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钓源:挖掘古村多元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

澎湃新闻记者 曹怡婷
2024-06-24 09:35
来源:澎湃新闻

钓源古村现存大量赣派明清建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本文图片均由钓源·十里芳菲提供。

2012年起,由住建部、文旅厅等多部门联合公布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截至2023年已公布六批共8156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江西省吉安市的钓源古村作为第一批入选村落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序列中。 

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及同宗聚居地,现存大量赣派明清建筑为代表的人文资产。在城市化进程冲击下,这座承载了丰富历史记忆的村庄曾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口流失和乡村凋敝的挑战,一度面临“空心化”的局面。 

2021年,吉安市吉州区政府引入文旅品牌进驻钓源,力图借由企业过往丰富的乡村改造及项目运营经验,帮助钓源古村实现产业新生。2022年,“十里芳菲·钓源古村”项目落成,一个延续了千年文化遗产、兼具现代设计理念的新型乡村农文旅综合体就此诞生。2023年,数据显示,古村客流量增长至40.8万人次,是2022年客流量的近六倍。 

中国传统古村落蕴含着丰富多元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资源,这些被隐藏在乡村生活表象下的价值一旦经由市场化手段被激活,将能释放巨大的产业势能,这在钓源古村的“蝶变”案例中可见一斑。活化乡村文旅的过程中,如何把当地多元的特色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如何在城乡差异间找到平衡?如何构建更好的社区环境,为本地村民提供收入保障与就业?

为此,2024年5月澎湃新闻记者走进钓源古村,探寻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传承人文遗产:还原被掩盖的历史韵味,连通古村落与新生活 

始建于唐朝末年的钓源古村依山而建,布局如八卦图形,条条巷道、栋栋民居宛若迷宫。村落内现存150余幢赣派风格的明清建筑,元宝形檐口天井、马头墙、青砖黛瓦是其最显著的建筑特色。行走在这片被古建筑包围的村落中,就如同走入了一间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很难想象,三年前这样的人文光景却曾被掩盖。古村在严重的人口流失下逐渐凋敝,百余座老建筑也因种种历史和人为因素,面临着屋顶漏水、墙面腐坏霉变和火灾导致的建筑残破等问题。断垣残壁掩盖了其厚重的历史风貌,让千年的文化遗产一度被世人遗忘。

钓源古村古建筑群落修缮前后对比。

2021年5月,文旅部印发《“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将“加强中国传统村落非遗保护”作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旅部继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后批复设立了20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统村落是其中培育和维护文化生态的重要区域。 

如何对古村落进行文化生态修缮和改建,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既要保护优先,针对老化破损的部分修复和环保处理;又要在保留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适应性、功能性改造;还应进行合理的创新性改造,活化利用历史建筑,优化空间布局,从而提高其整体品质。 

钓源古村的古建筑修复,首先要做到的是保留和延续村庄的内在肌理。在乡村文旅实践者、“十里芳菲”创始人张蓓看来,应先对老宅进行全面评估,充分理解原始结构和细节,避免不自然的修复痕迹和不必要的改变,保留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张蓓说:“一面老墙可能同时存在二十多种不同问题,我们会找出最接近于还原其原始状态的解决方案。很多细节是图纸无法表达的,修复过程中村子里贴满了过塑照片和各种方案的贴图。”

古民居改造为修旧如故的客房。

为了实现“修旧如故”的效果,执行过程中要把握好几点原则:第一,要对老建筑以原汁原味、最小改动的方式做修缮;第二,尽量做到无加件,多保留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第三,多采用在地材料和老工艺手法,让老工匠带队进行传统式修复。张蓓介绍说:“‘经过居’曾经历火灾,我们的工人当时是从废墟里把一块块老砖手工清理再重新砌起来,砖缝之间的沟灰也是当地工匠用草木灰填缝的。” 

随着乡村农文旅项目的持续推进,古村的百余栋民居已不仅仅是老村民的生活空间,眼下更成为农业科研人员、返乡青年、文化业态创业者、环境保护者、短居游客等新村民的集体落脚点。如何重构新生活场景,服务好各类人群的人居体验,亦是古村空间规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修缮保护当地人文资源外,也需对古建筑进行一定的功能性和创新性改造。 

