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奶茶,难喝到热卖
中药奶茶你喝过吗?
听起来有些奇怪?
但这在年轻人中很流行!
决明子、茯苓、桑葚、炒麦芽……
这些中药材从药店走向了茶饮店和超市零食货架,成为商家发力的新赛道。
最近,有博主在成都探店体验了一杯108元的中药咖啡,把前几年动辄几十元一杯的中药咖啡再度次引入人们的视野。
而媒体研究发现,2020年左右,全国各地就开始出现“中药奶茶店”,掀起了一股中药茶饮热。
近些年来,这条赛道上,有品牌获得融资,也有不少个人加盟商吃到了红利,但更多的人折戟。
一个曾经火热的养生茶饮品牌,截至2023年,近5年的开店数量加起来有超过200家,但是现有门店数量却显示只有100家。
熬完夜后年轻人一边按揉放松双眼,一边拧开泡着人参的“续命水”滋补。
这样的“朋克养生”是否有用?
主打“药食同源”的中药奶茶是“伪养生”吗?
可此起彼伏的热搜,又在说明着什么?
例如酸梅汤!
酱香拿铁的余温还未褪去,酸梅汤又平地惊雷般地在社交平台上“炸开”,多个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显示出中药茶饮的火热。
最近,各地网友前往中药店“下单”酸梅汤,掀起了一阵中药茶饮新热潮。
#中医馆买酸梅汤# #酸梅汤爆火后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秋季茶饮##女生去中医馆买酸梅汤被医师教育# 等多个词条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在这之中,最受关注的中医馆之一,便是浙江省中医院。
此前,浙江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曾发文称,因下单量暴增,目前酸梅汤处于断货状态,医院正在紧急补货中。
随后,#浙江省中医院酸梅汤供不应求#也登上热搜。
事实上,这种中药奶茶,在全国各地的生态,还有所不同。
媒体报道,在广西南宁,一家门脸像中药铺的咖啡厅,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消费者打卡。
推门而入,则发现挂满中药品名录、摆满中药材的吧台上,却摆放着咖啡机。
秤盘称咖啡豆,中药盅盛咖啡,一杯杯龟苓膏拿铁和罗汉果美式,成为了“招牌”。
在浙江,杭州一家老字号国医馆方回春堂也于近日联合咖啡品牌八角杯咖啡推出了“膏方养生系列咖啡饮品”,一共两款特调,分别是龙眼雪梨膏拿铁和燕麦薏米拿铁。
西安的善德国医馆也与咖啡品牌“CUP LAB 杯子实验室”推出了各种中药“国萃”咖啡。
其中包括声称“有祛痘脱敏功能”的加入蛳蜕粉和桂花的蝉宫折桂、加入黑芝麻“生发养发”的芝麻生地和加入桃胶“滋润养颜”的桃颜悦色等。
由于新奇的创意,中药茶饮品牌也纷纷获得了融资,例如主打草本茶饮的椿风,仅运营4年便已获得2轮融资,目前门店数量达150家。年轻人的养生需求仍是一片蓝海。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最新数据发现,2023年,18至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3位是旅游(32.77%),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31.67%)和保健养生(31.04%)。
如何看待年轻人以喝中药咖啡为代表的朋克养生的趋势?
养生茶饮咖啡品牌应该如何把噱头转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此,《中国日报》记者郑伊然、红星新闻记 戴佳佳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吃出千奇百怪,才能让自己在朋友圈里与众不同。
新消费赛道上,年轻人的新式茶饮需求往往和社交需求尤其是社交炫耀挂钩。
通过解锁不同风格的茶饮,在朋友圈中刷出存在感。
此前茶颜悦色靠国潮包装、霸王茶姬在奶茶中加入茶叶,都提供了这种社交需求的满足。
但快速迭代下,更多的联名款或探索性试错茶饮,都在注意力经济上不断驱动年轻人作出新的选择、尝试和刷出存在感新姿势。
年轻人喝中药咖啡,只是又一轮针对消费心理的品类创新,和大健康关系不大,和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社交人设关联紧密。
作为一种跨界新式联名和营销噱头,这一波风潮来得快、散的也快。
真正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供社交需求以外的价值,即真正和中药定位的健康、养生形成强关联。
只有真正通过新式茶饮这一年轻人喜欢的“快捷方式”,让年轻人体验到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要达成这一目标,就不仅仅只是现阶段在新式茶饮中放入中药,而是要考虑中药如何在茶饮中发挥药效。
这需要一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并在口味上还要给予消费者满足感。
并且对年轻人的消费心智引导,不能走向吃药体验,而是走向健康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