的产业潜力。“我们了解到氆氇之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民族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当地很多人都有制作的基础,但是没有形成产业。”胡发炜介绍道。

采用传统工艺织造的氆氇虽然保留了西藏的文化符号,但是从主流市场角度来看,产品较为粗糙,附加值不高。传统氆氇的消费场景主要在制作藏式服装,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开始拥抱都市生活,传统藏式服装的需求正在锐减。

“由于产品和销售渠道的限制,江孜的传统氆氇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很多生产合作社都基本处于关门状态。”原江孜商业局局长央吉(现任江孜县委群团工作部书记、部长)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说,在江孜县大约有三四百名从业者,以中老年阿佳(在藏语中是“姐姐”“大姐”的意思)为主。产业的整体下滑不仅事关这些手艺人的生计,更使这门技艺面临传承断档的风险。

为了把江孜氆氇打造成具备更广阔市场和更强竞争力的产品,在2022年年底,援藏江孜小组主动联系到来自上海的自主高端羊绒品牌“沙涓”(Sandriver)。作为上海市著名羊绒品牌,沙涓已连续八年受邀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更是唯一入驻LVMH集团旗下法国巴黎顶级百货Le Bon Marché(乐蓬马歇)的中国品牌,在高端羊绒产品打造上具有全球视野和独到经验。

双方一拍即合。“与沙涓对接上之后,我们觉得他们的创新技艺与时尚理念非常适合与氆氇产业进行互补。”胡发炜说。沙涓公司负责人曹晓旭则表示,“氆氇产业跟沙涓的产业匹配度非常高。”

2023年3月,上海工匠、沙涓创始人郭秀玲带领队伍来到江孜进行考察。郭秀玲是“技术派”,曾花费九年时间将内蒙古“擀毡”技法与现代羊绒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羊绒产品,成为纱涓品牌生命力的源泉。

郭秀玲很快发现,传统氆氇行业对创新非常排斥。她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解道,织物通常由横向的纬纱与纵向的经纱排布构成,不同的排布方式构成不同的质地和图案。而在传统氆氇技法中,经纱的排布是在织机中定死的,氆氇工匠没有意识去改变。“这是纺织中最基本的,(经纱和纬纱)组合起来才会发生变化。”她说,“而在这里它是割裂的,导致整个从业者连最基本的经纱也不会穿。”

上海工匠、沙涓创始人郭秀玲正在江孜县新落成的氆氇工作室内指导技术。

郭秀玲指出,比起技法上的落后,人心的保守是更大的困难。“老百姓甚至质疑,我守了这么多年的手艺,你说要变化,会变成什么样?会更好吗?”

面对这些问题,在援藏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郭秀玲从零开始,一方面,对传统氆氇织机进行改良迭代、研发设计新型氆氇款式,另一方面,在江孜、上海两地开展教学,并积极安排从业者去上海沙涓总部进行培训,学习现代羊绒纺织技术。

沙涓主要对传统氆氇进行了两方面的“升级改造”。“首先是原料。以前的氆氇都是羊毛制品,比较粗,体感差。我们将羊毛换成羊绒,提升了附加值。”曹晓旭介绍道,“其次,我们设计了带有传统江孜氆氇印记的创新花型。”

2023年5月,央吉带领第一批50名阿佳前往上海培训。由于语言和观念等问题,这一批中只有一位名叫格桑的阿佳坚持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数月中脱产练习纺织技术,最终能够独立按照指定要求完成沙涓设计的新型氆氇织造。

横向的纬纱与纵向的经纱的不同排布,会构成相应质地和图案的氆氇。

格桑的坚持很快有了回报。她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目前社员已扩张到16个人,并收到了沙涓的500条羊绒围巾订单,价值15万元。平均下来,她们的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格桑的成功让先前心存疑虑的阿佳们慢慢转变态度。

