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谈出海:很多企业创立第一天就可以出海,因为能力具备

澎湃新闻记者 承天蒙
2019-01-15 18:33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数量首超境内。

据2019年1月9日发布的清科年报,在A股过会率大幅下滑、境外市场利好政策不断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独角兽公司密集赴海外上市,企业境外上市迎来小高潮。

2018年,中企境内市场上市数量为105家,较2017年下降76%;融资额共计1386.62亿元人民币,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41.0%。中企在海外市场上市127家,较2017年上升92.4%;融资额共计2913.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29.5%。

资本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出海发展不仅成为众多中国创业公司需要考虑的选择,对创业公司背后的投资机构来说,也成为了组建基金、挑选团队和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认为,未来5到10年,中国有创新机会的领域是“出海下乡、青春白发”。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认为,挑选大科技创业公司要以“大圣团队”的标准考察,即“上天、入地、出海”。

“中国企业出海的趋势一直存在,像华为这样的成功案例非常多。”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很多企业从创立第一天起就可以出海,因为具备为全球市场进行差异化供给的能力,所以成立之初就是面向全球用户的。”陈维广介绍,“在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建设了强大的人才基础,基于日趋成熟的各类基础设施和旺盛消费升级需求,积累了大量的、多元化的用户和行业经验、数据。这些都会成为中国创业公司出海时的优势和资源。”

GGV纪源资本投资副总裁于红在2018年5月的私享会中曾介绍,中国有悠长的出海历史,近二十多年中,前后共有五次出海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的通信出海,再到游戏,到工具型公司,再到电商,然后是内容和媒体公司。这五波浪潮不仅为中国企业出海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也储备了一些国际化人才。

图片来自“GGV纪源资本”微信公众号

出海欧美和出海东南亚是中国公司的两个主要选择。

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的相似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中国加速(Chinaccelerator)董事总经理宾威廉(William Bao Bean)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中国和美国的情况非常不同,但和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情况非常类似。

宾威廉以移动支付举例称,在美国,每个人都有5到10张信用卡,他们往往用信用卡支付,但是在中国,没人有那么多信用卡,这时候科技就允许弯道超车,发展电子钱包。

“东南亚和中国情况类似,那里很多人没有信用卡,甚至没有银行账户,但是他们都有手机。移动支付系统非常简单就能实行。”宾威廉介绍,“腾讯的微信支付一推出,前3个月就达到了7000万用户,印度最大互联网公司Paytm很快也达到了差不多的数量。”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东南亚市场其实就像5到10年前的中国。而且中国离东南亚比较近,除了资本的输出,‘一带一路’等政策层面上也能够有效地覆盖。”

朱璘认为,中国市场的样本很大,从最发达的一线城市到比较落后的农村和四五线城市,每一种业态的形态创业者都能够体验。出海以后,企业可以把发达城市的模式放在新加坡,也可以把消费水平较低的模式放在越南。朱璘还提到,一些在中国已经较成熟的东西,如物流,在东南亚其实并不多,因此这些方面也有机会存在。

与印度、东南亚市场相比,欧美市场难度更高。

陈维广介绍:“欧美属于发达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虽然客单价比较高,但进入门槛也相对高。”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认为,虽然欧美市场具有一定难度,但创业公司需要向高目标努力。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如果出海,一定要瞄准欧美市场,在本地化建立团队,做出让欧美主流市场都能叫好的产品来。”

“欧美市场大。”吴世春解释,“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在东南亚市场的话,仰攻就很难,如果从欧美市场起步,俯攻就会容易。”他还提到,“抖音现在在欧美做得就很好。”

谨慎分配资源、选择合适的市场,成了出海创业团队需要面临的考验。

陈维广说:“在时间和资金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聚焦非常重要。对于在国内已经构建壁垒、想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需要更加谨慎的做决定,评估哪个市场能够带来更持续稳定的回报。”

    责任编辑:王杰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