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专栏:“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如何再造辉煌

何建华
2024-07-17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历史是谁创造的?无疑是劳动人民群众。改变中国、震撼世界的改革开放激荡历程,正是肇始于中国农村农民的智慧,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或者叫包产到户,极大解放了被原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低效率体制压抑的生产力,迅速改变了农村面貌。其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亿万劳动人民向贫穷落后宣战、与封闭愚昧斗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像火山一样迸发,傻子瓜子、卖茶叶蛋、乡镇企业、个体经营者、农民企业家、星期六工程师等一系列生动事例与感人故事,谱写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宏伟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46年间,地处浙中金衢盆地东部的义乌,由“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的山区小县城,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从一个区域性市场成长为全球性市场,崛起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如果说改革开放创造奇迹,义乌毫无疑问书写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奇,创造了被誉为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发展等创新精神的义乌经验,可说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奇迹。如今,在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义乌站在新起点、实现再出发,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以“再造辉煌”的追求与奋斗,再次吸引海内外关注的目光。

改革开放创造的人间发展奇迹

笔者有关义乌的认知,始于慈祥勤劳的母亲。早在30年前,从当时的南通棉织四厂退休的母亲居家闲不住,在被尊为八小佛山之首的“江海第一山”狼山脚下摆一小摊,向前来登山礼佛的八方游客销售纪念品,货源就来自于义乌。当时,母亲告诉我,她与乡邻多人结伴乘坐长途汽车,连夜从南通去义乌一个来回要颠簸700多公里,听着叙述总感到心疼母亲劝她不要太辛苦。可母亲说,义乌小商品多、便宜,各地的人都去那里进货,过一段时间到义乌走一走非常开心。看着母亲溢于言表的神情,感觉到劳动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义乌自此融入了我的记忆。

时间演进到2017年秋季,身为知名学者的郑韶教授向我推介一本书稿《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建议在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我一口气读完书稿,深为“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谢高华的精神风采与无私奉献所感染。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认真吃透中央改革开放精神,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冒着丢“乌纱帽”风险,果断决策开放第一代市场,支持农民经商,催生了如今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书稿作者之一何恃坚是金华市人大代表、义乌市作家协会主席,另一位作者何建农系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义乌研究中心主任,饱含激情、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义乌奇迹以及义乌人民对老书记历史功勋的铭记。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安排资深编辑润色精编,使这本站位高、接地气的书籍在2018年春季付梓出版。

哲理云,在人类历史上,每个伟大的决定性时刻都是某种热情的胜利。回溯义乌发展奇迹,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激发了人民群众穷则思变的满腔热情与澎湃活力。与浙江省域绝大多数地理构造一样,义乌同样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三面环山、土地贫瘠,生活在那片山水间的人们曾经一度穷得无米下锅。实施改革开放国策以后,义乌人开始与“贫瘠的自然”抗争,农闲之余手持拨浪鼓肩挑买卖,用红糖、草纸等廉价物品换取鸡毛以及其他废品,再加工后卖出,以获取微利填补家用,这便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鸡毛换糖”故事。

历史的偶然中往往蕴含着历史的必然。有个故事广为流传:农妇冯爱倩“堵截”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质问”为何不让摆摊?这一“问”,掷地有声叩开了一个大市场。1980年8月,50岁的农妇冯爱倩摇着拨浪鼓进城,她所想的只是为贫寒的家庭寻找一条生路。为了更快地赚钱,冯爱倩放下手中的拨浪鼓,偷偷摸摸地在县城摆起了小摊。受她影响,义乌北门一带慢慢聚集起20多个摆地摊的人。不过摆摊在当时并不被允许,摆地摊的人多了起来,但被“围堵”的命运却没有改变。冯爱倩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要为自己讨个说法。1982年5月的一天,冯爱倩将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堵在县委门口,责问政府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摆地摊。谢高华将她请到办公室交谈说,“你去摆小摊好了!我告诉有关部门不关掉你的地摊。”几番争论后,谢高华作出一个决定,“鸡毛换糖”被工商部门所承认,而之前这一直是受打击的投机倒把行为;冯爱倩成为义乌第一个取得“鸡毛换糖”许可证的小商贩,这也是义乌第一本个体商业营业执照。1982年9月5日,在经过大量调查之后,义乌县委作出了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