火灾后被改建的 “无氧工房”。

记者在古村走访时了解到,游客所居住的客房虽经由老民居改建,但同时融入了地暖、空调、电热毛巾架、手冲咖啡机等城市生活中更常见的设施,增加了舒适感。村落里的“香村面包生活馆”和“无氧工房”都曾因大火烧毁,前者被改造为一个拥有新式花园的面包房;后者曾被烧至只剩下地基,则被改建为融合了钢结构外立面和木饰面内饰的玻璃房子,是村里最具极简气息的建筑,也是能让村民们一边运动一边赏景的健身场所。“礼派祠堂”是村里的祖祠之一,现被打造为书院文化馆,陈列有古籍、文物残片、书院文房四宝等,同时也成为村民们在此社交、举行各类沙龙聚会等活动的公共空间。 

生态可持续:恢复村落天然活力,打通农业全产业链 

俯瞰钓源古村,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蜿蜒千米的山岭,山岭周围则种植了两万余棵古香樟树。在当地人看来,这条形似道家太极图的山岭是庇护保佑村民的福地。村庄里另有七个依坡顺势排列的水塘,一旁伴有古井,是先人结合天象所造的“七星伴月”景观,寄托了村落能如北斗七星般长存的美好寓意。 

水土丰饶,是中国农耕文明自古承袭而来的最朴素愿望。然而,村庄的凋零也曾让这里面临水土流失。修复村落生态,是刻不容缓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十里芳菲”团队运用排污除淤、暴晒杀菌、水生动植物培育、水质改良等诸多科技手段,使村落水系统逐渐实现了健康的内生循环,曾经的臭水沟如今变成了稻、鱼、鸭、虾、蛙共同生活的丰美水源。此外,团队通过三级水系规划将水塘、稻田湿地、灌溉水渠实现联通,利用“海绵水系”的原理,存蓄、净化雨水并充分缓释。如今,纵横交错的村落水系已形成了人工湿地微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实现水分自我调节。

村落内水系统修复前后对比。

针对土地失活问题,“十里芳菲”团队则采取了古法农耕结合现代生物环保的综合解决方案。张蓓回忆:“一进村就做了垃圾分类,把有机垃圾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制成生态肥料,浇灌农田。我们和泰国真菌专家Kasem教授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如果检测出缺少哪种有机成分,就能利用树叶、厨余等结合真菌发酵出有机肥。村里的土地已经养了三年,土质非常疏松。”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古村沿用了更为绿色的有机种植方式。首要是选取本地作物并自留种,这样能确保作物具有更好的天气适应性和抗虫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在此基础上,土壤不添加化学肥、不除草、不加大棚,尽量减少人工干预,让农作物与自然做抗衡,推动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和完善。 

据介绍,目前钓源古村共有水稻、蔬菜、瓜果40多种,人种天养的野生中药材百余种,还有各类乡土果树、可食花等。依托丰富多元的在地农作物种植,这些农产品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可持续食农直供模式,此外,部分产出由芳菲荟芳邻、生态合作商直采,形成了自给自足兼顾分享有余的有机种植生产系统。 

钓源古村的有机农场。

不仅如此,村落正推行绿色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除古建筑修缮、水土修复外,更积极推动雨污分流、弱光系统、无蚊村落、浣花凹生态养殖、花信风自然教育等诸多举措,帮助村落实现降碳,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2023年8月,江西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共建点揭牌仪式举行,钓源古村荣获了江西省首张景区碳中和证书。 

美好的乡间环境吸引了一批前来进行新型农业试点的学者,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赵永钦博士就是其中一员。在古村考察后,赵永钦在此设立了专门的校外博士工作站,更将自己历经7年培育的“粮赏两用彩稻”引进村里种植推广。

目前,除科研工作外,他正积极推动彩色糯稻新品种融入当地生态农产品的一、二、三级产业链,帮助乡村农产品进入高端消费市场。 

钓源古村彩稻田收割现场。

赵永钦说:“吉州土壤类型较多,有沙壤土、黄粘土等,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比较平坦,这些在大规模农业开发方面富有优势。改良后的有色糯稻与普通的圆粒糯稻相比,糯性相当,品种抗性增强、产量提高、品质提升,又因为是彩稻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粮用双重价值。钓源自古以来种植的都是普通水稻,引入彩色糯稻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赵永钦表示,引入彩稻能给古村带来全新的气象。“第一,彩稻富含更多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例如黄酮、花青素等,符合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需求。第二,糯稻可以加工制作成糍粑、粽子等美食,也可作为原料加工成更有营养价值的高档黄酒,为当地打开新的风物产品线。 第三,彩稻具有极佳的观赏性,在村落大面积种植不仅能美化村庄环境,更可结合稻蛙、稻鱼、稻鸭开发农耕体验、风俗研学等文旅产品。在钓源发展彩稻相关的全线农产品产业链,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宜居也宜业:链接城市与乡村,为区域发展带来内生动力 

