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探访贵阳:不止有山水人文,还有被低估的新潮气质
贵阳城中有山有湖,提供了不一样的citywalk玩法。 视觉中国 图
作为中国首个被认证的“国家森林城市”,每当被提及,贵阳总是以山水面夺人。
随着“山水之城”“避暑圣地”的标签日益深入人心,贵阳的新潮气质也开始受到瞩目,citywalk这一发源于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新玩法,也来到了贵阳。
7月22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举办的“这个夏天,来贵州一起澎湃”为主题的文旅探访活动走进贵阳市“红飘带”数字科技体验馆、“新印1950”、青云市集、甲秀楼等景点,通过citywalk的方式来丈量城市,感受贵阳的城市气质。
盛夏炎炎,市民或者游客无需长途跋涉,只需在贵阳这座城市的怀抱中,随意择一处“真山真水”,便能即刻拥抱那份“爽爽贵阳”的清凉与惬意。漫步于南明河畔,甲秀楼是现代群落间的一抹古色,若细细研读甲秀楼上的长联,便能读懂贵阳的底蕴。而当踏入人潮涌动的“新印1950”与青云市集时,便能触及这座城市新潮的活力面,这是贵阳被忽略的另一面。
贵阳,一半烟火,一半清新。山清水秀与文化古韵并存,新潮与传统相融相生,通过citywalk碰撞出别样的气质。
“真山真水到处是”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如此形容贵阳最合适不过。
黔灵山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区的绿意盎然之中,以青山为骨,秀水为魂,园中幽林织翠,古寺藏幽,悠然可见灵猴嬉戏。
贵阳市区黔灵山里的猴子。 视觉中国 图
作为全国最大的市区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是贵阳一直的“人气担当”,其以茂密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成为了游客和市民们避暑的绝佳去处。
炎炎夏日,踏入黔灵山公园,不仅能免费观赏大熊猫,还能在“黔南第一山”最高处,将贵阳的城市景色尽收眼底。此外,若漫步于蜿蜒的盘山步道,穿梭于大罗岭、象王岭等翠绿峰峦之间,或是悠然泛舟于黔灵湖上,皆能在炎炎夏日中寻得一份别样的清凉与心灵的宁静。
在位于贵阳南郊花溪区的花溪公园,也能体验这般绿意。
园内,花溪河流经公园,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森林中,河水绕山而流,山峦依水而立,游人漫步其间,犹如置身于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历史上,这里曾是著名作家巴金与萧珊爱情故事的见证地,他们的婚礼便在这片绿意中举行,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贵阳市花溪湿地公园(孔学堂)景区坐落于山水之间。 视觉中国 图
陈毅元帅还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当前,当众多城市居民纷纷寻觅远离尘嚣之地以寻觅夏日凉爽之时,位于夏季平均气温仅23℃的“爽爽贵阳”,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优势,让市民与游客无需远行,即可在城中citywalk至各处的“真山真水”中,享受那份触手可及的清凉与惬意。
据天眼新闻报道,依托环城林带、自然山体、城市湿地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贵阳已建成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等超1000余个,清凉与自然的乐趣已渗透进“爽爽贵阳”的每一个角落。
在甲秀楼读懂贵阳
当山水之城的标签过于鲜艳,往往会让人忽略贵阳的深厚历史底蕴。
若想读懂贵阳,可以先尝试读懂甲秀楼。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城南南明河中鳌矶石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贵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
明月照耀下的甲秀楼夜景。 视觉中国 图
甲秀楼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时任贵州巡抚的江东之为了治理南明河水患,培兴文教,创建了甲秀楼。他的初衷是希望贵州“科甲挺秀”,即科举考试中多出人才,鼓励贵州学子们勤奋学习,建功立业,改变当时贵州人才稀少的局面。
说来奇怪,贵州在未建甲秀楼之前,没有出过状元,甲秀楼建成后,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据南明区档案馆整理,明清两代“人才秀甲天下”,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创造了“一武两文三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骄人成绩。
事实上,楼额“甲秀楼”三字,是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十年动乱中,楼额散失,后只寻回“秀”“楼”二字,并据史料配写“甲”字,按原式悬挂顶楼外侧。
步入甲秀楼中,古风雅韵扑面而来,甲秀楼的长联也值得考究。
这一长联出自清代贵州进士刘韫良,据贵阳地方志官网介绍,他写下的206字《甲秀楼长联》,与昆明大观楼长联、成都望江楼长联,鼎足而立,是中国名胜古迹三大长联之一。
《甲秀楼长联》的上联描述的是贵阳及甲秀楼的地理位置,下联主要是写贵阳的历史沿革,由此可以了解贵州的人文、地理和历史。
甲秀楼已经成为游客在贵阳必游的地标之一。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广州游客刘女士到达贵阳后,将citywalk 的第一站设在了甲秀楼,在她看来,这里最能代表贵阳。
