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地方·观察员|丸子和龙花:童年的弄堂和学生时代的市场

丸子、小龙花 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采访整理
2019-01-02 13:42
来源:澎湃新闻

当我请丸子和小龙花说说自己的“地方”,这对夫妇先是不约而同地谈起位于上海静安区的童年。一个是不承认“野蛮小鬼”这种称呼但放了学很喜欢和同学玩一阵再回家的女孩,一个曾是关在家里看遍所有能看的动画片和电视剧的男孩。

很多年后他们相遇,发现彼此早有一些交集,而且还有一个持续至今的共同喜好:逛市场。小龙花多年来总结出一条淘货的“黄金路线”,丸子在北京上大学时也有一条类似的。

现在的上海比较难寻这样的路线了,它们被四散开、拆除或大规模缩水。小龙花常说“养”字,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生态,起码要十年才能重新养成。

弄堂王国

丸子:我们家从前是在西康路和常德路之间的康定路上,这中间的300米商业完备,店铺在当年算是非常齐全了,沿线商住又和一些工厂混合,我就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中,一直到初二时动迁。我们家是康定路603弄,周围连接着四通八达的弄堂,在小时候的印象里,这些弄堂就像我们的王国,而我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穿越我们的“王国”。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册第77图,右上角为康定路常德路口。康定路原名康脑脱路(Connaught Road),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 1906 年。得名于英国驻华公使爱德华七世的兄弟之名。1943 年,汪伪政权接收租界时,正式改名 " 康定路 "。

手绘地图。丸子的母亲和阿姨一起回忆80年代家周边的商铺环境,中间这条长路是康定路,她的家曾是603弄。本文图片除来自《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以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我最初上的常德路小学,刚进去不到半年就换了好几个班主任,我妈就让我转到了胶州路小学。从我家到学校的路上至少有五种穿弄堂的路线,我和同学一起探索这些路,并且给不同的路线命名。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但家里不让养。借由上学经过的这些路,就成为了我探访各家小动物的机会,那时候很多人家的门都是敞开式的,我时常自来熟地进到别人家里玩玩猫狗,也能唤出它们的名字,后来,我跟它们的主人叔叔阿姨的关系变得很熟。

小时候社交形成的地方就是学校到住所之间的范围,小学阶段真是开心,下课后没有太多作业,所以有大把玩的时间。

龙花:你这样的小孩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野蛮小鬼”。

丸子:才不是,我妈很希望我能做一个乖小孩,从小让我学钢琴,其实我的童年对电视很陌生。当年《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红楼梦》、《西游记》热播的时候我都在练钢琴,基本都没看过,后来日漫美漫来了,我看过的也非常有限。

龙花:小时候她是放养的,我是关在家里的。看电视,自己画图,还有自己做东西。

丸子:我的生活分得很清楚,早晨上学,下午4点多放学,会和同学玩耍一会,也会去我妈的单位做作业,6点是吃饭的时间,吃完饭练钢琴,后来作业逐渐多起来,在作业和钢琴之间,我妈还是选择了作业,她希望我考一个比较好的中学。

故地重游

武定路 923号 慎庐

丸子:前年我和父母重游了原来住的地方。我小时候很多的记忆是围绕几个点的,家,学校,我妈的单位,还有同学的家。同学的家都在从学校去我妈单位的必经之路上,我妈单位又是我回家前的一站,做好作业等她下班了我们再一起回家吃晚饭。

她单位的建筑据传是日本人建的,后来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在武定路上,叫慎庐。那家公司的房子我们前年还进去过,公司名字改了,建筑也翻修一新了,她以前工作的办公室、我做作业的地方现在改造成了一个咖啡吧。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第105图中的恒德里

我和同学小时候玩耍的弄堂叫恒德里,原来我家那块地方现在都拆掉了,但经常玩的这条弄堂没有拆掉,我就有了对比。小时候觉得弄堂很宽,现在回那条弄堂,觉得怎么变窄了这么多。弄堂里以前还有个地段医院,周边有各种商店,聂耳故居也在此,很有一种社区的感觉。那时候人的关系很有意思,我妈知道几乎我所有同学家的方位,有时候她会到同学家去叫我回家,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很熟。

