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陪伴下,父亲终于和死亡焦虑和解

2019-01-19 19:16
湖北

/ 1 /

父亲是在单位的例行体检中查出膀胱癌的,时间临近2015年春节,肿瘤占位3厘米X 2.5厘米,诊断显示肿瘤突破粘膜层,深入肌层。多次复诊都是这个结论。医生说,父亲可能只剩下两三年的生命。

然而入院不到一个星期,父亲就要求出院,因为医院里无处不在的消毒水味道无时无刻让他笼罩在恐惧与悲伤中。回到家,生性坚强的父亲开始变得郁郁寡欢——58岁的他,有时会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偷偷抹泪:“爸快不行了,你们以后要好好过日子。”

姐姐已在美国安家立业,一时抽不开身,每次从美国打来电话,父亲都会哽咽:“你还不快回来,可能就见不到爸了。”

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来看他,他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谈笑风生,而是唉声叹气地羡慕别人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或者直接一句话都不回答别人。

一次在饭馆吃饭,等菜的间歇,服务员拿来一个沙漏,本意是沙漏流尽之前会把菜上齐,谁知父亲见到后勃然大怒,立刻摔门而去。

白天他常常一个人闷头喝酒,灌醉自己,谁劝也不听,总是一句话回复:有一天,活一天,反正活不长了。到了夜里睡觉时候,父亲甚至不能平躺,整夜坐卧不安,搓手顿足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他低落的情绪,全家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想不明白,以前那么精明能干,做事有条不紊,雷厉风行的父亲怎么变得这副模样了?

不到一个月,父亲体重掉了十多斤,我担心父亲迟早精神崩溃,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老人有轻微抑郁,而且对死亡心存恐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怕死”。

医生给父亲开了一些抗抑郁的药,并叮嘱我:“多陪陪老人,多开解他,做一些能让他开心和充满希望的事,让他的晚年生活有质量可言。人终有一死,但不要让他每一天都觉得自己是在等死的路上。”

医生的话给我很大触动,死亡于我是一件遥远的事,可却是摆在父亲面前无比严峻的现实。我难以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如沙漏般正在倒计时,是怎样一种无助与焦虑。

我给姐姐打电话,讨论了父亲的现状,姐姐叹气:“老爸没有信仰,既不相信轮回往生,也不相信灵魂永生。对于他来说,死是阴冷、是凄苦、是孤独、是所有一切的结束。”

我附和道,何尝不是如此呢。

/ 2 /

几天后,姐姐给我发回一组照片,那是西方乡村墓地的照片,它们与周围坐落的屋舍是那么匹配和谐,蓝天白云,花草鲜美,没有生硬冷冰的墓碑,而是伴着几棵繁盛翠绿的树木,看上去一切都充满生机。

姐姐说:“在这里,很多人推开家门,走上几步就能到自家墓园。无需点香烧纸、下跪哭诉,常常是在自家院子摘几朵花,或拿一本书,放一段音乐就坐在那里。人们去那儿的目的不是祭祀,而是陪伴。这样你会觉得生与死没有距离,始终相依。

“而国内,去墓地要择选日子,带着沉痛和哀伤烧香放炮,磕头祈愿。所以国内墓地大多阴冷孤僻,毫无生气。在这方面西方强调的是相守,东方强调的是供奉。”

我看着照片,想起了故去的长辈们在老家的坟墓,恰恰是姐姐说的那样潮湿、孤寂、阴冷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为什么不从坟墓开始改变呢?种上鲜花,栽下树木,让它看上去生机勃勃,安然自在。

一天,我试探性的问父亲,要不要回老家祭拜列祖一次,父亲欣然同意。

于是我开始做准备工作,四处侍弄花种和树苗,这对从来不爱摆弄植物的我是一项全新的挑战,我让姐姐一起想想该种什么植物。

姐姐说,父亲喜欢桂花,小时候老家门前种了好几颗桂花树,父亲最爱闻桂花的香味了;那时候奶奶包的桂花包子、泡的桂花茶都是一家人的最爱。父亲总说进城后就很难闻到真正的桂花香了。老家屋前,还种有“懒人花”,就是龙骨花,是父亲亲手栽的,非常好养,壮观威武,上次回老家,都长到几米高,戳到屋顶去了。

姐姐如数家珍地报着花名、树名,我一一记下,只希望父亲祭祖的时候看到这些花草树木能多一份开心。 

全部种子和花苗准备好后,这时姐姐也从美国办好所有事务回到家中。我们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一大家人开车去了老家的墓地。祭拜祈愿完,就将所有花种栽下。整整一天,我们忙得满头大汗。虽然临走时看上去仍是一片荒芜,但我们相信,几个月后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此后,每个月我们都会找一个周末去墓地,一大家人既像祭祖,又像旅行。我们看着那些种子长出新苗,开出新花,荒凉的野外开始有了生命的颜色和活力,这让我们觉得与逝去的亲人之间其实相隔并不遥远。

父亲似乎明白了我们的用意,每去一次,他便多一份开心。他围着家族墓地走来走去,背着手左看右看,又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小花,然后怜惜地折下一朵,若有所思地说:“要是死后能住这么好的地儿,好像死也没那么可怕。”

©Zane Carter

/ 3 /

在父亲终于能直面死亡的阴影后,我和姐姐计划好了下一步:带父亲去拜访周围市县的百岁老人,想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长寿的秘诀”,最少也能感受下这些老人的乐观开朗。

然而,拜访得出的结论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大多数老人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传统医学上定义的那么健康,而且他们在人生中都曾经历过重大打击甚至身患重疾,其中一位传奇老人已经九十多高龄,八年前就确诊了三、四种癌症,瞧上去虽然饱经风霜,有些驼背,但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一头银发梳得十分认真。

