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2024-07-25 17:35
北京

阿尔贝特·施韦泽

阿尔贝特·施韦泽,划时代的人道主义者、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生。这位生于阿尔萨斯的牧师之子,青年时已饱读经卷,却立志要“直接为人类服务”。他看到政治灾难让文明化作荒野,从而提出“敬畏生命”的原则,以“文化哲学”拯救精神之迷失。作为传教士前往非洲建立热带医院只是他思索过的众多实践方式之一,一旦下定决心,他就以超人的魄力,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行医大半生;战后更是细心周旋于多国之间,为禁止核武器奔走呼吁。挚友爱因斯坦曾说:“施韦泽是西方世界唯一一个在超国家的道德影响方面可与甘地相媲美的人。”

新书速递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德]尼尔斯•奥勒•厄尔曼(Nils Ole Oermann) 著

王旭 译

在作者看来,施韦泽崇高,却绝非简单之人:他谦逊又大胆到近乎狂躁,真诚但善于自我表演,无论置身何处,都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人无完人,他的医疗手段和对待非洲弟兄的方式曾被诟病为落后;可施韦泽的伟大恰恰在于,他在虔信与务实、伦理与实践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以知行合一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生存之道。

编辑推荐

★学院派讨厌的“问题儿童”

(专做最能引起骂战的课题)

★折腾不休的跨界异类

(连拿三个不同的博士学位)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传教士医生

(思维活跃、执行力极强的经营管理者,去最恶劣的环境做最原始的建设)

★丛林中的世界公民

(以书信为工具,身在丛林仍不懈呼吁和平、反对核武器)

★敬畏生命,对一切生灵怀有同情

(冷漠比邪恶更危险)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他的事迹天下传颂,身着旧衣隐没于茫茫人海)

★君子群而不党

(和多个国家、不同阵营的政要、科学家密切往来,却保持独立)

★他的面容清削虔诚,犹如上帝的近亲;

他演奏管风琴、举钉锤和执手术刀的手,是一生紧握善与美的双手;

★或许有人知道他另一个更富诗意的汉译名:

史怀哲

★天才与疯子并存于一身,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有施韦泽这样的人物?

【作者简介】

尼尔斯·奥勒·厄尔曼(Nils Ole Oermann),1973年生,现为吕讷堡大学伦理学教授、牛津大学神学与宗教系教员、路德宗牧师、《神学评论报》(Theologische Literaturzeitung)编委会成员、罗德学者及罗德基金会秘书、国际马丁·路德基金会(International Martin Luther Foundation)和哈尼尔基金会(Haniel Stiftung)董事会成员。2004年起为德国联邦总统、财政部及内政部担任顾问,2007~2018年任柏林洪堡大学“宗教、政治、经济”研究项目联合负责人。研究重点为经济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著有《经济伦理:从自由市场到共享经济》(Wirtschaftsethik: Vom freien Markt bis zur Share Economy,2018)、《经济战:历史与当下》(Wirtschaftskriege -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2019)等。

【译者简介】

王旭(Xu Wang-Hehenberger),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定居德国,任职业译者,译有《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99条断想》、《自由的权利》、《阿伦特手册》(合译)、《俄国史》(即将出版)等。