这段记忆非常深刻,一直到现在都是。我没有看电视的童年,但有和大家一起在外面疯的童年。这是天性,不是家里人希望我变成什么样子我就能变成什么样子的。

2017年10月,丸子一家故地重游,“我们看的是不复存在的家”

我对上海的记忆被去外地求学割裂成两大块。第二块的记忆是和龙花共有的,但第一块的是属于我私密的、仅有的。这十几年的记忆是如此深刻,总会在各个时刻被想起,想起一些地方,也想起一些和这些地方相关的人。

从上大学到回来,中间有7年左右的时间我在北京,那段时间上海对我来说是空白。所以可能也是因为这样,以前的记忆尤其珍重。

逛市场是两个人都喜欢的事情

龙花:以前我的活动范围很小,觉得坐区间车就已经是很远很远了。我小时候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到高中有了自行车以后边界才变大。

我在北京读过一年书,经过对比回来以后就对上海的感觉不太一样了。大三那会看电影、淘唱片……大学时同学带我去大自鸣钟,还有吴江路、陕西路长乐路口,以前有很多DVD摊。盗版的5块,打口碟贵一些10-15元起,40、50元才能买到些当时的尖货。大自鸣钟没了后,去叶家宅建材市场,一楼二楼全是DVD,现在也都没了。

周末我会和表哥一起骑自行去文庙淘书,夏天临走前弄堂口喝一碗阿婆装在绿色铁皮水桶里的冰镇绿豆汤是最完美的收尾。由于专业是画画,去文庙、福州路便成了一条固定线路。后来开始做装置作品后,就到虬江路买小零件,北京东路买工具。

我和丸子常一同逛的还有安西服装市场,在东华大学附近,藏在轻轨下面。

丸子:那是一个二手货市场,里面什么都有,前年端掉的。

2015年东台路古玩市场关闭前

龙花:几年前,我还有一条黄金路线:先从东台路古玩市场开始,那边还有花鸟市场,然后去文庙片区的书市。如果时间来得及还可以选择去一下城隍庙的藏宝楼,周末乘坐到达“特殊楼层”的电梯,去逛周末才有的市集,走不远还有福佑路小商品市场和辅料市场,最后一站到达福州路,一路可以逛外文书店和古籍书店,有需要的话去文化商厦买画具,以前还会去上海书城顶楼买折扣外刊,都是过季进口杂志。最近会一路逛到来福士附近的中福城,有一个奇妙的市场,三层楼,很难形容的一幢楼,里面也有玩具店。

丸子:我们两个人都比较喜欢兜(逛)市场,对市场最初的印象是我妈单位门口每天都有的流动菜场,一直摆到常德路口,全是小摊小贩。

龙花:小时候襄阳南路往复兴公园门口,一直都有地摊。以前的外贸玩具用蛇皮袋倒出来,像一座山一样。基本上这种情况到初中预备班就结束了,后来就是盗版玩具出来了,质量没有以前的那些好。

丸子:北京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态了。不久前听了一个电台节目,讲了一期北京的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史或者说是中国外贸服饰的发展史,把我的回忆统统勾出来了。北京有个地方叫“动物园”,是很大范围的服装批发市场,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后来的十几、几十家的规模,比上海七浦路的规模要大很多。我大学时代所有的衣服都在这里买到,年轻人想彰显自己,又没有很多的零花钱,这些市场就是很好的选择。

北京做市场生意的人有各种的,有的是一只脚踩在艺术圈或音乐圈里,所以心态也不一样。等我回到上海一看,我想我在上海根本买不到东西。例如那时候我在北京20元就能买到很好的帽衫,很好的质量,小众的牌子,在上海也许也能淘到,价格就会是十倍。