通过一系列宣发,沙涓也为氆氇产品拓展了销路,在郭秀玲心里,正在酝酿着一个“Sandriver沙涓氆氇复兴十年计划”。2023年9月,在上海援藏干部、当地市县的协同支持下,沙涓在海拔4800米的乃钦康桑雪山下举办了“雪域·回响”传统氆氇服饰工艺时尚秀,随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了21场氆氇秀,吸足眼球。2024年9月,沙涓在江孜县班觉伦布古村落再度举办西藏氆氇系列发布秀,这次的主题是“雪域·交响”,古老藏寨与青稞大地相互映衬,30位西藏氆氇手工匠“阿佳”在现场展示梳毛捻线的繁复氆氇工艺,纺织机经纬碰撞之声与艺术家钢琴独奏构成宏伟的羊绒氆氇协奏曲。

沙涓在江孜县班觉伦布古村落举办“雪域·交响”西藏氆氇系列发布秀。

2024年初,沙涓更是带着格桑亮相法国Maison&Object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向世界展示了氆氇艺术。“订单量反应很好,有一百多万,比往年要高。”曹晓旭说道。据悉,2024年下半年,郭秀玲还将带着Sandriver西藏氆氇新品亮相纽约,在世界舞台惊艳绽放。

格桑与江孜氆氇亮相Maison&Objet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

随着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推进,援藏江孜小组开始思考能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将上游羊绒原料也囊括进来。“最早江孜的羊绒手工产业是特色,但原料并不在当地。有了氆氇产业项目以后,就顺势提出要科学化养羊,把上游产业也留在江孜,因此找到了江孜绒山羊品种进行科学化养殖。”援藏江孜小组副组长、江孜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沈晨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这给沙涓带来了“意外之喜”。曹晓旭说,他们发现这一品种出产的羊绒保留了未经改良的天然状态,“品质非常好”。今年5月,在当地协调下,沙涓带着25名牧民前往鄂尔多斯羊绒生产加工基地进行培训和参观,让他们了解科学养殖、羊绒采集的过程。

目前,氆氇产业项目已在江孜建立了一个花型研发中心,用以培育本地高端品牌;一个羊绒检测中心,使得本地牧民能够当场检测、成交结算,不用再发往外地检测。

“引进沙涓以后,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甚至养殖的各个环节,既培育了新质生产力,又撬动了当地整个产业链。”沈晨卫说。通过援藏江孜小组、当地干部、企业、从业者的群策群力和锐意创新,氆氇从产业下滑、传承断档的困境中挣脱,成为“格桑”们就业增收、西藏产品走向内地、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契机。 

“青稞宇宙”:打造产业链闭环,形成多元产品线

如果说氆氇产业是通过发掘潜力产品的方式延伸产业链,那么援藏工作视野中的青稞产业则是从原料出发探索产业链上下游的可能性。

青稞是高原特有的农作物。将青稞晒干之后炒熟磨细成粉,便是青稞面。将其与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就是藏族同胞的独特主食“糌粑”(zān ba)。日喀则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而江孜则是青稞的主产区。

江孜县青稞丰收场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藏青稞主要被制成青稞面或酿成青稞酒,供藏族同胞自己食用。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农业集约化水平和耕作技术的提高,一些优质高量产区的青稞出现富余。开发青稞下游产品、寻求更广阔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江孜的青稞品质好,种植规模大,但是很多还停留在自己食用或者做种粮的阶段,没有发掘优质青稞的附加价值。”胡发炜指出。

2022年底,在上海市联络组的支持下,援藏江孜小组经过多方联络协商,最终成功引进上海“盒马生鲜”(简称“盒马”),为日喀则青稞打开了市场渠道。2023年7月,在首届“盒马村”乡村振兴大会上,日喀则市江孜县“盒马村”在北京正式授牌成立。一方面,盒马通过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平台销售渠道打造青稞产品;另一方面,盒马向当地以订单形式收购青稞,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和合作社的种植积极性。

江孜县青稞盒马村挂牌成立,为青稞产业融入城市餐桌注入了新动能。

青稞热量低、能量低,含多种微量元素和优质β-葡聚糖,营养价值高。可是想将青稞精加工成各种食品,除了它独特的风味有待在西藏以外的地区推广之外,还存在一个技术门槛。“不筋道,口感很粗糙,内地消费群体接受度低。”胡发炜解释道,“专业术语叫做面筋含量低,揉不成团。”这限制了青稞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通过对青稞原料高温预处理等技术,盒马成功开发出了具备良好口感的青稞八宝饭、青稞粽子、青稞冰粥等30余种“青稞宇宙系列”产品。除此之外,盒马也与日喀则藏研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藏研”)合作,购买其生产的粗加工青稞面粉,用于更多青稞品类开发。

