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动物志:一周城市生活

明星辰 静雯
2024-09-06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独居老人,还是年轻一代,人们对动物的陪伴需求不断增加。伴侣动物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约1.5亿只伴侣动物,拥有伴侣动物的人群接近7000万人。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猫、狗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再被列入目录,拥有有别于畜禽的身份。伴随着近年来宠物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在缺乏完善的反虐待动物保护法监管背景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今年8月,小象君Elefam自然与动物保护智库联合大城小村、pidan在成都蓓蕾社区联合发起“动物志工作坊(Inter-species Writings)”,通过理论课程、游学观察、驻地写作的方式,为相关从业者、爱好者、社区居民、公益人、社区营造师、创作者及更广泛的公众,提供综合性的动物保护与伦理知识。

此次,我以“半程参与”模式加入了这场社区内的“动物志工作坊”,作为关心伴侣动物与城市边缘动物的都市人,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非虚构写作为动物发声?如何在人类学-物种间民族志中找到动物保护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法?在真实的社区实践中,又如何让公众科学而系统地参与到伴侣动物的保护行动中去?这一次的活动,让我们看到答案正在不远处。

(本期主持:明星辰)

近期回顾

动物同行、社区共写:一场动物志工作坊的在地观察

2024年8月,我前往成都蓓蕾社区参与了由小象君Elefam自然与动物保护智库发起了一场“动物同行、社区共写|动物志工作坊在社区(Inter-species Writings)”活动。主题海报上的“Inter-species writing workshop”首先吸引到我的注意,如何通过观察、采访与写作这种在非虚构领域更为强调的方法,加入到公益行动中去,这是我最为好奇的。

活动全程由理论课程、成都田野、非虚构写作三个单元组成。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全程或单程,以更为机动灵活的方式加入到这次活动中。

动物同行、社区共写|动物志工作坊在社区(Inter-species Writings)主题海报

其中,线上课程“多物种民族志的历程”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家埃本·柯西克(Eben Kirksey)与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博士杨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周雨霏以对谈的方式展开。在柯西克看来,多物种人类学超越了传统人类学视角下对人类这一单一存在者的过分关注,使得我们得以发现那些往往被忽视的、人与其它生灵的纠缠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动物社群》一书译者王珀则从动物伦理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介绍了各国伦理学家为动物权益辩护的不同思路,引荐国际多物种社区的经典案例,从而提出一个更为严峻的拷问:我们如何在一个非理想的世界中寻求动物权利的实现?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佛教与中国宗教教授陈怀宇则从宗教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古时期,佛道儒民间信仰对于动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藏在那些生动的佛经动物传说背后的文化遗存。

陈怀宇教授线上课程《中古中国社会中的动物与宗教》。回顾部分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作者拍摄

陈怀宇曾在发表于《史学月刊》的《动物史的起源与目标》一文中提到,“欧洲的自然史以‘自然’为中心,中国的博物学以‘物’为中心。......中国的博物学中有关动物的研究应该被视为前现代史学(premodern historiograghy)中的动物历史研究,以文献考订为方法、以名物考订为目标的动物的文献学研究……如所谓本草学研究。”

当人类学、宗教学及伦理学等不同跨学科视角作为理论基础,将中西完全不同的视野呈现而出时,线下的田野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线下活动的地点在成都蓓蕾社区,是一个近些年来通过社区营造与更新获得持续关注的“网红”社区——不少来成都旅游的朋友,一定听说过“玉林”这个字眼,玉林本身并非严格的城市行政区划分,蓓蕾社区就在其中。在这个被社区营造盘活的古老社区内,居民齐聚的街边共创空间、周末热闹的偌大市集、社区里的动物友好区域,似乎都为这样一个带有融合、共创气息的活动提供了基础与支撑。

在成都的线下课堂搭建在一所与蓓蕾社区菜市场一墙之隔的咖啡馆内。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将极具市民气息的菜市场和富有设计感的咖啡馆一分为二。透过这扇玻璃窗,可以窥见被改造一新、颇具设计感的菜市场里成都嬢嬢提着菜篓悠闲地买菜,而在窗户这边,一群写作者、动物保护者、设计师、社会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人类学、非虚构写作、艺术与田野调查等多种方式,将目光对准城市里的伴侣动物与社区动物,展开更多的讨论与探索。

