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背后有人!一张网图揭示无人驾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自动驾驶“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应用引来了全网围观。7月中旬,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表示,“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400多辆无人车,并计划到年底前部署完成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覆盖武汉3000多平方公里和770万人口,成为全球范围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区域。
对此,有支持者为AI技术的运用欢呼,也有反对者对无人车的上市表现出了不安和抵触情绪。更多的人则对于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持关注态度。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日常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每年都发生很多交通事故,包括车与车相撞、车与人相撞,既然无人驾驶是代替司机,它引发的思考更多集中于“安全”问题。乘坐无人驾驶,相当于把命交给了电脑,这行吗?
技术保障“萝卜快跑”的安全问题
“萝卜快跑”背后有人
截至2024年6月,百度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与示范里程超过1亿公里,并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这主要是取决于无人驾驶汽车严格遵循交通规则,绝对不会出现超速或越线,更不会出现人类驾驶中常见的疲劳、路怒、慌乱、情绪化等驾驶问题。
传感器是自动驾驶系统的“眼睛”,传感器融合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萝卜快跑”采用了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这些传感器通过数据融合,各自具有不同的探测范围和精度,通过先进的融合算法,将多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了360°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得车辆能够及时识别和避让障碍物,确保行驶安全。
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Apollo拥有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地图技术,能够实时更新道路信息,包括车道线、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这些信息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和规划至关重要。“萝卜快跑”的核心技术还包括其自主研发的AI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这些算法能够对大量的道路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不断优化驾驶决策和路径规划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但也有网民提出,“萝卜快跑”毕竟要依靠计算机的大数据运算及5G信号的传输,出行的路况信息错综复杂,如若遇到5G信号不稳定的情况,自动驾驶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为此,“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真人远程代驾技术。不久前,一张图片流传在各大网络平台,图上显示,在“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控中心,有若干名真人坐在带方向盘的屏幕前操作,如同在玩一场模拟汽车的游戏,这其实也是“萝卜快跑”确保自动驾驶运行安全背后的奥秘。
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当自动驾驶车辆遇到复杂或不可预测的交通情况时,后台的真人代驾员可以迅速接管车辆控制权,进行远程操控,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在“萝卜快跑”的运营体系中,后台安全员是一个关键角色。他们负责实时监控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车辆位置、速度、行驶轨迹等关键信息,通过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从屏幕组上观察汽车周围360°状况,并利用方向盘、档把、脚踏板等控制器驾驶无人车辆。当无人车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云端安全员可以帮助其远程脱困。
这一技术缘于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规定,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指定的区域运营时可使用远程安全员,远程安全员人车比不得低于1∶3。安全员应当接受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所从事相关运输业务培训,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操作技能,熟知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线路情况,具备紧急状态下接管车辆等应急处置能力。
这些云端驾驶员安全可靠,训练有素,云端驾驶训练均超过1000小时无事故,为自动驾驶状态车内乘客和车外行人的安全加装一道保险。
“萝卜快跑”的云端安全员5G云代驾
“萝卜快跑”PK武汉司机
无人驾驶让武汉又一次上了热搜。
实际上,“萝卜快跑”已在全国11个城市落地,但早在2022年投放第一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时起,武汉就率先发布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政策,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始终保持全球第一。“无人驾驶”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萝卜快跑”将武汉列为自己最重要的示范运营城市,足见其下决心之大。一方面,武汉地形复杂,河流湖泊纵横,水陆交通网络和千万级人口带来的交通流量,共同构建起立体、复杂的交通场景。另一方面,此前民间多有流传的“武汉公交是国内三大硬核交通之一”“出租车司机都是F1赛车手出身”,可见当地驾驶员的狂野个性和交通状况之复杂。一定程度上,“萝卜快跑”在武汉的每一次运营、服务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都会使自身得到加倍锤炼,经验累积受益良多。“萝卜快跑”如果能在武汉取得成功,后续将会轻松把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城市。
对武汉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无人驾驶还是一项前沿的黑科技。大众对新技术保持了开放态度。“打无人车,逛大武汉”成为武汉独特的人文景观,打无人车也成为外地游客来武汉旅游打卡的一个项目。
虽然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客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多问题,甚至被有些武汉市民嘲笑为“苕”(傻) 萝卜——反应慢,跑得慢,无端停车,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等等。但无人驾驶作为新生事物,也在逐步完善、推进之中。眼下,“萝卜快跑”并不是真的跑不快,而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相应决策。
“萝卜快跑”秉承不争不抢,安全第一。它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突然横穿马路的市民、密集车流中变道的私家车等多种突发情况,都能灵活应对,主动降低车速,最关键的是它会礼让行人,极大增强了道路安全系数。
自武汉投放以来,“萝卜快跑”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单车日均行驶里程约为300公里,单日单车峰值已经超过了20单,基本与出租车司机的出单量持平。而根据平台数据显示,“萝卜快跑”的用户满意度评价高达4.9分,其中满分好评占比更是高达94.19%,这个比例要远远大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很多体验过“萝卜快跑”服务的网友普遍评价称,无人驾驶比出租车或网约车更舒服,车内空调是标配、可以听自己想听的歌、没人打扰、车厢无异味、干净、还不担心被司机绕路坑钱。
“萝卜快跑”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将意味着大量传统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面临失业的风险,因而也遭到了职业司机们的反对和敌意。AI与人的矛盾摆上了桌面。
但是毫无疑问,无人驾驶所代表的大势,已非人力可以阻挡。顺应时代,这一变革也将催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职业,职业司机群体也有不小的转型空间,如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车辆维护、数据分析师等。这些多元开发无人车行业的新岗位、新工种,还可以吸引传统行业中的人员补充到监控、运维等工作中,比如,“萝卜快跑”招聘云代驾安全员时就明文规定,有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等客运经营或货运经营的优先录用。
笔者认为,即便无人驾驶出租车已成大势所趋,但有人驾驶的出租或网约车也仍有生存空间和自己的优势。在这场人和智能机器的PK中,人情味和人性化始终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出租司机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和流动的代言人,相比于冷冰冰的人工智能,热情、友善、周到的服务一定能赢取一部分客户的青睐。然而如果,你把这种人性化转换为人的劣根性,拒载、PUA乘客、路怒、没有诚信,甚至绕路耍心眼,只能使这个职业自取灭亡。
多年前,笔者曾经在武汉打过一次出租车,从武昌大东门到汉口江汉路。上路没多久,就因为行驶中的一次“交错”,出租司机和另一辆私家车的司机开始路怒缠斗,互相别车,从武昌过长江大桥,一路疯狂“战斗”到汉口,直令笔者大气不敢直出,若那个时候,有了“萝卜快跑”,我一定会100%选择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