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无定河的水土保持

2019-01-18 18:17
北京

编者按:《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是我国迄今为止以水土保持为题材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哲夫通过三年多在大江南北的实地探访,针对从乡村到城市所面临的水土生态破坏的严峻问题,采写了从国家领导人、各级环保部门、科学工作者到各地基层劳动者为水土保持工作付出的努力,生动而多层次地塑造了水土人物的群像。文笔优美,大气磅礴,富于人文情怀,是一部对水土保持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该作品获评2018年11月“中国好书”。

黄土高原
从陕西回来已经有不少日子。

院子里的万寿菊,过了重阳,也不再纷繁摇曳,眼瞅着就一日蔫似一日,没了精气神。没有北雁南飞的光景,没有秋虫啾啾的提醒,秋天不是悄然来了,而是悄然走了。随着枫叶的红起,红到发紫时,也就嗖嗖地落了。随着各种花的凋零、叶的飘落、草地上和庭院里斑斓的不断堆积,以及脚下踩出的季节的沙沙声,冬天悄然来了。天真的凉了,都送暖气了。

我去的时候离冬天还隔着一个秋天。

秋雨缠绵了三天,以为去了得天天在雨里霉着,怕是什么也看不到。可是临行前雨却停了。到了西安朋友们也都笑说,西安十天下了七天雨,这不,你来之前刚停了。潜意识地以为,这雨是为自己出行才停的,把不准自己是个什么。笑得就有些暧昧。

过去路过无定河也写过无定河,却只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全须全尾溯源无定河,真切地走近它,从容地细看它,早有此想。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沿黄八省比它水量更大更长的黄河一级支流多了去了。但是,类似它这么个性鲜明把河流特性发挥到极致的河流却并不多。如同一个放大镜,河流具有的所有特性,都被无定河放大了。这便是我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翌日出发,西安的天阴着。到定边时传来消息说西安又开始下雨。大家都在湖光霜影的盐田里笑了。笑得都很诡异,都很自我,都以为这天是为自己晴的。这种潜在心理或曰意识,千百年来几乎人人都有。信与不信或半信半疑,渐变成玩笑话甚至是恭维话。冥冥中,自我得十分微妙。

此次活动由陕西水利博物馆具体组织实施,成员有蒋建军、蔺生睿、王辛石、许灏、刘雁飞、雷保寿、雷永飞、姬晓东、常崇信、杨玉田、王凌涛、刘艳芹、张发民等,以及司机何师傅、王红红和工作人员邵宇欣等人。

我们头一站所到的定边县,古来即是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的杂居地。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都统万城,国号夏,雄踞河套,定边为其腹地。西魏废帝三年,因定边盛产池盐,改西安州为盐州,仍置五原郡。隋改盐州为盐川郡、唐武德元年复为盐州。

盐的历史融入了定边的历史。定边的盐湖,大小分布有14个,盐田总面积98平方公里。盐湖水平如镜,干涸处皆有霜。穿过一方方盐池,有小山似的盐山,便是盐的结晶体,远望如白雪。

定边是陕西唯一的湖盐产地。商贾因盐云集。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称。陕西作家姬晓东著《旱码头》一书大彰其胜。定边石油储量16. 18亿吨,煤炭储量超过400亿吨。是全国石油产能第一大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等等。

兰州水文专家蔺生睿笑曰:定边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老蔺是个幽默的人,他有本事把陕北民歌《兰花花》中西合璧,用孤独的牧羊人的尾腔,唱出美声女高音的装饰效果:兰花花,兰花花,兰花花,兰呀么兰呀么兰呀么兰花花……

几日前定边已经飞雪,残雪与盐雪混在一起,竟然不好分辨。寒气因此凛然。后悔没有多带衣服,夜半冻醒记实:酒醒夜半寒,灯火明处,大夏国黯。赫连勃勃死,广泽楼起,清流已叛。盐田凝白雪,统万城当年,杀人六十万,游魂迄今未看淡。九月让人觉衣单,凛现世以寒战。定边已身临,不知统万城能否看?陕西水利博物馆的张发民馆长回我说:这次看的点里就有白城子。