在构建整体村落人居环境和社区氛围的过程中,视角很重要。“我认为不能用游客眼光来打造乡村项目,因为村庄并不是景点”,张蓓表示,“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村民来参与改造工作,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缺少哪些生活场景,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人们在村落里生产要实现自给自足,这与城市居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舍弃无用和虚假的设计。” 

在宜居的生活场景之外,更要为当地村民创造提升职业认知和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乡村归属感和自豪感,与新村民一同加入到社区共建。“钓源古村嫁接文旅项目后,本地村民有了稳定的租金保障和股金收入。”张蓓介绍说,“我们大量聘用当地村民和本地工坊,呼吁大家一同建设家园。目前项目有超过50%的在地员工,他们经历过系统技能培训,能带动和提升当地的服务和就业水平。”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吸引更多城镇年轻人来到古村扎根创业,“十里芳菲”与当地政府联合发起了“蝴蝶返乡计划”,每年资助和招募乡村主理人,通过“帮开店公益小组”、“乡村运营师培训”、提供青年公寓等各种公益孵化手段,帮助年轻人启动个性化的乡村创业,拥抱更多职业选择。

“蝴蝶返乡计划”帮助年轻人个性化创业。

作为能衔接资本与孵化新业态的平台,乡村文旅项目无疑能为村民创造致富的新接口,从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十里芳菲”目前已形成了以村落为载体,集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在地文创工坊、美学生活课程、非遗市集、住宿、餐饮、婚礼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文旅综合服务体。 

村落里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体验,对习惯了城镇生活的人群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如今,越来越多的短途游客选择来到乡村“觅野寻鲜”,形成了一股乡村“微度假”风潮,而许多创业者也在这波浪潮感召中走进乡村,这些新村民不仅推动了村落中的新老交融,也为古村带来了更多新的业态和产业活力。

钓源古村内丰富多样的业态生活。

“旧雨新知”创始人严家骏曾在江西宜春创立了当地最早的轻奢民宿,此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吉安,计划在古村落中规划新的民宿产品。在他看来,若能把城市游客早已司空见惯的业态进行场景置换,纳入到乡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就能催生出不同的体验感,而乡村独有的“治愈力”正是他规划民宿的出发点。 

“环境对体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城市中并不缺冥想和疗愈项目,但往往效果会打折扣。只有彻底放松下来、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人们才能感知到自我,而乡村环境能让治愈效果最大化。”据悉,“旧雨新知”钓源民宿项目会与“十里芳菲”进行差异化定位,主打研学、团建等集体客群,未来双方将合作打造一批禅修主题民宿和疗愈空间。 

无独有偶,MOJ COFFEE创始人朱齐鹤也选择钓源作为品牌进驻江西市场的首站。“很多人认为咖啡是极富城市气息的标志性元素,与村落传统的气质是天然矛盾的。”他分享说,“这的确是文化场景的冲突,然而,冲突本身也是种吸引力,且并非不可调节。未来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中,咖啡馆将是导流城市消费的常见业态,将把乡村和城市链接起来。”据了解,MOJ COFFEE迄今已开设了25家‘村咖’,今年则计划扩张到100家门店。 

比起有限的城市空间,乡村消费业态能拥有更广阔的场地,因而能诞生更自由、更有设计感的产品,而村落里怡然自得的外部环境,也能给进驻乡村的新业态带来天然助力。朱齐鹤说,钓源古村的咖啡门店未来将有一面完全敞开,面向外部景观实现借景,为游客带来独立且沉浸的氛围。 

在钓源古村走访,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乡村文旅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可以与村落的人文遗产、生态资源、自然环境做结合,挖掘并放大乡村的多元价值。 

针对乡村文旅综合体的打造,我们认为“钓源模式”有几点值得借鉴:

一、开发应以当地人文生态及自然生态为原点,向外构建相应的产业圈层。在古建修缮及改造方面,要保护优先,修复还原出其底层的历史文化韵味,力争“修旧如故”;在生态资源打造方面,运用现代环保手段修复乡村水土,沿袭古法农耕理念推动物种多样性,让村落的自然环境再度焕发活力。

二、要把握城市与乡村的平衡,积极以“新”融“旧”。人居环境的规划,运用保护修缮结合活态展示、空间重塑、功能性改造等多种综合手段,在老建筑和新生活之间构建连通性,为乡村人居展开更多可能;农业生产领域,要善用运营前置思维,积极开发新土产、新风物,实现一二三产的高效循环。

三、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产业生态。加强城乡交流和融合,为老村民创造致富机遇,也吸引更多的城镇人群走进乡村,或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从而为区域发展带来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