本书目录

前 言 / 001

1 对神圣事业的兴趣 ——从牧师公馆到学习神学(1875 — 1905) / 006

2 拯救整个羊群 ——从神学到巴赫再到医学(1905 — 1912) / 063

3 一个思想冒险者 ——从斯特拉斯堡到原始丛林再回到欧洲 (1912 — 1917) / 128

4 善就是:维护生命 ——阿尔贝特 · 施韦泽的文化哲学 / 151

5 铁门打开了 ——危机和突破(1917 — 1932) / 184

6 来自中非的问候 ——在“第三帝国”时代(1933 — 1945) / 222

7 驱逐核武器战争的幽灵 ——冷战中的施韦泽(1945 — 1957) / 238

8 多么美好!——最后那几年(1957 — 1965) / 310

结束语 神话与现实 / 320

大事年表 / 328

注 释 / 332

参考文献 / 363

图片来源 / 372

人名索引 / 373

试读部分

前 言

人们赋予历史的职责是:评判过去,为这个世界的未来提供有益教材。目前的尝试并不受制于这种崇高的职责。它只想展示曾经真实的历史。

——利奥波德·冯·兰克

“展示曾经真实的历史”: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岳父哈利·布雷斯劳(Harry Bresslau)的大学老师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曾经典地阐述了历史学家的使命。一个历史学家是否能够找到这些曾经的“真实”,历来有诸多争议,但他至少应当往这个方向努力。一个历史学家,尤其是一个传记作者,既不是一个披露丑闻的记者,也不是一个撰写圣徒传的作者。他要做得更加谦逊,同时要求也更高:他应当追述这位人物的人生历程,清晰描述这个人的人生中所作出的基本决定以及他的价值观、动机和理念。阿尔贝特·施韦泽曾经拥有一种如此漫长、如此多面且在回顾时又非常迷人的人生历程,这就给历史学家撰写他的传记带来了特别的吸引力。《明镜》(Der Spiegel)周刊曾在1960年圣诞节的版面中,指出施韦泽看上去“像上帝的近亲”。这并不是仅仅就他的外表而言,但这一外表背后的施韦泽,究竟是谁?“真实的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本传记就是想追寻这个问题。

早就应当出一本关于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新传记了。自上次传记出版以来,他的大部分遗稿现在都已经出版。许多有启发性的文稿都在档案中出现了。谁如果恰好在考虑,该如何描述一种如此多面性人格的生活,阿尔贝特·施韦泽本人就为他指出了方向。他于1905年撰写了关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传记,该传记因涵盖这位著名的圣托马斯教堂合唱团指挥的生活、思想和影响而获得一致赞扬。与此相同,所有这三个方面——施韦泽的生活、思考和他产生的影响,也应当体现在他的生平传记中。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想撰写他的传记,自然免不了用他的行动来衡量他的思想。这是因为他的道德标准和他的可信度是他真正的资本。施韦泽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符合他所宣扬的“敬畏生命”这一价值观?与此同时,这本关于他的传记也想指出他所犯的确切的错误。因为这样一种尽可能清晰的刻画,肯定要比片面的成功故事更能体现施韦泽的人性。

从阿尔萨斯(elsässisch)牧师公馆到斯特拉斯堡(Straßburg)大学、兰巴雷内(Lambarene)的丛林医院,再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施韦泽的人生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同每个人的人生那样,在施韦泽的人生历程中,有高低起伏,有胜利和失败。但是这些高潮和低谷,没有出现在他撰写于1931年的自传《我的生平和思想》(Aus meinem Leben und Denken)中。在他的自传中,他的人生似乎就如一个巨大、按目标设计的建筑物,其基石是他敬畏生命的原则,其结果(几乎必然)是诺贝尔奖。迄今为止已有的关于施韦泽的传记(有些甚至类似圣徒传),都相对不加批判地直线式地回顾了施韦泽本人的成功故事。他们习惯强调博学者施韦泽的朴素和道德权威:他之所以乘坐三等位,只是因为没有更低的四等位;他的行为和感召力,甚至使他从同时代的政治和博学伟人中脱颖而出。他的崇拜者都认定,他有一种“建筑大师般规划自己人生的意志,有一种熊一般的力量,历经几十年”来实现自己的决定。连通常不太喜欢过分赞誉他人的温斯顿·丘吉尔(Wiston Churchill)也认为,施韦泽是“人中翘楚”。《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在1949年的封面文章中称他是“近现代最非凡的人之一”。但他自传中的内容,并不都能与他档案和遗著中的新发现相吻合。有鉴于此,这本传记就是想在历史资料和近期出版物的基础上,对阿尔贝特·施韦泽进行更真实的描述。

