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一位经济学家的年终总结:审视内心与拥抱世界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8-12-29 20:54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走了。可算是走了。

为2018找出一个关键字,大抵是:“猜!”

不是“四面浮云猜是汝”的“猜”,是“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的“猜”。

过去我们忧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2018年我们忧虑,不知道今天到底在发生什么。

猜不透的世界,命运的转折和人生的结局是什么?

2018年是从美国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开始的。对发达国家,也对发展中国家,对“敌人”,也对盟友。并且迅速以“国家安全”之名将之扩展到更多领域。

这一年,全球领导人都猜不透他们命运的转折和人生的结局。

政治老手如德国默克尔,执政13年,赢得带领德国走上欧洲领军者的美誉,黯然宣布放弃连任;政治金童如法国马克龙,去年还是法国人心目中的“白月光”,要担负起法兰西复兴大任,今年却因“五毛”燃油税成为“黄背心”眼中的“渣男”;英国梅姨去年临危受命,今年差点遭遇“临阵换将”;沙特王储刚因“开明”为世界称道,就因“野蛮”被世界唾弃;倒是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才与美国剑拔弩张,突然从血腥案件中找到灵感,竟开始以交恶的方式修复土美关系;伊朗的鲁哈尼眼看着全世界都在为他背锅,大棒却迟迟未落;曾与特朗普PK英文的“火箭人”则与“Dotard”实现了历史性的甜蜜会面;俄罗斯的普京主要隔岸观火,没事被逼个婚,从“战斗民族”转向“正派男人”;美国特朗普作为工农的“好朋友”和精英们的“公敌”,把全世界所有的元首都亲近一遍又得罪一遍,把他自己所有的幕僚都雇佣一遍又清洗一遍,他激动地说:“我不是聪明,我是天才,而且是一个稳定的天才!”

这背后,是全世界都费尽心思猜测的经济。

经济是好是坏?政策该松该紧?预期是明是暗?全球分化在加剧。发达经济体在复苏,美股“一飞冲天”成为特朗普的“执政骄傲”,新兴经济体在跌落,拉美等国家货币“一泻千里”成为世界的新担忧;其实发达经济体也在分化。美国加息步履如飞,日、欧嘴上表态要结束宽松,身体却很实诚的表示“臣妾做不到啊”;而美国的经济究竟是否“非常好”?10年牛市后,美股圣诞节一周创造2008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全球油市在减产还是增产中走向即将“冲顶”90美元/桶的预期高潮后,急转直下;德银报告指出,2018年前11个月全球89%的资产负收益,秒杀1929年大萧条时期。

是的,当世界经济可能迎来命运的转折,谁人不会陷入猜测人生结局的焦虑中?

“新冷战”这场大戏,谁辜负了谁谁威胁了谁?

世界在分崩离析。许多人把这叫做“新冷战”。

然而这不是什么“新冷战”。

冷战是什么?地球被建起一堵墙,每个人都被逼选择,the LEFT WAY还是the RIGHT WAY?那么现在呢?The LEFT WAY has nothing right, and the RIGHT WAY has nothing left。看看中国的企业和资本正在殚精竭虑的活跃,而美国正企图用保护主义切断自由流动的资源配置。这是“LEFT WAY”和“RIGHT WAY”之争吗?每个国家和经济体能够回到那个非“LEFT WAY”即“RIGHT WAY”的时代吗?

答案一定是不能。

我们不是又在选择左或右。左右已经融合。当特朗普的共和党这个老牌“富人”代表,其基本盘变成了蓝领工人和红脖子农民,而民主党这个中下层人民代言人,其“铁粉”却是华尔街与好莱坞精英们。左左右右,还能以过去的形态分切、分割、分析吗?

