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合理游戏,预防“上瘾”
作者 钟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康复科副主任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少年群体处于好奇心强、喜好新鲜事物阶段,互联网行为包括游戏、短视频、网络小说等强烈吸引青少年注意,甚至部分用户出现失控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沉迷网络世界。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俗称游戏成瘾)列入疾病范畴,本文将提供如何防止游戏成瘾的小技巧。
(1)网络游戏为什么吸引青少年群体?
青少年群体处于大脑快速发育阶段,好奇心强、冲动性高、自控能力相对弱、追求同伴的认可、渴望友情,本身容易对容易即刻奖赏的行为或物品产生兴趣,也容易受到亚文化影响。
网络游戏本身有情感奖赏、赋予成就感、缓解焦虑抑郁及压力等不良情绪,提供社交空间作用,这都是青少年游戏玩家持续游戏的原动力。本身利用好游戏的有益属性,能够很好调剂青少年生活,甚至部分益智类游戏能够提高青少年认知表现。
但部分青少年本身为了逃避现实困难、不良情绪、现实低成就感,或者社交焦虑及困难,从而更容易长期沉溺虚拟网络游戏世界,产生过度游戏行为甚至“上瘾行为”,甚至造成学业不能、人际关系退缩、心身健康受损等严重后果。
(2)什么表现是网络游戏成瘾?
从临床上来讲,201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作为精神疾病分类,开启该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新篇章。一般来讲,符合在过去12月内显著的游戏行为问题,包括失控性游戏行为(比如对游戏开始、结束、频率、时长、卷入程度、充值等无法自控),将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甚至以前兴趣爱好、睡眠进食都不重要了,明知过度游戏行为造成一定心身伤害、社会功能损害仍然继续。如果符合以上游戏行为特征,且持续12月,考虑游戏成瘾。
(3)游戏成瘾的潜在危害?
失控性游戏行为会给个体身体健康带来明显损害。诸多临床案例表明过度游戏行为、特别是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带来明显视力疲劳、视力下降等损害,部分失控性游戏玩家因为打游戏出现饮食、睡眠稳定,甚至出现日夜颠倒、营养不良、脱水、缺钙等后果。
此外,许多游戏成瘾个体出现焦虑、抑郁、内疚等不良情绪,动力不足,不愿意接触现实朋友及社会,甚至在父母进行管教时出现烦躁易怒、冲动自伤、伤害他人等行为。部分患者在成瘾之后出现社会退缩,不愿意上学、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不愿意外出,甚至个人卫生等需要督促,严重危害青少年长远学业、职业的发展。
(4)游戏成瘾该如何防治?
游戏成瘾符合从健康游戏玩家—过度游戏行为—成瘾的发展规律,应对针对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分层分级,防治结合,在青少年等疾病敏感人群中普及健康游戏概念,对于过度游戏行为个体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对于游戏成瘾患者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治疗机构,才能全面阻止游戏成瘾的发生发展。
对于确诊游戏成瘾患者,目前主要还是以综合社会心理治疗为主,目前较多证据还是以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成瘾行为矫正训练为主。此外因为游戏成瘾与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共病率高,如果合并其他焦虑抑郁、社交焦虑等精神疾病,需要同时处理其他问题。
(5)如何合理游戏,预防上瘾?
游戏是把双刃剑,利用好它可以帮我们调剂生活,被游戏掌控可能生活失控甚至上瘾,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预防为主,防止出现上瘾等严重后果。
监测自身游戏行为,如果出现以上失控性增加、成为生活首要事项等特征,需要引起重视,甚至要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如果出现过度游戏行为,甚至可能危害到自身心身健康、学业人际等社会表现,则需要提高自控力,减少游戏时间。
保持情绪稳定,有情绪问题及时调整。如果出现焦虑抑郁或生活遭遇打击,程度较轻时我们可以通过与值得信任朋友聊天、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饮食等生活规律、进行自己感兴趣事项、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调节情绪。如果焦虑抑郁持续存在,程度重,或迁延无改善,及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网络游戏可以作为兴趣爱好,但如果兴趣爱好过于单一甚至出现过度网络游戏行为,在平时生活中多尝试感兴趣事项,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丰富自身生活,也是很好改善情绪及预防成瘾的重要途径。
(6)作为父母,如何与有游戏行为问题孩子沟通?
临床中,家长通常觉反馈难以与有游戏行为问题孩子进行沟通,常常孩子不理睬父母、或是谈及游戏就引起家庭“大战”,感觉非常棘手,导致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根据既往临床经验及心理干预技巧,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技巧改善与孩子针对游戏问题的沟通。
分析孩子游戏的动机及需求,共同探索解决现实困扰的方法。许多孩子游戏开始、维持游戏的动机,可能源于现实中困难得不到解决,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交问题、情绪问题、低自尊、得不到认可等困难,孩子只能通过游戏的渠道去回避现实困难及度过负性情绪,导致过度游戏行为。我们建议父母在对孩子游戏时间管理前,平心静气加强与孩子打游戏动机的沟通,特别是游戏为孩子解决什么样的“现实困扰”,了解孩子打游戏的根本原因,再帮助孩子寻找到解决这些现实的困扰的正确道路。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是在帮助自己解决困难,帮助自己成长,而非简单的管理游戏时间,愿意打开心扉进行沟通。
用巧劲打破沟通僵局。部分家长反应,孩子与家长除了生活必要基本拒绝沟通。分析孩子既往或者目前兴趣点,从孩子兴趣点出发打破沟通僵局,寻找问题。例如一个存在严重亲子沟通困难家庭,父亲提到孩子在拒绝沟通前曾经邀请父亲共同游戏,但父亲只是粗暴拒绝并指责孩子游戏问题。我们建议父亲从孩子兴趣出发,父亲向孩子发出共同游戏的邀请,数次边游戏边沟通过程中,发现孩子是因为转学后适应不良引发的游戏问题,后续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后游戏问题得到缓解。
最后,祝各位大小朋友都能掌控自己生活,远离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