许多著作中关于施韦泽的描述,都只专注于他的一个方面。这类文章数量众多,如《那位医生》(Der Arzt)、《阿尔贝特·施韦泽如何减轻(他人)痛苦的》(Wie Albert Schweitzer Not linderte)、《作为神学家或生命伦理学家的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 als Theologe oder Ethik des Lebens)、《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 als Philosoph)。与上述这些文章相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传记,出自一位非洲历史学家和神学家的手笔,他只想全面还原一个真实的阿尔贝特·施韦泽:他既是神学家和文化哲学家、乐师和医生,也是别人的丈夫和一个热带医院院长,更是非洲故事和通俗叙事的畅销书作者,以及文化科学基础著作的作者。正是这些精神和完全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以及天分的综合,才使阿尔贝特·施韦泽如此特别。施韦泽的神学观决定了他的道德观,他在欧洲待过的时间影响了他对非洲的认知,非洲反过来又改变了他自己和他对欧洲的认知。

很难说,施韦泽的哪一点更令人惊奇些,是他一生中的长期稳定性,还是他巨大的可变性?有三个博士学位的他,为什么突然会在不稳定的地基上建造一个带有铁皮屋顶的丛林医院?施韦泽没有过多对自己大吹大擂,却总是一再作出一些令人惊讶的决定:本是年已30岁的家庭讲师,他又成了医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作为神学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受追捧的歌德专家;通过一段神学教条历史,他写出了一本著名的巴赫传记;作为《新约》学者,他又一跃成为一个文化哲学家。这位管风琴师同时也是一名建筑大师和热带农民,作为一个家庭的父亲,他几十年来在两大洲维持着一种并非没问题的“远程家庭关系”;作为仁慈的丛林医生,他走遍世界,会见各种各样的伟人和有权有势者。

关于施韦泽的许多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相应的答案。他那世界性的成功和他的丛林医院的名声是如何产生的?毕竟在二战后,非洲已有数百家与此相似的热带医院。他的文化哲学是怎样融入他那个时代思想的?医学和自然科学在其中对他有些什么影响?在政治和策略上,施韦泽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他寄出了数万封信,与那个时代的政治领导人物、知识分子和显贵们,从爱因斯坦(Einstein)、赫鲁晓夫(Chruschtschow)到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都有通信联系。也许,他其实“只是”个很好的自我推销者,懂得如何营销自己和他的医院?“他到底是一位害羞的谦谦君子,还是一个留有胡子的嘉宝(Garbo)呢?”《明镜》周刊在1960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星期日快报》(Sunday Express)就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施韦泽是一位按策略行动的政治人物。他的这一面,长久以来一直被人忽略。他的那些值得关注的政治信件,至今几乎没有得到评估,很大部分也未发表。在二战和此后的冷战时期,施韦泽写了无数封信,寄给欧洲和美国的公众人物。他的这一行动有时也给他带来指责——甚至有人指责说,由于他对民主德国(DDR)的支持,或是因为他对美国武器装备和越南政策的批判,他已过于接近共产主义。但施韦泽没有被吓倒。这位生活在偏远地带的丛林医生非常看重每天阅读报纸,也非常看重政治中立性。他既愿意接受来自芝加哥的荣誉博士学位,也愿意接受来自东柏林的。

至今还没有一本用德语写成的有关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全面而科学的传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想填补这一空缺。至于应当怎样在总体上评价施韦泽的生平和影响,最后还是要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

索·恩

人物档案馆已出版书目

001美国的尤利西斯:尤利西斯·S.格兰特的故事

002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003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

004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005肖邦:生平与时代

006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007叛逆爱国者:罗伯特·李的生平与传奇

008马基雅维利:他的生活与时代

009帝国与革命:埃德蒙·伯克的政治生涯

010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原标题:《新书速递 |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