援藏江孜小组与盒马共同开发了多款青稞品类的食品和饮料。

藏研是往届援藏工作中重点培育的食品技术公司。通过技术攻关,他们研发出了可以“揉成团”的青稞改性面粉,成为青稞产品下游开发的重要一环,长期向多家青稞产品企业提供原料,并以订单采购的形式向农村合作社收购青稞,实现稳价保供。

有了下游粗、精、深加工需求,上游原料供应就必须得到保证。这反过来对当地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索盖村和班觉伦布村正在给盒马提供青稞原料,同时也在尝试在当地进行加工,产生效益。”沈晨卫介绍道。据悉,索盖村有309亩青稞基地,由村民专门种植,成熟的青稞由盒马悉数收购。除此之外,盒马还给种植青稞的村民每户1000元的补贴。公司还租用了村中几处地点,村民能够拿到租金分红。

在班觉伦布村,共有优质青稞1500亩、有机青稞200亩。今年,盒马已经与藏研公司合作在该村定向采购青稞原料约500吨。“自从‘盒马村’正式挂牌成立后,我们抓住机遇,在对本地企业和对盒马所需的优质青稞原料实现稳价保供的前提下,扩大土地流转和托管面积,保证青稞种植优质高产。”班觉伦布村党支部书记达瓦曲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土地流转即村民将自己的地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生产,以便统筹提高产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大订单和稳价保供,但这个是很难的。” 达瓦曲培说,“很多老百姓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他提到,在班觉伦布村的1767亩地中,合作社共流转417亩,这在整个江孜县都是绝无仅有的。

土地流转工作由达瓦曲培负责,他认为,除了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干部还应当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担忧,才能让他们放心将土地进行托管。“比如,我们村圈养牲畜的数量比较多,很多人担心土地流转之后无法种植饲草或者收获青稞秸秆,影响饲养。”他说,“为此,合作社将饲草以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卖给居民,解决了问题。”

原料得到保证,加工全面覆盖,研发持续进行,而最终的检验还是得看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自2023年起,盒马先后推出了青稞八宝饭、粽子、蛋糕、饮料等30余款以日喀则青稞为原料的商品,组成“青稞宇宙”商品线。澎湃新闻记者发现,“青稞低GI多谷物面”“青稞紫米饼”“青稞牛油果饼干”等产品迅速在内地盒马APP上热销,下面留言不时有“好吃又健康”的称赞。

除了引进盒马之外,援藏江孜小组还对接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简称“王森学院”),催生了青稞咖啡、青稞面包等特色产品。2023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BA世界面包锦标赛中,以江孜青稞为原料的面包获得冠军,证明了青稞烘焙的潜力。

援藏江孜小组选派江孜未就业的青年和毕业生去王森学院学习烘焙技艺,回来以后可以自己开店,实现创业和就业。学员索朗群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个月的紧凑课程,他学到多种青稞咖啡和面包的制作方法。

江孜县青年在王森学院学习了多种青稞咖啡和面包的制作方法。

索朗群培的藏式咖啡店已于今年7月在江孜开业。他在朋友圈中写道:“感谢师傅的谆谆教诲,在此励志为家乡青稞产业、咖啡及面包作贡献!”

从原料、加工到产品、销售,青稞“宇宙”的闭环还差最后一个环节——秸秆。在西藏农牧地区,青稞收获之后,剩下的秸秆往往作为辅料添加进畜牧饲料中。然而,在江孜这样的青稞高产量地区,零散农户的秸秆如果无法即时出售,花钱储存又不太划算,就常常烂在地里,造成资源浪费。

经过研究,援藏江孜小组与当地干部想出了一个新模式。他们委托庆丰草饲加工厂,一方面向江孜县的各个合作社统一收购秸秆,另一方面用秸秆加工成的精饲料去交换农民手中的秸秆,以提高村民积极性。