次日,翻山越岭,自以为来到了那个临光泽而带清流美哉斯阜的地方。细问,才知这里是晋陕蒙的分界处。群山夹击,沟壑纵横,载沉载浮,人工林哺育得如同赫连勃勃,十分兴头。几条深切的沟壑被植物郁闭,什么也看不到。我问当地随行水务局的人员:“这就是无定河的源头?”

水务局的朋友说:“是的,只是看不到,沟底是有一股水流的。”不光是无定河,现在,我们中国的许多河流都没有了准确的源头,比如说黄河和长江,源头都没有水了,你说哪里是源头?只能下移。类似河流还有很多。无定河上游是红柳河,已经找不见无定河的源头,只有源头区域。

不觉黯然。唐古拉山姜根迪如冰川的长江源下移到沱沱河,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下移到扎陵湖和鄂陵湖,真正的源头已被近似源头取代。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的无定河也有自己的源头,只是我们来晚了,赫连勃勃时代那个“临广泽而带清流”的源头水已不知所踪。这条在动荡的历史河床上摇摆不定的河流,有河源区却没有源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遗憾。

唐五代以来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河源段上游红柳河,河谷宽200~ 500米,河床宽30~ 50米,流经靖边县新桥后,“溃沙急流,深浅无定”,始称无定河。无定河在陕西境内的长度为442. 8公里,流域面积21049. 3平方公里。经米脂、绥德,在清涧县川口以南20公里处,注入黄河。

岁月是把杀猪刀,杀猪宰人也杀山河。

人也是这个样子,杀天杀地杀草木万物以养活自己。如果没有近些年来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大力种草植树,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样草木葱茏的光景。

无定河从白于山北麓向北流,到巴图湾转向东流,过镇川堡后折向东南流入黄河,流路似马蹄形向北凸出。流域内水系分布不均匀,基本为一风倒树状水系。风沙区河流稀少、短小,黄土区河网发育、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纳林河、海流兔河、榆溪河和南岸的芦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我有五律新韵记之曰:

陕蒙邻之界,白于岭壑眠。

整合山魍魉,纠聚水婵娟。

物我星移老,枯荣日驮迁。

帧帧儿女看,方识后可怜。

来者多是水文专家和全国有名气的摄影师,长枪短炮披挂满身,拍不到源头之水,料来有些心灰。如蒋建军所说生态比前些年好多了,若不赶紧将这大好风光一帧帧拍摄下来,藏之U 盘,刻入光碟,发表于报刊,使之不受自然和人为的与日俱增的干扰,留给儿女,传于后世,更待何时。

所以大师们免不了端起各自的大相机小相机一阵紧忙活。

我小时居住的地方,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发洪水时可以淹死人,平时只是个河湾,漫阔的细软的河泥里,淌着一脉清流。沿河两岸都挖有水渠,后来水少了,水渠废了,连河湾也被人们种了地。每次听《一条大河》的歌,都会想起那条我少年时还好好地在,如今已悄悄消失的河流。

原名《一条大河》的歌词,发表时被改成《我的祖国》。导演沙蒙拿它作了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导演沙蒙问乔羽: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乔羽说:“我只见过黄河……无论你出生在哪里,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水流,在幼小者心目中也是一条大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人类择水而居,河流的历史,即是人类的历史。河流养育了人类。人类对河流做了什么?