夜幕降临,甲秀楼前,行人徐徐漫步,或提着兔子发簪前行,或在楼前驻足拍照,一个个镜头的背后,皆是这座城市烟火气息感的温暖流淌。
王阳明悟道之地
几千年历史给贵阳留下来深厚的文脉,阳明文化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留下众多和明代大儒王阳明相关的古迹和现代文化场所。
公开信息显示,贵阳东山又名栖霞山,山上有座栖霞寺。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阳时曾游览栖霞山,写过《栖霞山》《来仙洞》等诗篇。
另据多彩贵州网报道,王阳明出生在浙江,悟道在贵州,立功在江西。他一生“立德、立功、立言”,行迹大半个中国,但他人生的“转”、思想的“悟”、创作的“高产”,都在他的“绝地”,更是“福地”的贵州。
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文化园有王阳明雕像、知行合一牌坊等景点,纪念王阳明在贵阳的岁月。 视觉中国 图
在贵州期间,王阳明完成思想生命的更生——龙场悟道,不仅开启“疯狂讲学”模式,还写了198篇诗文,成为他一生之中创作的“高产期”。
在郦波所著《心学的诞生》一书中指出,王阳明在文明书院的不断讲习中,“为纠当时世风浮泛之弊,纠知识分子空谈虚论之病”,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500多年后,“阳明文化转化运用”被列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贵州省图书馆专门开辟的“阳明书阁”, 是“阳明文献展”的常设文献展、新型文献阅读空间,收录《居夷集》《传习录》《阳明先生文录》《阳明先生文录续编》《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阳明先生集要三编》等有关阳明学的藏书1000余本。成为学习和研究王阳明思想、开展阳明文化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和传播推广的一大平台。
贵州省图书馆“阳明书阁”里的王阳明像。 多彩贵州网 图
如今,阳明书阁、东山等成了贵阳市民和游客探寻、学习、研究阳明文化的重要场所。
贵阳被低估的另一面
7月22日,尽管正值周一,但“新印1950”中人潮涌动。
这是5月底刚与大众见面的城市文化和消费新地标,短短时间内成了许多人citywalk贵阳的必打卡点。
一面面红色砖墙、一个个斑驳的印刷机器,“新印1950”的旧址曾是贵州新华印刷厂,在这里,老厂区与新空间碰撞,形成一个保留工业厂房“骨骼”,又注入了新鲜“血液”的文化创意园。
吴晨是“新印1950”项目总设计师,在设计之初,他便希望将这里打造成既传承年代记忆,又是具有品质、有文化、有故事、有传承的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7月22日,一名游客走过“新印1950”的标志。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新印厂是个工业遗存,却又不仅仅是个工业遗存。”吴晨表示,印刷厂承载文字的特质赋予了这里传承文脉的特质。因此,他最初便提出新印“1950”更要突出项目的文化性、时尚性、潮流性,让这个承载着一代老贵阳人记忆的新地标,不只有商业氛围,还有文化氛围。
据“新印1950”项目现场负责人彭俊介绍,该项目通过保护、利用原有工业遗存,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工业结构和风貌,并将城市展厅、共享自习室、新印文化空间、梧桐大道与餐食、淘玩市集、精选零售等多种业态进行了有机结合,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全新消费地标,更是一个融合文化体验与休闲放松的公共休闲空间。
彭俊透露,自5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新印1950”日均客流量稳定在约3万人次,目前吸引了多达103个品牌入驻,实现了商户出租率的全面满租。
澎湃新闻探访新印1950”当日,贵阳市民黄女士正在一组老照片前打卡合影,她表示,“新印1950”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守护住了这座城市的珍贵印记。
贵阳青云市集里店铺和游客如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青云市集是贵阳又一处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赶潮”打卡地。
据天眼新闻报道,2020年依托城市旧改、退街入室等政策号召,贵阳将青云路街道上的青云灯饰广场(原贵阳老针织厂)作为商业改造对象,对老街进行重新规划和升级。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磨,青云路一改昔日嘈杂无序的旧貌,逐步变成集餐饮、文创、娱乐为一体,宜居、宜商、宜游的综合商业特色示范步行街。
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青云路步行街成为贵阳市唯一入选的街区。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青云路步行街(含青云市集)总营收达5.96亿元,总客流2204.17万人次。
贵阳美食以酸辣闻名。
临近9点,青云市集依旧热闹非凡,在美食区集聚了烙锅、烤鱼、烧烤等贵州特色,咖啡店、非遗文创店为这方天地增添了一抹文艺的气息,而电竞网吧、密室逃脱等潮流业态让传统夜市与现代潮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城市如何打造聚人气的城市全新坐标?
贵阳似乎已以“新印1950”、青云市集为例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原肌理与新样貌是可以实现相融相生,互相成就的。人气,是检验这一进程成功与否的试金石,伴随着每一次的社交传播,贵阳被低估的新潮气质正被“看见”。
贵阳不断开拓旅游新业态,逐步形成了“从城市走进山水,从古代走到现代”的citywalk路线。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