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新业态从业青年的职业困境,何以破局

刘彩云
2024-07-22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以“新就业形态”为代表的灵活就业发挥了重要的就业“蓄水池”作用,对拓宽劳动者职业选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全国总工会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不同于发展初期,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及其内在特点与青年群体的就业偏好不谋而合,日益呈现出“高学历”“青年化”趋势。上海新业态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层次多样,青年人集聚程度高,对劳动保护、权益保障、就业收入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感受更加强烈。 

一、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主要特征

本研究聚焦35岁以下年龄段的新就业形态从业青年,选取设计创作、网络电商、网约送餐、网络直播和网约车/代驾五个行业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前期研究中积累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

1.大部分青年群体有传统正规就业经历,自由灵活是其从业的主要动因。从传统正规就业领域到新就业形态领域的切换,说明青年群体的就业观发生明显变化。自由度高、灵活性强、收入水平尚可、行业发展前景好和与自己爱好专长相结合是主要从业动因。

2.整体受教育程度提升势头明显,群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新就业形态的内在特点与年轻人的偏好不谋而合,日益受到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青睐,学历层次提升势头明显,大专及以上学历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占比明显增加。

3.整体收入水平有所下滑,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近三年,部分群体的工作强度有所上升,但从业青年的平均月收入水平有所下降。不同行业的收入水平有所分化,网络直播的收入增幅较为明显,设计创作、网络电商和网约送餐行业从业青年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且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4.工作转换意愿整体趋弱,薪资期望值仍处于较高水平。个人感受到了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寒意,就业预期有所下调,不打算换工作的人员比例呈上升趋势。尽管经受三年疫情影响,但从业青年对未来收入前景以及下一份工作的收入预期较为乐观,明显高于行业当前平均收入水平。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背景下,收入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劳动者的工作转换频率,影响就业稳定性和降低“城职保”参保意愿,未来面临保障不足风险。 

二、新就业形态从业青年面临的主要困境

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主要面临职业职能、劳动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困境。

(一)职业技能提升意愿和培训机会不足

1.对自身职业生涯和技能提升缺乏关注。择业和就业的“短视”行为使其更关注工作的灵活性和收入水平,“做一天算一天”“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等心态较普遍,工作转换也基本在低水平岗位之间流动。工作时间碎片化、随时待命等特点,使劳动者不具备通过长期培训提升技能的客观条件,职业转换准备不足,存在失业风险。

2.技能培训与收入和职业发展关联不够。即使企业愿意花费人力、财力、时间投入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但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认为花费较多时间考取证书,对自己的收入待遇提升、后期职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转换并没有太大益处,导致培训回报不足。

3.职业技能培训与该群体的特点不适应。参与培训的“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现有政府部门认可的职业技能培训以线下培训为主,有严格的学时和场地要求,这与新就业形态工作时间碎片化、工作地点灵活化的实际有冲突,且该群体认为参加职业培训的机会成本较高。新就业形态的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项目不多,尚不能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需求相适应。

(二)保障缺失或不足境况未能较好改善

1.劳动权益执法边界把握难。“单位+雇员”的就业模式下的传统治理体系和规则与平台用工模式不相匹配,新就业形态人员难以纳入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适用范围。现行平台服务定价规则下,劳动者为达到预期收入“自愿”提高劳动强度。当劳动者提出权益主张时,相关部门既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也考虑到劳动者工作自由度高和可自控劳动强度等因素,处置难度较大。

2.职业伤害保障参与率较低。缺乏意外伤害保障是该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近两年意外伤害整体发生率有所提升,对意外伤害保障的需求度有所提升,但未参加任何意外伤害保险比例仍呈上升趋势。

3.“城职保”的参保率有待提升。该群体将增加眼前收入作为就业首要目标,按单取酬,业务量或接单量存在一定波动,使该群体缺乏稳定收入预期,对未来养老缺乏认识和规划,导致参加上海“城职保”的积极性不高。此外,随着行业发展红利期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群体的收入存在下降趋势,缴费能力相较社保缴纳成本明显偏低。