动物志工作坊的田野部分在成都蓓蕾社区开展,授课场地位于搭伙儿空间。大城小村 供图

动物志工作坊总策划潘学韵正在主持开营仪式。大城小村 供图

课堂外的菜市场

非虚构作家袁凌为参与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非虚构写作中的动物”课程分享。出生于陕西安康平利县的袁凌,自小在乡野长大,无论是作为猎人的亲戚与熊之间的互动,还是居住在农村的二舅母、堂弟与家养狗之间的关系——野生动物与伴侣动物在乡民眼中似乎没有明显界限,但在袁凌的笔下,他却从真实世界里取材,用非虚构的笔触塑造出一个更为原始和残酷的世界,即使残酷,其中亦有温情。

“……岸边到底的一块石头上有相当的距离,中间隔着激流,堂弟一跃而过,又伸着手把我勉强拉过去,脚略微沾湿。剩下那只狗,站在那头犹豫了一下,堂弟蹲下身,像对我那样伸出手,狗也就不再犹豫,一跃过来……”

除了对于动物写作中有关叙述中心、动机、叙事线、细节和语言的理论分析外,袁凌在蓓蕾社区充当了一个观察者般的中介角色。一方面,他在同学们实地采访与调研过程中,为学员们提供必要的采访与写作建议;另一方面,他则观察社区内的人与事,试图更为真切地观察蓓蕾社区内部发生的点点滴滴。

作家袁凌为工作坊学员讲授“非虚构写作中的动物”。 大城小村 供图

作家袁凌跟随工作坊学员进行训犬基地的深度调研与采访。动物志工作坊学员 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周雨霏曾在拉萨与安多藏区花费两年多时间进行田野调查,在当地的狗厂工作、为母狗接生,与藏区牧民交流,其非虚构作品《加、加莫、加霍玛》获得第一届香港“在场·非虚构”奖学金三等奖。

作为导师的周雨霏几乎全程参与了这场活动。在她看来,在田野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要拜当地人为师,更要拜动物为师,“带着人类老师传授的经验,试着去接近那些动物们,看看它们的反馈”——狗厂工作人员有关“不能盯着狗眼看”种种劝告被验证为真,而有关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故事,则在她数日累月的观察、记录与思考中,逐渐被串成完整的故事线。

周雨霏为学员讲授 “多物种民族志的田野与写作方法”。大城小村 供图

此次工作坊总策划、小象君自然与动物保护执行理事潘学韵在介绍此次工作坊课程搭建与设计的初衷与思路时提到,“在搭建工作坊框架的初期,即便设置了人类学、宗教学和人文学科社科的理论课程,以及有关社区动物治理的田野实践,但我期望大家的产出仍然是一篇故事。这是因为我相信,一个有效的动物保护公众倡导项目,不能仅靠来自教导式的宣讲与传播,而是来自真实世界中人与动物的互动,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故事本身的力量很有价值。”

在蓓蕾小天台举行的“社区人宠关系”观察与走访,让学员们深入到蓓蕾社区内部观察这里的居民如何与动物相处,无论是遛狗的大叔,还是收养流浪猫的阿婆,每个人与他/她的伴侣动物、边缘动物之间,都有着令人难忘的故事。

工作坊里的“人宠同享健康食谱”活动,让人再一次感受到对于动物的关爱与人的自我关怀是同一件事;有关“犬行为观察的课程”则让当地社区居民也加入到课堂里,“居民可以带着自己的宠物狗过来听,这也让现场更加活泼生动。”

动物志工作坊学员正在进行读书会分享交流。工作坊学员 供图

除了经由活动主办方带来的议题设置与环节设计外,学员在其中的反馈与成长则更加令人欣喜。在最后一天结营期间,潘学韵带领学员们参加了台湾学者钱永祥老师的《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学14讲》新书分享现场。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讲座期间,工作坊的几位学员们发现有位观众带来的猫咪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学员们对这种状况既没有袖手旁观,也不是激进地上前指责,而是通过讲座议题,温柔但也有力地在现场提出一个更为切实的问题:在各大城市宣扬“宠物友好”的背景下,公共空间里的爱宠是否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想带宠物去到那里的需求?由此也忽略了动物本身自己的需求?