这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从此义乌走上“兴商建市”的发展道路。随后,就有了敢闯敢试的“四个允许”: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乡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作为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义乌从“鸡毛换糖”走四方的敲糖人出发,到建立湖清门小百货马路市场,再到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历经六代市场更迭。在边争论、边发展、边繁荣中,义乌一步步成长为如今“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造就了市场与城市相伴而生、共荣共进的“义乌传奇”。

把握五个关键词认知“义乌传奇”

按照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总是在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之间循环往复。如果一个区域、行业或企业在经济周期的各阶段都能有相对稳定的业绩,能够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并在经济下行时保持较强竞争力,那就被认为是无周期性,这基本上不大可能也不符合规律。当前中国经济面对下行压力并继续处于恢复向好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历着经济结构与运行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步入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新科技催生新产业、新赛道孵化新模式的新周期。

以此为观照,义乌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周期,义乌人硬是把一个资源少、不靠海、不沿边的山区小县城建成了“世界超市”,书写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面对经济转型期,义乌的发展状态如何?“天下事,义乌知”,观察市场动态即可预知世界经济冷暖晴雨;义乌被称为“世界超市”和“世界小商品之都”,也一直被视作我国外贸市场的风向标。近期步入义乌市场调研,通道内人头攒动,客商们说着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往来于摊位间洽谈业务,商户忙着向客户介绍产品、互加微信。义乌给人们的感受是:今年外国人明显变多了,没有人能从义乌空手而归,一如既往还是那样人气旺盛、市场活跃。

穿越时空,如何深刻认知“义乌传奇”?综合多维观察,笔者认为应当精准把握五个关键词——

一是“小商品”:这是义乌起家发展的法宝。如今的义乌市场共设7大市场,聚集有7.5万个商位、2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贸易往来,关联着全国210万企业、3200万工人。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小商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近来,随着巴黎奥运会即将启幕,“义乌又爆单了”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额达41.0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对法国的体育用品出口额增长显著,奥运经济持续升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奥运氛围浓厚,体育用品、奥运周边产品种类繁多,从世界杯、欧洲杯到奥运会,在一次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抢抓商机,形成品牌效应、打开广阔市场,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活力。

二是“大市场”: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一根鸡毛、一颗纽扣、一条拉链,别人也许看不上,但在义乌人眼里都可成为“宝贝”。“货郎担们”靠此发家,将“市场”视作“看家法宝”。40多年来,义乌人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到马路边摆地摊,再到建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从谢高华到义乌历届党委政府,无不紧紧围绕“兴商建市”这一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为跑好这场“接力赛”,义乌持续为“商”字注入更深层次内涵,从“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到“以工哺农、以商强农”,再到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实现了“城”与“市”的有机融合,一个市场最终引发了一座城市的全方位变革。在此过程中,义乌在每个领域、每一阶段都努力谋求突破创新,先后承接30多项“国字号”改革试点和40多项省级改革试点,率先试练一项又一项“新技能”。

三是“发展经验”:这是义乌推动县域发展的宝贵财富。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力求党政有为——这六条经验,条条具有特定的内涵,凝聚着对县域发展与治理工作规律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有着启示发展、启迪时代、引领未来的强大生命力。譬如在“兴商建市”方面,义乌市场从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历经六次迭代,小微创业主体是激活义乌市场这“一池春水”的最活跃“小细胞”。截至2024年5月底,义乌共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10.35万户,超越苏州昆山成为如今全国在册市场主体第一大县。2024年第一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37318户,数量占金华总数的63.27%,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小微创业主体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实实在在地丰富着百姓生活的“烟火气”。小店商铺里藏着事关百姓生计、生活的大账本,是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对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现实意义重大。

四是“再造辉煌”:这是新时代义乌发展的目标追求。义乌之所以有今天,关键在于激发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成为义乌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踏上新征程,义乌理应继续努力、再造辉煌。义乌人现在思考的是:对于外向型经济城市来说,面对变与乱叠加的错综复杂国际形势,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怎样站得更高?义乌众多改革的成功,不仅转化为自身优势,也为其他地方的发展与治理提供了参考,这也意味着“追兵渐近”,如何继续领改革之先,怎样迈得更快?义乌是“世界的义乌”,从发展角度看,怎样让义乌的改革创新精神辐射到更广阔的天地,当以“独行快,众行远”的思路,积极探索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路径,与更多地方共同创造分享发展机遇和成果,怎样聚得更紧?