(三)现有公共服务对该群体的覆盖不足

1.该群体对公共政策与资源缺乏关注。本身对参加上海社保、申请居住证积分落户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度较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让工作和非工作之间的边界变得重叠而模糊,工作时间较长导致大部分精力用于工作和休息,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无暇关注政府相关政策和公共服务,对自身可以享受哪些部门提供的哪些服务的认识较为模糊。

2.现有政策服务供给与群体需求存在偏差。现有政策服务主要基于传统就业领域的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和职业培训,未能有效覆盖新业态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新业态从业指导、新经济创业指导等新需求。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传统政策服务对该群体覆盖不足的短板凸显。

3.政策宣传和服务的精准性有待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受消息接收渠道、职业转换频率高、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少等影响,长期游离于政府的政策视野之外,现有公共政策和服务多针对用工单位和传统就业人群进行政策设计和开展服务,宣传方式与新就业形态特点和从业人员需求的贴合性不够。 

三、破解新就业形态从业青年困境的举措

针对青年群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加强工资水平监测并适时发布,引导新业态从业青年的收入预期,转变“赚快钱”心理,树立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观,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为今后职业转换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立足该群体的能力提升、服务需求和长远发展采取相关举措。

(一)立足能力提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1.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培训模式。首先,依托重点高职院校、社会化机构等资源,构建从项目设计、课程标准、开展形式、考核评价等环节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特点和工作特征相匹配的职业培训模式。其次,在培训时长、培训地点、培训模式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和安排上充分兼顾该群体的“工学矛盾”,通过精准化教学、弹性学分制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方式和流程。

2.遴选扶持一批社会化职业培训项目。首先,根据上海新业态发展重点方向、行业企业现实需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遴选一批运作成熟、培训需求旺盛的职业培训项目,助力青年群体提升职业技能。其次,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探索将部分行业企业自主职业培训项目纳入本市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明确补贴标准,加强对培训主体的合规性监管。

3.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动员力度。首先,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青年参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积极性,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外地来沪特别是首次就业青年群体的就业能力,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潜在的技能劳动力供给。其次,以考核评价和培训补贴为有效抓手,扩大新就业形态各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动员范围。促进头部平台和新业态领域代表性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中来,在社会层面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立足群体需求,优化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1.建立健全劳动用工风险预警机制。首先,探索与网络服务商、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合作建立本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大数据分析监测系统,便于开展用工监测分析。其次,加强对平台的准入规则、格式合同、劳动用工等方面的监管,实时监测、定期分析企业经营行为和用工情况。

2.加强对该群体的各类公共服务供给。首先,公共服务及时介入,为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政策咨询与服务。其次,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第三,整合工会、共青团等各职能部门和党群部门资源加强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对该群体的关心关爱。

3.增强各类政策宣传和服务精准性。首先,加强新就业形态相关政策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依法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其次,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字化”服务平台,顺应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特征和偏好,实现供求信息共享,精准推送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和职业安全等服务信息。

(三)立足长远发展,加强合法劳动权益保护

1.加强劳动标准制定和完善。首先,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加大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合理控制劳动者工作强度。其次,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劳动执法中兼顾该群体的权益保障和行业内在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诉求主张合理行使裁量权。

2.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在目前网约送餐、物流配送七大平台试点基础上,推动更多平台企业、行业和从业人员参与职业伤害保险,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的职业伤害保险为基础、商业化的意外伤害保险为补充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

3.提升“城职保”参保意愿。首先,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加强与新经济部门和税务等部门的信息互通与协同,摸清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底数,为锁定扩面目标人群、调整和优化社保缴费基数和费率提供支撑。其次,针对该群体存在的回户籍地的预期,要进一步细化转移接续的配套政策并加强宣传,打消该群体对转移接续较为繁琐和待遇无法享受的顾虑。

[作者刘彩云系管理学博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社会保险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澎湃新闻“申论”专栏延续《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同名专栏风格,聚焦上海命题,在细节中观察战略,在现实中建设理想之城。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