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听说蓝色属于灵界,属于“心机婊”

2019-01-18 11:47
上海

虚极子按:天是蓝的,因为高;海是蓝的,因为深;完美的诱惑一定也是蓝的,那是源于人对玄天大海的超越欲。

提起“蓝色”,如今国人对它好恶参半,难言优劣,顶多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把它视为一种社会性格:拥有蓝色性格的人,深邃沉默,稳重守信,做起事来关注细节,追求完美。但当人沉溺于蓝色性格时,又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抑郁症倾向,孤僻猜忌,死板不变通……总之,当蓝色有毒时,它就化身为《延禧攻略》里这位城府甚深的一号心机婊。

爱悠悠,恨悠悠,作茧自己囚

如果说蓝色在今人心中的形象好歹偏于中性,那么在中华传统美学中蓝色的地位就远远比不上“五正色”中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青色”了。古人一谈起蓝色,似乎总觉得这是一种跟神佛鬼怪有关的神秘颜色,今人从古人对蓝色的称谓上便可略晓一二,譬如说佛寺、道观和家庙等建筑彩绘上经常使用的蓝色叫作“鬼子蓝”。清代的《清会典图考》中称:“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总之,蓝色属于灵界,不属于人间。

青金石山子 清代(1644-1912)

纵观中华文明,偏爱蓝色的地区多半在北方,而流行蓝色的朝代也多半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如鲜卑人的北魏、胡汉杂交的唐、蒙古的元和满洲的清。游牧民族偏爱蓝色,农耕民族沉醉于青色,二者对照鲜明。这种差异的形成一方面与生活环境和劳作形态有关:农耕的汉人生活区多云(wù)霭(mái),云苫雾罩下,山青青,水青青,草木青青,荠麦青青;游牧民族整日里骑马驰骋,风清气朗,蓝天白云,腾格里就是他们的天神,自由灵魂的蓝色故乡。

蓝釉净瓶   唐代(618-907)

河南博物院藏

霁蓝粉彩描金海晏河清燕耳尊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之所以如此痴迷蓝色,除了自身原因外,还和他们与地中海人种接触频繁有关。地中海东部地区文明早熟,几千年来蓝色与这一地区的文明步伐相伴始终。距今7000年前,在埃及-苏美尔-波斯-阿富汗之间,形成了一条以“青金石”为贸易商品的道路,后世称之为“青金石之路”,地中海人种在这条道路上往来穿梭,逐渐向东扩张,接触到东亚游牧族群。

黄金坠饰“奥西里斯与家人” 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874-前850年)黄金、青金石和红色玻璃 9 x 6.6 cm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蓝调诱惑无人能抗拒,哪怕对法老而言;但青金石实在是太昂贵了,哪怕对法老而言。青金石(Lapis lazuli)在古代埃及极为稀罕,这种深沉无比的天蓝色令埃及贵族一见钟情,以致于法老要求在自己千秋之后须戴的金面罩上一定要镶嵌青金石,似乎只有蓝色才能将逝者的亡灵召唤回阳间。

图坦卡蒙的金面罩

埃及开罗 埃及博物馆藏

在古埃及掳掠东方的战果报告中,时常提及作为贵重战利品的青金石,而且它在战果清单中的排位远在黄金和其它宝石之前。如果青金石供应不上来,难道法老会忍受自己的金面罩失去蓝色的灵性吗?何以慰亡灵?

当战争失败、贸易中断、朝贡体系瓦解、或者消费降级时,急需要青金石的埃及贵族该从何处搞到那一抹蓝色抚慰呢?少小不勤快,长大去山寨。擅长化学的古埃及人暗搓搓悄咪咪地鼓捣出青金石的替代品——“埃及蓝”。那时是公元前2600年。成分为硅酸钙铜的埃及蓝成为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颜料,被广泛应用在壁画、玻璃料和陶釉上。

作者:观复虚极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