龙花:在北京生活的人的类型各不相同,各种东西都能找到相应的渠道。

丸子:整体的包容性比较强。

龙花:但是现在已经有改变了。有了网络以后,各地都在遍地开花,变得不一样。以前只有外单渠道,就看一个人有没有这种嗅觉可以找到这种东西。

市场商场

龙花:我们从大学回来后基本上不在商场消费,因为没有我们要的东西。

丸子:当你兜过市场以后,你才知道商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商场全是由附加值组合在一起的,什么路段,什么牌子,由什么人代言过了,这些都是我不在意的。

龙花:为什么我们要去叶家宅,或者唱片店老板家里去挑唱片,因为他那里品类可以多到有几万种,比起正规唱片店品类丰富太多了。

丸子:还有一个区别。商场所有的人都是工作人员,专柜里的人也是工作人员,拿着工资来为品牌服务。而市场里和你面对面的人都是老板,所有的事都经他手,和这样的人交流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会吸引你,从购物的过程变成交流的过程。

龙花:文化消费。当你只有5元钱的时候只能在这个老板这里买碟,培养一段时间的兴趣后你的水平也提高了,可以到另一个老板那里,他会带你到“后花园”,打开箱子让你挑货,到后来还能到他家里去挑货,家里的壁橱里让你挑货。

我大学同学里有几个听唱片比较早的。那时在58路终点站附近,有两兄弟也很神奇,家里的衣橱打开全是碟片,地上的箱子打开也全是碟片。到他那里去买东西和老板是一种交流。有些老板是懂音乐的,有些老板他是知道什么好卖,在不一样的老板的店里要买不一样的东西。在店里还能遇到新朋友,互相交流听什么,流行什么。老板也希望了解这些,这些在商场消费中是没有的。

这两年市场“死”得很快。东台路古玩市场、虬江路也被整顿得很惨,安西路是2016年整顿的。

曹家渡花市拆除前

丸子:那段时间上海拆了很多,北京也是,动物园也没有了。以前除了动物园,我还会去五道口服装市场,也很有名。五道口说了很多年要拆,于是很多人会跑过去说再买最后一次,以后就要没有了。

市场生态养起来要十年以上

龙花:这些市场的生态链也很有意思,你别看它只是音像市场和服装市场,附近卖烤串的也靠这样的生态活着。

丸子:去安西市场的话,一定会碰到东华大学的学生。他们买回服装可以有很多用处,比如学习版型,或者改成演出服。包括在北京五道口和动物园,还真能碰到一些人。北京电影学院就在五道口乘车三四站路的地方,逛着就会遇到很漂亮的学生,他们就是从北影来的。动物园做服装的一个老板曾经说,他做服装十几年来难忘的一次经历,有个老哥哥来买衣服,问了一件军款的价格,出去后进来很多小年轻,打听刚才的问了哪件衣服,他们全都买。过了一会儿他的朋友进来问他知不知道刚才来的是谁,是窦唯!哈哈,他说早知道就送给他了!

龙花:附近卖DVD、CD的几家这几年都做不下去了,回老家了。现在唱片黑胶还有市场。CD这个介质的价值已经不高了,全都转到网络上去了。我熟识十几年的唱片店老板新乐路小林也回老家了,一方面生意不好做转做微信和淘宝,另一方面子女也都大了在上海的生活压力太大。他回家后我们还偶有联系,他说网上的生意不错,日子也比在上海自在很多。我很替他高兴,但同时,这也是我长期以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

我们还常会给老板起绰号。比如市场里有位老板的口头禅是“时尚”,总说“小弟/小妹你穿这件很时尚”,我们就叫他“很时尚”,或者有位阿姨总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我们就叫她“花阿姨”。

丸子:因为我们常去,老板也都认识我们,看到熟客去,聊聊天也很开心。这些人一方面是做生意的人,一方面他就是一个人,我们也会了解到他们生活中经历的事情。

龙花:他们的生活都在里面,我们知道哪几个老板喜欢凑一桌麻将。有位女老板突然不见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得知她去动了个手术。包括卖碟片的老板,我看着他从单身,结婚,到孩子变大,家里也从这里搬到了那里。