不能。

那么我们是怎样又回到了所谓“新冷战”的“坑”里呢?一个偷天换日的命题偷换罢了。从各国及其领导人的“囧”境中可以看到,收入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难题,社会撕裂、阶层对立已经成为世界普遍现象。法国人一边要求减税,一边反对取消巨富税,一边怪罪低效率,一边要求继续提高福利;英国人一边要求做最自由的全球金融中心,一边要求把移民赶出国门;中东的沙特等国一边希望有开放的风气,一边强调保守的文化民俗。既有的经济理论所对应的政治、社会问题已经发生深刻改变。

世界变化太快,过去的路已走到末路,亟需开辟出新道路来突破瓶颈。从近十年各国领导人的更新迭代即可看出,民心所向,政客越来越新、越来越“素”,正是因为民众越来越不相信“老路”,强烈呼吁“新路”。而这些政客们,却被自以为是精英主义和过时审美所累,最终不得不用制造分裂的方式来掩盖自己对撕裂的无能为力,用造墙堵路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对无路可走的惶恐不安。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科米说:“我们的国家被那些什么都敢说谎的人领导,受到什么都相信的人的支持,根据什么都敢报道的媒体提供的信息。”所谓“新冷战”,再次炒作谁辜负了谁谁威胁了谁,非要在融合中划出一条“泾渭分明”来,竖起一道“通途变天堑”,只是这些政客懦夫的伪装和文过饰非的大戏。

猜不透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三个平平无奇的小平

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这一年陷入了最大的猜疑漩涡中。三个平平无奇的“小平”引发了民营企业何去何从的波澜壮阔大猜测。连最高层都出面,给民营企业发“定心丸”。

对于“何去”,马云说他要从阿里“退出去”,郁亮的万科则高叫“活下去”;对于“何从”,恒大的许家印说他最对不起的人是老婆,并携妻及老爸亮相了寻根之旅。京东的刘强东则说他绝对对得起老婆,并携妻远赴英伦亮相皇室婚礼,当然,是在孟晚舟去加拿大之前;对于“新经济”,滴滴在命案发生后,遭受了激烈的抨击,高收入无利润靠融资模式是否可持续?ofo在年末给出答案,等着拿押金的长队排到了8012年,面对满地被资本寒冬冻死的小黄车,舆论的吐槽竟显出一种虚脱的体力不支;全年“最大赢家”是中国妇联,在上上下下齐齐安慰民营企业家时,勇敢批评,俞敏洪的新东方从英语走向综合培训机构增加的是“女德班”吗?老俞赶紧负荆请罪。李国庆在刘强东的强大专业美国律师团发表了一篇很不专业的中文律师信说明后,得意洋洋说“me too”,经过妇女报批评,展开了他与当当网及俞渝的关系究竟是过去式、现在时还是虚拟语气的深刻思考;企业家明星需要思考,明星企业家更需要反思。影视业与资本运作的密切关系一旦被揭示,以“别低头,王冠会掉”走出霸气人生,终因昂首太过,而掉了个“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背后,亦是对于经济的猜测。

经济是好是坏?政策该松该紧?预期是明是暗?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高潮,我们的重点究竟应是遵守规则还是维护权益,争论此起彼伏;财政发力还是货币发力?财政与央行大员公开针锋相对;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方便面引发新悬案;货币是要宽松还是紧缩?资管新规改来又改去,新瓶老酒傻傻分不清楚;基建还是减税?这难道还是个问题?这难道不是个问题?

是的,民营企业家是这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分子,全球环境发生变化,是春江水暖或料峭春寒,他们怎么能够不反复思量?

“平平无奇”指出出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当年的小平,说了一些“平平无奇”的话,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世易时移,改革的确变得愈加困难。人民提出的问题愈发“刁钻”。

人们一边质疑企业不爱公义,一边质疑企业不管效益。为什么很多企业们不在意民众呼声,不服务普遍需求?

人们一边质疑税收公平,一边质疑税收不公平。合法避税究竟是否合法,税收优惠到底应不应该,严格执法应当有多严格,税法公正怎么更好体现。

人们一边质疑民企受到不公,一边质疑偏袒民企不公。为什么加杠杆减杠杆都是民企喊痛最多,竞争中性有否实现?何巧女说“若我是银行,我会一个个企业都救过来”,大家鼓掌;为什么政府刚为民企“纾困”就有些企业股东套现逃走,竞争中性怎么实现?“五二一”表示坚决贷款给民企,大家担心。

怎么都有人提问题。怎么改?