如歌中所唱: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改变山河模样似乎难以避免,但必须避免的是毁了山河的模样。之前有报道,水土保持的生态价值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和人们的重视。20多年来我国5万条河流消失过半。60年的生态破坏可能需要600年去恢复。

原宝鸡市水利局局长、水文化专家常崇信说:“类似许多河流没有源头的问题,我做过调查,还写过文章。在这方面的欠账我们有很多。也没有具体数据。我们到底有多少条河流?过去有多少条?这些年消失了多少条?现在还剩下多少条?源头在哪里?很茫然,工作还做得很不够。”

省引汉济渭办主任、文化专家、摄影师蒋建军,操着浓浓的陕北口音,语调平稳庸常,内里却暗流涌动,感慨万端地说:“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前些年我还来过,山上四周光秃秃的,这些年山也绿了,有树有草,在这个缺水的地方,能恢复成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这些年有多么不容易!”

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有五言诗曰:

红柳河声溅,奢延莫见源。

溃沙如闪电,无定也无边。

社稷流光短,山河镜面圆。

白城千岁六,统万日西偏。

未到白城子之前,思之纷纭,颇多神秘。那天走去一望,却恍然大悟。历史上抑或现实中的许多事都是人为复杂化的,如同统万城何以又叫白城子一样?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它看起来的确是白色的。白晃晃一座盘桓勾连形影相吊的大漠疏林草地之中的孤城,虽然只挖出了淹塞于沙土之中的几处历史的残体,可仍能见其形制、规模、瑰玮的依稀过去。

那位大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就站在我们伫足的这个内城位置,当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隆起,并没有堪与城墙比肩的现在的高度,他雄视自然造化的杰作并慨然击节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统万城因赫连勃勃对无定河生态的激赏而生。赫连勃勃,狼窥蒙古,鹰视长安。公元416年乘东晋破后秦之机挥师南下攻取长安并称帝,改元昌武。他留下太子镇守南都西安自己则回师统万城。此时宫殿已大成:“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密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时人后人均认为无论从创意、规模、布局、建造等,都充分利用自然与地理优势,突出了统万城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晋书》《北史》均有载:“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雕禽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城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台榭高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公元427年北魏拓跋焘攻破统万城后,因为统万城里大夏皇宫太过奢华而勃然动怒,破口大骂九泉之下的赫连勃勃说:“竖子之国,竟敢如此滥用民力!怎能不灭亡!”

但当时择胜地定都于此的匈奴人却从此有了自己的都城和梦想。这一时期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物极必反是自然规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者,每每蛇吞鳄咽还来不及消化便已黄雀在后了。更可怕的还有内讧、内耗、自噬和反噬。赫连勃勃创建的大夏国也只是传了三世二十余年。统万城的繁荣是天地人的繁荣,衰落也同样是人文与自然的衰落。

其真实性,记载及出土的《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两方汉印可供佐证。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大将为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叱干阿利负责营建统万城历时达六年之久,可见其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却也因此替赫连勃勃坐实了残暴。拓跋焘后来的怒骂又坐实了赫连勃勃的奢侈。

传说是熬了黏稠的米汤和猪血拌匀在泥土中,上笼屉蒸熟之后,再趁热夯土筑城。不解的是,那蒸土之屉与熬米汤的大锅会有多大?得有多少屉多少口锅?这里的疑窦不少蹊跷挺多,却一时也无从知晓真伪。还有,如此坚固的城池究竟是如何被攻破的?

没有找到史实,但听一位教过书的水利人说:“如果不是中了人家的调虎离山之计,统万城根本攻陷不了。统万城有许多不解之谜,如米汤和猪血筑城,还有成千上万马的腿骨,都是齐刷刷的断裂,那得多快的刀、多大的力,才可以造成这种创口?”