“通过援藏干部协调,我们与当地从事畜牧业的合作社建立了联系,保证了精饲料的销售。”庆丰草饲厂的负责人常留成说,“无论是采购秸秆还是销售饲料,我们都尝试使用订单式的方式,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就近取材,实现了县域内秸秆-精饲料的小循环,既节约了自身和当地企业的成本,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常留成解释道。 

红河谷农业示范园区:长期产业规划持续“造血”

产业升级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由于西藏特殊的经济形式和产业背景,想要让来自上海浦东的经验在这里生根发芽,长远规划与持续投入必不可少。在胡发炜眼中,江孜县红河谷农业示范园区(简称“红河谷园区”)就是这样一个项目。

红河谷园区于2013年由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援助建设,至今历任四届援藏江孜小组。园区占地183亩,共投资1.2亿元。园区内有现代化种植大棚,用来进行瓜果蔬菜、盆栽花卉等经济作物的育苗和种植。其中还设有休闲娱乐以及教育设施,吸引游客特别是学生前来参观游玩和放松。最后,园内还将部分地点出租给农牧技能培训学校、餐饮、蜂蜜及青稞加工等企业。

红河谷园区航拍图。

“这个农业示范园区我们深耕了11年,主要是考虑与上海与当地企业进一步合作,把浦东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落在当地,尽可能辐射到江孜19个乡镇,带动当地技术骨干参与到现代农业中来,将一产、二产、三产相结合,把农业这篇‘大文章’做好。”胡发炜说。

在高原的饮食结构中,由于气候环境的关系,很多瓜果蔬菜并不常见。作为示范园区,红河谷的使命首先是在上海技术的加持下,为当地探索和引进新的农作物,以丰富当地居民的餐桌。“以前县里种得比较盲目,就是土豆、胡萝卜什么的。园区引进后我们有了黄瓜、小番茄、西葫芦等各种蔬菜,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并能做到充分供应。”沈晨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这些农作物主要销往学校、政府食堂、水果市场和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机构。他介绍道,今年园区的7.5亩光伏温室种植大小西红柿、水果黄瓜,其余28亩大棚种植叶菜类,预计产量达50吨,产值约35万元。

红河谷园区种植的金海丰6号番茄。

红河谷园区种植的水果黄瓜。

园区内的日常工作还解决了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和增收问题。目前园区内共有干部职工16人,其中抽调人员3人,大学生6人,长期工7人。除此之外,若农田需要除草、采摘等,当地妇女等劳动力都可以来有偿短期工作。农忙时节,更加长期的灵活就业可达30到40人。“既在这里就业增收了,也学到了技术。”园区专职副主任吴宏涛说道。

红河谷园区对周围农业的带动示范作用还直接体现在园区对周边乡村的农业援助。多年来,园区持续培育高质量作物幼苗,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农户,并由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江孜县江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尼玛次仁向澎湃新闻记者展示了农户写的需求申请:“只要写上种类和数量,我们就会发放。”

据悉,自园区成立以来,共计免费发放了20万株各类种苗,技术人员前往乡村60多次,共计培训人员532名。近年来,园区指导培训的数量显著增多,仅去年就指导了240人。

红河谷园区的种植大棚。

在园区工作的大都是90后的藏族年轻人。通过现代农业工作的磨炼,他们正飞速成长,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尼玛次仁于2019年入职,从什么都不会开始干。如今,他已经是园区的副总,参与各项管理工作。他与其他同事一起努力,通过改革和优化管理,让园区于2023年扭亏为盈。

“现在西藏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干农活,从事农业。我的很多同学都只想考公务员。”尼玛次仁说,“我干下来觉得农业很有意思。年轻人应当多尝试,拼一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从业者的视野与技能是援藏产业“造血”的应有之义。在采访期间仍手捧一本农业技术理论书的园区后勤负责人拉巴顿珠说,他在学校里学的不是农业相关专业,也尝试过多种工作。在应聘到红河谷园区之后,他很享受园区内年轻向上的氛围,也乐意在这条职业道路上精进。一旁的吴宏涛说道,现在园区内的大小基础设施问题都难不倒拉巴顿珠。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