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说博物
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技于一体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感受艺术的魅力,探索科技的奥秘。本作品以长江和黄河流域共计18个省级代表博物馆作为可视化对象,收集总藏品数量、开设展览数量、开展教育活动次数、历年参观人数等各类数据2000余条,展现异彩纷呈的江河博物馆。
一.江河缩影
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明,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摇篮。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长江流域博物馆的代表。作品将以这两大博物馆为缩影,展现江河博物馆之丰富。
镇馆之宝指的是博物馆中最为珍贵、具有极高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它们通常是一个博物馆的标志性展品,能够代表该馆的收藏特色和文化内涵。
珍贵文物是指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由图可见,两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数量相当,但在材质等方面仍有区别。
从藏品所属朝代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以秦汉、隋唐时期为主,而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中,清朝时期的艺术品最为丰富。两个博物馆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能够为公众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展现黄河、长江流域的灿烂文明。
二.镇馆江河
长江流域总藏品最多的是上海博物馆,珍贵文物最多的是南京博物院;黄河流域总藏品最多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贵文物最多的是河南博物院,而青海作为长江与黄河两大河流共同的发源地,其总藏品数和具有珍贵文物的数量相对较少。从整体来看,长江流域博物馆镇馆之宝数量比较均衡,流域内每省都有数量可观、历史悠久、价值巨大的藏品。黄河流域博物馆中,内蒙古博物院和宁夏博物馆镇馆之宝相对较少。
数据来源:各省博物馆官网
数据来源:各省博物馆官网
长江和黄河流域博物馆的藏品特征也有明显差别。黄河流域馆藏周朝文物占比最大,青铜器藏品占比最多。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包括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20多个朝代,镇馆之宝的材质涵盖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陶器、瓷器、墓壁画等多种类型。长江流域镇馆之宝除历史文物外,还藏有大量近代藏品。
在众多博物馆的璀璨珍宝中,有一些镇馆之宝格外引人注目,引发广泛讨论。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究竟哪一件才是讨论度最高的镇馆之宝呢?
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流域博物馆中,讨论度最高的是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黄河干流流域博物馆中,讨论度最高的是皇后玉玺、客使图。
这些文物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三.数据江河
由图可见,长江流域藏品以书画和陶、瓷器为主,黄河流域藏品以陶器、瓷器为主。究其原因,长江流域地处南方,而古代造纸术和印刷业在南宋时期发展迅速,并且唐宋时期是文学发展的高潮时期,因此长江流域书画文物之类的藏品数量可观。另外位于南方的长江流域在古代多有可以生产瓷器的窑子,所以长江流域多有瓷器文出土情况。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黄河流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代多有王朝古都设立,珍贵陶、瓷器会优先被上供,优质物品也经常被达官贵人用以祭祀陪葬,所以黄河流域也多有陶、瓷器文物的出土情况。
通过分析长江、黄河流域的18个省博物馆官网上开设的展览数量和2021年博物馆教育活动举办场次等数据,发现长江流域的西藏博物院开设展览最少,展览最多的是重庆博物馆,活动最多的是湖南博物馆;黄河流域开设展览最少的是青海省博物馆,展览最多的是甘肃省博物馆,活动最多的是河南博物馆。
图中展示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博物馆近五年(2018年——2022年)的参观人数的变化,整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在2019年至2022年间皆有下跌。长江流域南京博物院参观人数最多,黄河流域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人数最多。
网络时代,博物馆官网是人们体验博物馆风采的第一窗口。各个博物馆的官网页面配色通常会考虑博物馆形象、展览内容和目标受众等多种因素。通过色彩提取与分析发现,博物馆网页的配色大都倾向于蓝色和黄色,长江流域还会夹杂绿色,黄河流域则多以褐色为主。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江河博物馆作为全国博物馆的缩影,在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公共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网页链接:https://readymag.website/5120798
数据来源: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所有省份的省博物馆、博物院院官网
国家文物综合行政管理平台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
制作工具:
PS,可画Canva,Finebi,八爪鱼,python
创作者:李萌萌 陈莹欣 吕培培 江羽彤 师佳淇 西安外国语大学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指导教师: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