五是“中国式现代化典范”:赋予义乌这一新使命新要求,对深化“义乌发展经验”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义乌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农耕之地,快速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的“世界超市”,在此基础上,将义乌成功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域典范,无疑具有全球示范作用与认知传播价值。义乌立志立足国家战略所需和地方所能,坚定不移打好“创新牌”、吃好“改革饭”、走好“开放路”,不断拓展研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承接更多国家战略落地,以更大力度推动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努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县域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义乌“再造辉煌”应有的使命担当

“义乌传奇”的辉煌举世瞩目,走向未来的义乌不能也不应该躺在功劳簿上,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义乌应当振奋前行,“再造辉煌”。义乌“再造辉煌”,就是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实现再出发,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义乌如何实现“再造辉煌”?结合平时观察与研究,应当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是在不断扩大的制度型对外开放中打头阵,成为敢闯敢试的先行者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出变与乱叠加、加速演进、超预期错综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扑朔迷离等基本特征,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正朝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区域集团化、贸易自由化趋向市场碎片化、经济金融化趋向债务资本化、全球产业链朝着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集群化数字化的趋势加速变迁演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内对外开放进程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由参与型开放向引领型开放、由向发达国家开放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由东南沿海开放向内陆沿边开放,构建起全面开放新格局,正朝着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演进。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是对外开放的获益者;世界局势与全球经贸格局,是“世界超市”义乌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义乌应当在制度型对外开放中冲锋陷阵,成为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型开放开拓者。

在这方面,义乌具备优势:一是市场规模大,依靠小商品联通世界,全球认知度高;二是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尤其是在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区域有强大的市场网络;三是与国际市场密切相连,对市场脉搏的律动具有极高的感知度。

如何打头阵?不是盲打盲干,而是应当深入调研、精心谋划,总结经验、推出高招。制度型开放,一是应当遵守国际经贸的规则、规制等;二是对不合理的经贸规则、规制等应当提出修正的意见并加以推动;三是应当探索并提出更为合理的规则、规制等。这方面,建议关注与研究义乌的专家学者提出决策咨询高见奇招。

二是在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当先锋,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步探索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也就是说市场是义乌的基础底盘生命线。对义乌来说,面向未来,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逻辑、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在进一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勇当走在前的排头兵。

六条“义乌发展经验”,就是义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搏击风浪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与宝贵财富。在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就是要不断丰富已有的经验,并赋予新的内涵,实现新的跃升——

坚持兴商建市:关键在于“兴商”,商兴方能建市。这就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优化政策执行方式。

促进产业联动:市场的变化很大,网络购物、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市场进入倒逼制造端通道。前几天与哈佛一位教授交流,他认为销售端压缩制造端利润进入低价比拼,是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制造端一旦无利可图,可能会影响制造端的再生产积极性。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事实上是大型线上线下经贸交易平台,应当实现制造端、销售端与消费端的协同平衡发展。同时,应当及时跟踪与把握全球产业变革与大众消费变化的信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做优做实支撑义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底盘。

注重城乡统筹:义乌城市就是市场,市场就是城市,实现了城与市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小而美、小而优的明显特征。应当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增强城市品质,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推进和谐发展:在发展中应当注重培育人文经济学,防范与制衡资本无序扩张,切实维护好小微创业主体这一最活跃的“小细胞”权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人文精神,在浙江共同富裕的社会实践中作示范。

丰厚文化底蕴:义乌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有骆宾王、宗泽、陈望道等仁人志士沿袭着刚正勇为的文化基因,汇聚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应当注重梳理与挖掘本土化历史人文优质资源,注重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建设,使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城市添彩。

力求党政有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能清而不为,更不能懒政躺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强做优。

三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示范,成为具有县域发展典范意义的践行者

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进程观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农耕文明,即以土地等为生产资料,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及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构成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次是工业文明,即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城市化为基本支撑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再则是现代文明,即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实现转型的社会文明形态。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必定融入全球化。

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与中国式现代化坐标维度加以观察思考,义乌具有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的多重要素与综合优势。比如义乌从地处浙中金衢盆地东部的农耕之地快速实现工业化发展,崛起一座“世界小商品之都”现代化城市;万商云集,以小商品联通海内外,与世界各国百姓民生具有密切的高关联度;经营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个商户,凭借市场化的勤劳智慧创新创业,具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等。现在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典范”这一新使命新要求,为义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示县域现代化新图景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

令人欣喜的是,义乌坚决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把更富裕、更文明、更美丽、更和谐作为价值追求,持续推动共富先行、擦亮文化标识、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本质安全,精彩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永不懈怠拒绝守摊、永葆锐气敢涉险滩、永不满足主动抢滩,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打造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何建华,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此文系根据作者6月19日在“义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韩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