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儿童汇聚北京,用歌声“发现另一个自己”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4-07-26 09:47
来源:澎湃新闻

“你可知山的那边有多美?”7月21日晚,北京藕实剧场里回荡着童声。30位来自甘肃会宁和云南元江的孩子与15位来自全国各地其他不同城市的孩子站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

7天前,孩子们汇聚北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排练音乐、舞蹈,学习打击乐、小组合、舞蹈和音乐剧,还有趣味运动、儿童哲学和诗歌创作课。训练时间之外,他们一起探索北京,参观天安门、圆明园、长城、国家大剧院和韩美林艺术馆,了解历史,感受城市人文和艺术的力量。

演出现场

7月21日晚间,当原创歌曲《塬上的声音》响起,整个会场仿佛被一股温暖纯净的力量包围。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来自西部阳光基金会“趣未来儿童成长中心”甘肃会宁县新塬镇项目点的伏婷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创作了这首歌曲,歌词和旋律饱含了她对家乡和土地的情感。《枫桥夜泊》《静夜思》《所见》《绝句》四首古诗歌,在架子鼓和各类乐器的配合下演绎成既有古韵又富有现代活力的歌曲,将音乐会推向一个小高潮。“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音乐会尾声,来自爱哲安民未来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也加入大合唱的队伍,持续一周的“彩虹桥”童声清凉音乐夏令营也就此落下帷幕。

音乐是桥,连接起了城市和乡村的孩子们。每天吃住行在一起,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没有了疏离感,自由活动时间里,他们常常一起快乐地奔跑、玩耍、交流,之前还有些小内向的孩子会拿着自己的书包和T恤来让老师和小伙伴们在上面签名或者写下祝福。这支成立只有7天时间的乐队中的大部分孩子之前没有摸过乐器,在排练室第一次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他们有陌生、有好奇,有的甚至被吓了一跳,但随着每天的艰苦练习逐渐自信起来,一步步走进了美妙的音乐世界。原本能歌善舞的孩子们也因为有了专业技能的加持而显得更加自信。

演出现场

儿童哲学和诗歌创作课程则是让孩子们打开心扉的“钥匙”。在剧场靠近入口处有一个展览区,摆放着载满夏令营美好回忆的手账,张贴着儿童哲学课里孩子们写下的困惑和他们的讨论,悬挂着孩子们在诗歌创作课上与自己对话写下的诗歌。儿童哲学课上,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给问题投票,然后一起讨论被选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观点和论据。这些被选出的问题关键词包括“困难与帮助”“排挤”“对与错”“欺负”“攀比”等等。儿童哲学课教师在手记中写道,从第一次课上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到后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主动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参与讨论,孩子们越来越放得开。诗歌创作课程教孩子们大胆写诗、大声读诗,在《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朋友》《我和我的烦恼与快乐》三个主题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观照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对话,用诗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舞台”,被更多人看见。来自甘肃和云南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陪伴,他们也是流动儿童,因求学而离开家庭、村庄,寄居小镇……而在城市,也有一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却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局限了他们对世界另一边的探索。音乐会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释放天性的舞台,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音乐创作、儿童哲学课等内容的学习,孩子们打开心扉,发现和遇见了“另一个自己”。与此同时,他们也用歌声和行动,向全社会传递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激发更多人对教育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夏令营活动

 “一个文明的社会能够听到儿童的声音,一个开放的社会,更多地愿意倾听孩子的声音。”西部阳光基金会理事长曾晓东说,“孩子们用他们的天使般的笑容融化了我们的内心,用他们清凉的声音带给我们幸福感。”作为公益组织的先行者,西部阳光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以多元形式支持和帮助偏远地区教育水平提升。“近年来,我们通过趣味运动、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更深入地切入到教育实践当中,为偏远山区的教师、儿童的自我提升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公益不是少数人的全力以赴,而是多数人的力所能及。”嘉实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丹介绍说,早在2011年夏天,一群来自甘肃乡村的孩子,在嘉实公益基金会和西部阳光基金会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圆了“走出大山看看”的梦,而这次活动也像桥梁,连接起城市与乡村,成长与梦想,“彩虹桥夏令营”由此正式启航,至2023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共有415名乡村儿童和103名城市儿童在营会期间通过共同生活,完成乡土实践或城市探索等课题,彼此看见,共同成长。

据悉,这场公益音乐会由嘉实公益基金会、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主办,西部阳光基金会承办,钢琴家陈萨担任公益大使。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