公元431年北魏彻底灭了大夏国。将这座曾经“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皇皇大城,降设成统万镇,之所以没有毁损,是因为这里有丰美的水草可用为牧地。此时:雉堞虽久,崇墉若新。战争总与破坏结伴而行,北宋攻占统万城之后,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墙即毁圮于此时。

尽管战乱不断,但只要元气尚存,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强。据说直到15世纪,统万城还是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连绵不断的战火加无度的垦殖、破坏、掠夺,最终毁了这片物华天宝的富厚之地,使之如楼兰、高昌、交河等古国,被风沙淹埋,成为遥远的过去。随生态消失的还有曾经的繁荣与人类的文明,他们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迁徙何处?没有人知道,他们像盐一样溶化在河里并随水流而去。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如果继续下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到明朝时统万城已深陷毛乌素沙漠,被风沙完全淹埋,只剩下一些被大风吹开偶尔露出头角的峥嵘片断,甚至连名号都已经被时光亡轶。若非人们殊胜努力修复了毛乌素沙漠南缘绿化带,使无定河水情有所好转,生态环境得到相当程度改良,统万城还会继续在黄沙中沉睡千年。在参观瓮城时,导游指着瓮城角落里孤零零的一株榆树说:“统万城筑城的材料很特殊,草木根本不能在城墙上生长。只长出了这么一株榆树,四个城墙角偏偏选了这一边。到了季节,它就会枯,浇水也浇不活它,你不理它,到了季节它一样会活。它是统万城的守望者、消息树、名片。”

我登上泛着白光的瓮城,踏着岁月的坎坷,走向那株样貎平常、体量也并不高大的榆树。它在微风中婆娑着,榆钱落尽只剩相思的叶片,谦虚地诉说着人类的辉煌如何随风而逝,和属于它自己的也是自然的小小的胜利的现在。它的粗大而坚实的根并没有全部扎入墙体,扎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更多根裸露在粗糙的墙体之外,并顺着墙体伸逸到城墙下边的泥土之中给自己输送营养。

这就是它体量矮小样貌寻常却可以近千年不倒的原因。它之所以生借它的存在,宣说自然的伟力和造化的霸道。自然造化从不谦虚。

人类也无非只是自然单向选择造化出的一种生物,万物起步时只有被选择权,造化并没有给万物以选择进化方向的权利。所谓物竞天择,只是达尔文的一厢情愿,否则物竞到今天为何还没有出现第二种智慧生物?唯一的解释是只有天择的绝对权利而没有物竞的平等权利。

如果非要说自然曾经给过万物以平等物竞的权利,那么截至人类智慧出现,人类为了自身需要和安全,已经巧取豪夺或是阻断、取消了万物继续参与智慧竞争的资格。现在的尴尬局面是,人类开始扮演自然角色。如同父母容许儿女的种种淘气行为也似,自然容许了人类无害的模仿和扮演。

这种宠溺容忍和许可当在无害范围。能容许多大程度对上帝有害的模仿和扮演?多大范围对自然创造物的毁坏和再创造?多大深度的对自然秩序的摧残、破坏、干扰?多长时间从淘气捣蛋中走向成熟和节制?到忍无可忍、大发雷霆、崩溃、毁灭、玉石俱焚的那一刻吗?暂时无解。参观时,我伸手试了一下残垣断壁的硬度,也许是下雨的原因,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坚硬,相反还有些富有活力的清爽滑利的弹性。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和判断,统万城的年轻导游李少鹏言之凿凿说:“据专家们化验的结果,这里面有石灰、白黏土、沙子,这三种东西合成三合土,另外,还有松柏类的木头在里边,木头起着骨架和钢筋的作用,化验中并没有发现米汤与猪血的成分。”

神秘如同沙城也似经不起时间的触碰,它坍塌之后,往往会给出一个残酷的真相:历史其实并不神秘,只有传说才是神秘的。而钩沉历史则必须撇去传说的浮沫,于是人类历史就显得不那么传奇和好玩了。结论:唯有自然的传奇才能历久常新并且让人类永远乐此不疲。

我有五言新韵诗专说自然与人文的传奇:

通达求沃野,广智仿青烟。

欲巧师冥化,专工学自然。

细节生鬼怪,光影养天官。

朝代须臾艳,山河万古鲜。

(本文节选自《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哲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