父亲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老人点点头,笑呵呵地说:自己每天吃肉、喝酒,抽烟打牌一样不耽误,心情好得很。

这个发现深深鼓舞了我们,父亲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回家后,每天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尝试着讲些有趣的事情或收集到的笑话,将快乐扩散分享。清晨,父亲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自己说:“今天的我感觉比昨天更好。”而如果情绪不由自主地低落时,就积极找我们交流沟通。

自癌症确诊后,父亲便辞去了单位的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只接一些老客户的业务。他发现,不像之前那样吃吃喝喝,有些工作反而解决得更快。

人生顺利时,往往难以听进忠言。从前我们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那样交际应酬,会把身体弄垮的。”他听不进去,觉得那是自己工作能力的表现。当癌症来袭,父亲才明白,病的不是自己的身,还有自己的心。所以,现在的父亲尝试去反省自己,清除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垃圾。   

一天清晨,父亲早起上洗手间,许久我听见里面一声叹气,立马推开门,看见厕所的血迹,知道父亲又发病,出现血尿,瞬间眼圈红了,说:“爸,我很想问你,你不住院,这样能撑到什么时候?”父亲伸出手,犹豫几秒,终于拍了拍我的肩膀。

当天父亲在一家人的陪伴下进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全切膀胱,后续再化疗。而父亲想保留膀胱,不想以后的生活终日挂尿袋,因此选择了电切灌注治疗。

/ 4 /

时值2015年中秋节,父亲提出不愿在病房度过,我和姐姐商量后决定把父亲接回家中。进了屋子,父亲像个小孩初到新地,对一切充满新鲜感,左看右看,一会在阳台摆弄下之前种的花,埋怨我们没及时浇水;一会又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和姐姐连忙准备团圆饭,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看晚会,过节日。

可第二天,父亲说什么也不愿去医院接受治疗了,在他看来,在医院整日都是定点化疗、电切灌注,还要和其他病患终日困在那十来平方米的病房里。如果这样,就算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我和他争执数次,互不退让,姐姐只好从中调和,说曾看过一本书上写,癌细胞本是身体的一部分,它是有记忆的;用哲学的观点看待,既然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存在,那从本质上说,癌细胞就不能要人命。因为人没命了,癌细胞也就无处生存。而我们人总是用化学药物拼命想杀死癌细胞,为了生存,它一定会疯狂反扑,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最终两败俱伤。因此,若是父亲能积极调整心态看待癌细胞,让它与健康细胞共存共容,也许也是一种伤害最小的解决办法。

父亲听了后突然豪气干云,大声宣布:对对对,它就是我哥们,是我体内的一部分,我不去医院治疗不代表我不求生,而是我选择了求己,医生也没有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

我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加上自己多日来对膀胱癌病例的查询和了解,只好妥协,和姐姐跟他一起重新制订每天在家的生活方式,从改变作息、调整饮食、培养运动习惯这三件事着手。

父亲开始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去散步半小时,然后带早餐或者回家做早餐给大家吃,然后上午去小区棋牌室转转,休闲娱乐,中午回家就有姐姐给他准备好的素食餐,以土豆、茄子和西红柿和水果为主。

刚开始,习惯大鱼大肉和辣椒的他觉得味道寡淡,难有食欲。于是,他每吃一口,就给自己一次心理暗示:“健康细胞喜欢土豆,吃下它,让健康细胞更有活力。”“西红柿富含多种维生素,多吃一口,多些补充。”

为了坚定父亲的决心,姐姐还会把所有药瓶摆在餐桌上,然后坐在旁边看着他,意思是:这些食物好吃还是药好吃。中午,父亲会睡上一个午觉,醒来后便去公园和老人们打打乒乓球和羽毛球。

渐渐地,父亲气色越来越好,也更乐观开朗。临近2016年,父亲生病一周年了,他一个人去医院做了一次身体检查,拒绝了我们所有人的陪伴。结果显示,肿瘤由3厘米X 2.5厘米缩小到了2.5厘米X 2.5厘米。

虽然只缩小了一点,但这个消息仍让一家人欣喜若狂,姐姐激动地喊:“爸,明年争取让它变成0。”

父亲面有得意地说:“慢慢来,这可是我的哥们。”

/ 5 /

如今,父亲距离患癌确诊四周年了,早已过了当初医生说的“最多只有两三年的寿命”,他即将去做新一次检查,仍然不要我们任何人陪伴,给家里准备完早餐就出门,像平时去娱乐一样。

四年来,父亲膀胱里的肿瘤还是2.5厘米X 2.5厘米,既不再缩小,也不再长大,对于这个结果,一家人仍然很开心。

有人向他取经,他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不管选择什么治疗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适合自己才最重要。他有时还会大笑着说:“死是唯一一件所有人生下来就被确定的事,得接受,得准备好。我死后连墓地都安顿妥了,所以更要好好活了。”

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眼底流露的不是悲伤,而是真正的豁达和开朗,我想,父亲早已和死亡焦虑和解。

-END-

作者介绍:

裴超,长沙人,感悟生活,记录当下。

(本篇题图 ©Jilbert Ebrahimi)

- 2019 新 书 推 荐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译言

奇  妙  人  生  小  系  列

《企鹅布鲁姆》《我的原始生活》《活出精彩》《深海之下》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本文原载于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微信ID:wmsygsdr)|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转载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出处与作者姓名,侵权必究。投稿/转载/商务合作/咨询邮箱:wmsygsdr@163.com

本平台现已新增故事音频栏目,请关注懒人听书、喜马拉雅“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