丸子:陕西南路长乐路这边卖碟片的人,这里是徐汇区和静安区的交界。这边城管来了就跳到那边,那边来了再跳回来。后来联合整治之后开始有轮班负责望风的,真是兵来将挡。

龙花:滋生这种生态就像苔藓一样,有这样的土壤、环境才会生长出来,而且要有营养。现在整个城市有种干涸、营养不良的感觉,都是网红、品牌店,没劲。

丸子: 2010年左右我去北京吕敬人老师工作室实习,又待了一段时间,突然觉得这座城市很陌生。后来听说奥运会前北京大动工,很多表面上的事情做好了,整个城市变成了没有什么特点。我读大学的时候,那些北京同学还觉得已经不是他们小时候的北京了,而我还觉得北京很好玩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也有一条“黄金路线”:先去动物园,然后去新街口买片子或去爱图美洗照片。新街口比较集中的是乐器店、碟片店、杂物店。那时候DVD刚出现,最初比较多牛皮纸装的VCD,实验电影、纪录片、禁片……我的电影启蒙就是从15块一袋的牛皮纸袋开始的。然后是什刹海的胡同,沿着胡同看以前只有电视里才有的景象,下棋的大爷、聊天的大妈、穿老棉袄只露出两个眼睛的卖烘山芋的人,北方的天很高,一群鸽子带鸽哨飞过来,很好听。什刹海冬天的时候,冰已经冻起来了,小孩在冰面上滑冰,最后吃个晚饭再回去,这条路线我百走不厌。

2013年在“西宫”景观湖边

龙花:你还记得吴江路吗,那时候多棒啊,小杨生煎等等,路上好吃的多了。那边也卖DVD,我看到过高晓松排队买生煎。去年武宁路沪西工人文化宫(西宫)拆掉,后面有一片很美的地方,基本保持着七八十年代的气氛。景观湖湖还可以划船,走到底是个花鸟市场。这里生态很丰富,小姑娘的东西特别多,西宫市场里面各种大头贴。

丸子:简直初、高中生天堂,也有非常少量的好玩的店。那边附近没什么学校,但可能这种文化很多年前已经形成了。

龙花:上海把这些根掘掉以后,这些生态养起来都要十年以上。日本神保町不是十几年,都一百多年了,还有二手书协会,有一套管理方法。

丸子:回收二手的东西,是全社会慢慢形成的消费习惯。日本人很惜物,拆过的也会包得很好再放到二手店里,你可以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买到几乎全新的东西。

龙花:到一个地方,看它的书店就能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了。福州路现在真的很逊。

丸子:新开的很多高大上的书店,虽然体验很舒适,但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龙花:神保町书店的分类非常非常细,就电影这个都可分为专门卖剧本的,专门卖影集的,专门卖杂志的,分类已经到毛细血管。

丸子:我们这边竟然还有论斤两称重的书店。

龙花:还有一点,日本和欧洲都是,网上书店定价不能低于实体店,还要加一个运费。我在日本的网站上购物,如果在网上拍下一个东西,还没有发货,店里有客人来了,店里的人优先。这样才是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要照顾堂吃的嘛,你不能一直只照顾“饿了么”。堂吃是立身的根本,实体化的东西,才会保证质量。店主需要这些人来,他们除了能带来人气,还能带来其他一些东西,客户群,面对面的交流。把这些东西养起来都要十几年,才能盘活。输出文化,而不是恶性竞争,这样这个群体、行业才能养起来。这个观念和我们这里也不大一样。

关于“你的地方”

我们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上双城市项目之“你的地方”,以老地图《上海行号路图录》为基底,向你征集探究城市的方案。我们提出了基于《上海行号路图录》的一系列地方或线索(地方库1地方库2地方库3。期待你能针对其中之一,提交一个可实施的探究方案(点击下载报名表及参考手册);在此之外,以行号图为生发点,你也可提交其他感兴趣的地方或线索,以及对应的考察形式。

在提交完善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将支持你以各种创造性的手段,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对“你的地方”的探究,并把你的成果呈现给更大范围的、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人。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