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长兴: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中心城市经济新高地

2024-05-26 19:01
上海

2023年11月4日,全球航旅业目光聚焦上海,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成功摘取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航空母舰、LNG船、大型邮轮。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长兴企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实施“1+3”特色产业体系发展战略,为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崇明案例。

坚持向海图强

抢抓历史机遇

目前,上海基本形成了包括临港海洋产业发展核、长兴海洋产业发展核、杭州湾北岸产业带、长江口南岸产业带、崇明生态旅游带,以及北外滩、陆家嘴航运服务业等在内的“两核三带多点”海洋产业空间布局。长兴岛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的六大承载地之一,很多国之重器和国际领先的海工产品诞生于此。近年来,崇明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主动对接,承担使命,依托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央企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长兴海洋科技港二期

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长兴产业园区)成立于2007年,占地7.13平方公里。作为长兴海洋科技岛建设的核心力量,园区以“海洋梦、世界船、智能造”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产研融合的海洋科技岛。园区周边汇集了中船集团、中海集团、振华集团等海洋产业巨头,吸引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沪东中华配套项目、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等机构入驻;拥有多个专注于海洋装备研究的创新平台和科技园区,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实验室、上海长兴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平台、临港长兴科技园以及海洋家创客基地。

对标上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长兴在发展海洋装备产业方面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长兴岛获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世界最大的标准集装箱船、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全球最大的龙门吊等世界高端船舶和港口机械从这里走向世界。去年,全岛船舶与海工装备总产值近600亿,占全市近2/3,目前,四大央企手持订单量超过2500亿,到2028年生产都是饱和状态,船舶制造、维修呈现一片火热的新气象,船舶单位的数量规模和科研能力、配套能力都在快速提升,海装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如何加强海洋装备产业领域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如何在海装产业链的“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长兴企业集团抢抓新机遇,奋楫新征程。

加强聚才引智

实现能级跃升

思路决定出路,长兴企业集团锚定“1+3”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发展船舶海工高端装备产业“一个重点”,统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金融、新兴低碳产业“三个特色”。按照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融合创新战略的指引,重点做大做强海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中远海运、振华重工等国际知名船舶企业,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液化气(VLGC)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引入海洋装备零部件制造产业,谋划打造深海装备制造未来产业链,补全民用游艇船舶产业链;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做好梧桐园标准厂房的产业引入,在园区内构建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

2023年,长兴产业园区22个项目落地,实现实体企业产值27.05亿元。今年以来,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势头良好,海装产业乘风破浪,发展引擎动力澎湃。园区海洋科技港二期项目和梧桐园标准厂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园区整体形态开发渐入佳境,功能开发日趋完善,“所有配套集中在中心区域,利用连廊延伸到各个办公生活区域,为园区工作的人员提供便利,比如吃饭、运动、会务等。” 长兴企业集团规建部负责人沈刚介绍。

“筑得金丝巢,引得凤凰来”,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为加速打造产业载体,长兴企业集团推出了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努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

落户于长兴产业园区的上海良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半导体生产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蒸汽输送设备已实现国产化,解决了半导体制造的堵点问题,关键核心技术为企业创造了亿元产值,这离不开园区在人才招引落户上的大力支持。上海良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周悦说:“良薇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但这些科研人员户口不在本地,无法扎根在崇明,为此,政府推出相关落户政策,给企业吃了定心丸。”

上海琉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高端在线检测分析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电力、钢铁、石化、煤炭等众多行业提供环保检测解决方案。3年前,企业落户长兴产业园区,正是看中了园区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我们去宝山、浦东、嘉定都找了相关的工业园区,最后比较下来,长兴产业园区的办公环境、财政支持力度、人才落户政策更吸引我们。”上海琉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其兵说。

年初以来,长兴产业园区招商活动好戏连台,均和云谷·上海长兴智造港项目、中科颐高(长兴)海洋经济产业园陆续招商,一批新兴高科技企业集中签约落户。到今年6月底,长兴产业园区将有超50万平方米的载体建成投用,长兴海洋科技港二期项目20万平方米,有13个租售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梧桐园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4月已正式开园;临港长兴科技园一期项目20万平方米,实现招商去化约2万平方米,各园中园项目通过差异化定位、多元化建设、专业化招商、集约化发展,以“小园区”撬动“大产业”。

科技政策加持

赋能引擎澎湃

长兴企业集团把企业发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局中谋划,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把海装产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独特之路。江南研究院、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国家海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上海船研所、中船重工708、611、726研究所等一批知名海洋科研机构和研究基地快速集聚,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包括LNG全产业链船舶装备研发、3DEXP三维体验式研发设计、5G智能船舶制造技术等,为海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

今年,长兴企业集团与市经信委、市长兴岛管委会将举办8-10场重点民企走进长兴系列活动,邀请全国民企500强、专精特新企业等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同推进千亿级海洋装备岛建设;组建长三角绿色科技创新基金、金浦创新基金、碳中和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约50亿元,优先投资落户集团辖区内企业;奔赴海外招商,推动国际知名企业在长兴岛布局。

作为全区实体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对全区工业具有“压舱石”作用。长兴产业园区将用足用好园区现有优势,发挥临港、张江、崇明三方政策叠加效应,围绕高端人才落户、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需求,为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优质项目申报、专项经费申请、专精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一凤来栖、群凤相随”的“群飞”效应。上海阿罗仕电控系统公司董事长宁丽表示:“海洋装备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非常暖心。”

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长兴全力打造世界级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区、上海制造品牌承载地、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长兴产业园区总经理吴敏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随着不断的工业项目引入和载体空间推出,会快速形成积聚,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在地工业制造类企业突破200家,‘十五五’,我们的经济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吴敏说。

记者:张永昌

原标题:《崇明长兴: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中心城市经济新高地》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