此次工作坊结营之后,学员吴怡提交了以《城市角落里的生命》为题的非虚构创作,她希望能够透过记录蓓蕾社区“猫婆婆”和她救助流浪猫的故事,引导人们去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对待弱势的人和动物,以及社会对弱者应有的责任与关怀。

“在田野调查和写作的环节中,我发现自己从一个旁观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倾听者,甚至是一个参与者,这与我最初设想的有所不同。原本以为只是观察和记录,但实际上经过一起喂猫的几个晚上,我仿佛获得了一张‘人生体验卡’,得以走进一个陌生人的生活,体验她的人生,看到她视角下的流浪动物。此时,‘我’成为一个连接通道,写作成了一个必然的手段,所以即使缺乏写作经验,依然要努力的记录下来。”

(文/明星辰 撰稿人,主要从事非虚构报道、人物访谈、文化报道及评论类写作,专注收集与记录各地奇妙的在地民俗与非遗传承;图/由活动主办方与作者拍摄提供)

本周主题推荐

书|《动物社群》

近年来,人类与动物关系持续恶化,而传统的动物权利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双重困境,不足以回应当下的问题。本书旨在提出全新的思路,从“社群”概念出发,将公民身份的框架应用于动物权利问题,以建构一种拓展性的动物权利论,并由此思考多样性的人类–动物关系所衍生的不同类型的义务,以期弥补现有的动物理论存在的缺陷,重新建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推动动物权利的发展。

书|《人性的镜子》

本书从追溯“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与演变并剖析这一症结开始,说明“动物也应是值得讨论的道德问题”,接着回溯动物伦理学兴起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并进入哲学领域,逐一介绍效益主义、康德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致善论”、女性主义,以及德性伦理语境中的动物伦理学。

书|《动物权利》

动物有权利吗?人类对动物负有义务吗?动物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如何理解它们的福利?这些是当代关于动物权利争论的核心问题,它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哲学思考,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结合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待动物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呼吁人们对动物权利问题给予关注并进行反思。

书|《大湖消息》

本书记录了作者近十年多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个体行走的遇见及湖区人的生存现实,叙说麋鹿、候鸟、江豚、鱼类、欧美杨林及各类植物等与人和土地的命运交集,背后折射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示时代变迁中生态与生活的渐变和嬗变。

影|《老狗》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作品《老狗》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却蕴藏了无限深意的故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藏区某地,一只年老的藏獒,将老人、儿子与卖狗人扭结在一起。儿子要卖了它,老人坚决要留住这牧人的朋友,卖狗人要将它卖去做宠物。由羊群、白云、牧人组成的藏区风景上,最后纯种的藏獒该何去何从?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吴晓隆:中国式家庭摄影书共读

详情请关注 XSPACE富士胶片影像空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潘玉良与上海的一世情缘

详情请关注 世博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No.1尼罗河魅影 寻找古埃及记忆碎片

详情请关注 1925书局微信公众号

上海·读书会|文明与周期:市场、人口和国家体制

详情请关注 甲骨文微信公众号

上海·读书会|人工智能驱动的元宇宙将如何重塑职场?——从 《黑神话:悟空》聊起

详情请关注 陆家嘴读书会LUJIAZUIBOOKCLUB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集|海上生明月,和70+生活艺术家一起狮耀中秋 

详情请关注 早le乐事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从暑假的社区观察讲起

详情请关注 嘉源海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征集|天空颜色的衣服、有故事的鞋子

详情请关注 烟囱PSA微信公众号

成都·分享|萧易:营造学社漫长的一次调查1939.8.27-1940.2.16——《漫长的调查》新书分享

详情请关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广州·分享|「当田野观察变成一种残忍」

详情请关注 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阳朔·招募2024“全球艺术漂流计划”——广西阳朔招募

详情请关注 青年艺术100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讲座|以生态艺术为方法

详情请关注 生态艺术行动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