改革可以有很丰富的内涵,我们的改革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的改革是以开放为基础、为目标、为手段的改革。改革不能没有这个方向性定义。对外开放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对外开放是建立在对内开放的基础上的,没有内部的思想解放、人性解放、市场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只是内部开放的一条表征、一个方式、一种工具。对外开放是手臂,让中国与世界相互拥抱,但对内开放才是“大脑”,使中国有了活力和动力,才能快速崛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当新时期全世界都在各种不满意,或者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更加平实的作风。

从联想的际遇或可见一斑。该不该投华为一票?杨元庆说:“我们是跨国企业!”柳传志说:“我们是爱国企业!”群众说:希望你们先做个合格的好企业。产品做得好些,补贴拿得少些,价格定得公平些,高管薪水和公司利润协调些,可好?

曾几何时,我们左奔右突,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小平平平无奇地说,“不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若他面对特朗普,我猜他会说:“去你的LEFT WAY还是RIGHT WAY,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我才是那个稳定的天才!”

猜不透的时代,主动“降维”也许更安全,但不会有未来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不需要猜就知道开头,不需要猜也知道结局;改革开放后,我们能够猜中开头,却不那么容易猜到结局;千禧年前后的互联网兴起,我们开始猜不中开头,也不知道结局;到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开头,什么叫做结局。

2018年,技术进步带来时代的分化。

我们会同时看到,一方面,技术革命带来去中心化,分散效应愈加明显;另一方面,大数据使资讯资源流动速度呈级数增长,头部效应也愈加明显。

我们也会同时看到,一方面,头部效应催生了巨头、甚至商业帝国,“越大越不能倒”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社会场景变化,优胜劣汰加剧,越大就倒得越快。

市场化的进程锐不可当,传统的市场却渐渐消亡;商业繁荣还能够继续,商场却已门可罗雀;银行业更加重要,银行们却鸡肋了起来。

这世界不但变得越来越难以猜测,还变得越来越难以猜透。我们不仅难以预见未来,根本难以理解现在。

一个在二维场景中生活的人,是无法想象三维场景生活的。如今,我们就像是在这个二维场景中的生物,看物联网建立起另一个平行世界。我们要做的,是要抛弃过去的平面思维,进入到更为立体的思路中去。重塑自身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建多维场景中更为立体的治理能力。

其实,那些主张“非左即右”的“新冷战分子”,何尝不是也活在一个低维空间中?他们宁可“降维”求安全,显现的不过是人性的怯懦。二维空间里的生物是没有“眼界”和“景象”的,只能看见点和线,因此,他们也没有什么四维空间的“未来”可言。

了解技术也许是可能的,了解技术对社会甚至对自我造成的影响却是困难的,这是因为,人类所不了解的,正是自己。人类的困境正在于,要突破自身的极限去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提高治理自己所在社会的能力。

当既有国际范式、秩序框架、协调机制、经济理论都受到了极大挑战,人类正在用技术进步突破困境,虽然这些技术又带来了新问题。但在三维空间中的我们,虽然不能突破四维空间去到未来,却始终能够拥有并终将进入未来。我们能够做的,是将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视野扩展到最大,为未来做出最充分的准备——而非相反。

无论在单调的二维世界里,可知性有多强,我都更热爱多元、开放的三维世界,即使必须为了找寻开始和结束、探寻出路和突破而苦苦努力,至少我们有未来。

后记

如果你以为这是开始,其实已经结束了。如果你以为这是结束,那么已经开始了。

如果2018 能够为自己代言,它很可能会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每一年都是艰难的一年,这不是段子,是因为我们早已知道,结构性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灰犀牛一直在那里。面对困难,这世界只是在企图躲避思维的刺痛、延长感官的享受。然而,暴虐的欢愉终将以暴虐结束。当我们真的深陷困境,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机会,好好认真考虑和找寻新的出路?

2019年会怎样?

当历史的车轮向我们逼压过来,我们是不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历史是我们自己书写的。当前这些问题是自然天生的还是被开发制造的?答案很明显,是被人制造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改变技术的是我们。我们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烦恼。这是进步;人正是懂得面对烦恼、解决烦恼,才能够主动掌握获取幸福的能力。这就是改革;更深刻地审视内心,更开放地拥抱世界,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历史。

走到这一步,我们感到痛楚,亦应感到高兴。感到痛楚,才能正视问题。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又是一个未来。

如果2018能够对2019 寄语,我猜它会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你抬头,能看见月亮。”

降维求全,不如突破求生。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