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非凡的赵俪生先生 | 吕家乡
人物简介
赵俪生(1917-2007)先生学识渊博,文史哲兼长而尤精于史,在农民战争史、土地制度史、文化史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的学术渊源、师业承受、个人经历铸就了他独具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他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求真求实的执着追求,成为当代逸群绝伦、独具风采的学术名家。
赵俪生
作 者 | 吕家乡,1933年生于江苏沛县,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 载 |《风雨人间情》,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73-279页
扩展阅读
赵俪生先生的治学历程与学术成就 | 王桂琴顾颉刚:赵俪生堪称“史学界的杨小楼” | 赵淮青
赵俪生先生是1950年冬到山东大学文史系任教的,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衣着。他有时西装革履,打着一条鲜红的领带;有时穿着一身布满污迹的黄绿色的棉军装,有时又换上一件深色大褂。赵先生当时才三十来岁,身材高挑,挺胸直背,步履矫健,不论穿什么衣服都显得气度非凡。我本来对赵先生的成就毫无所知,但就在赵先生进入山大前后,接连出版了三本书:小说《中条山的梦》,翻译小说《孤独》(原作者是苏联的维尔塔),论文集《中国新史学的探索》。我敬佩他的多才多艺,怀着敬仰的心情,选修了赵先生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典选读。和童书业先生不同,赵先生上这门课有完整的讲稿,逻辑严密,字斟句酌,就像准备发表的文稿。他讲课的声音洪亮,字字入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富有感染力。见大家听得全神贯注,赵先生讲课精神分外饱满,形成了良性互动。下课前,他往往喜形于色地说:“同学们的听讲状态很好,让我的讲课更有信心,谢谢!”“看得出大家对这堂课很满意,这和我的预计正相符,谢谢!”有一次下课前说:“这堂课让我们师生都感到愉悦,下一次会有更精彩的节目!”每次上课时,他的夫人和助教高昭一老师都来听讲。每次下课前,他总要声明:“这一章的讲稿在准备时得到了高昭一同志的许多帮助,谨向她致谢!”以这种方式当面且当众表达对自己夫人的感谢,的确别开生面,一时传为美谈。
赵俪生先生与夫人高昭一
大约是讲完了《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之后,赵先生在下课前郑重地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同学们对授课提出宝贵意见,尤其希望多提批评意见.他把准备好的纸片逐一地发给每个同学。课后,同学们把意见交给课代表,转给了赵先生。出乎意料的是,下一次上课时,赵先生寒着脸走上讲台,沉默不语良久。同学们不知出了什么事,诧异又惴惴不安。赵先生终于开口了,第一句话是:“咱们可都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哈!”又是沉默。过了一会儿接着说:“知识分子都有点虚荣爱面子,我也不例外。我请大家提意见,是对大家的尊重;大家提意见,可以畅所欲言,可是也要尊重我的人格呀。真想不到竟然有这样的意见:‘有时简直是浪费时间’,‘不应当自吹自擂’……哎,哎,我的讲稿都是反复修改推敲过的,没有一句废话,怎么能说是浪费时间呢?我教这门课是边学边讲,自知力不从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什么时候自吹自擂了?”说着说着,赵先生已委屈得泪光盈盈了。下课后,大部分同学都说“浪费时间”、“自吹自擂”这样的意见不合事实,又埋怨课代表不该把这样的意见交上去。根据大家的建议,课代表和几个同学特地登门向赵先生做了解释,这场小小的风波就平息了。此后,赵先生上课时依然情绪饱满、神采焕发,依然在下课前“向高昭一同志致谢”,但结束语不再说“还有更精彩的节目”之类,改为“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了。
赵俪生先生和童书业先生不仅有相近的专业特长,又有相同的业余爱好,都善于鉴赏文物,都长于品画,而且都能挥笔作画,他俩的寓所又紧邻,因此很快结为好友,经常相互切磋,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却毫无芥蒂,赶上饭点时就毫不见外地共酌共餐。两家的孩子也随意串门,一同玩耍,亲密无间。但小孩子一块玩着玩着就会发生争执,有时难免唇枪舌剑,甚至动起手来,吃亏的一方就要向家长告状。这事就会对双方家长的关系有所影响。听说有一次,赵先生的孩子吃了亏,赵先生听了孩子的哭诉,就怒气冲冲地领着哭哭啼啼的孩子敲开童家的门,朝童先生夫妇扑通跪倒,说:“我赵某教子无方,孩子活该受欺负,惹你们二老见笑、生气了,向你们谢罪!”童先生还来不及反应,赵先生已叩头转身而去。孩子们的纠纷第二天就烟消云散,两位老师也就像孩子们一样和好如初。同学们听到老师之间的这种花边新闻,感到新奇又有趣。
赵俪生、高昭一和儿女们
1951年初,为了抗美援朝,我报名参加军事干校,得到批准,在文学院的欢送会上,我发表了颇有偏激情绪的告别辞(回想起来实在羞愧)。会后赵先生亲切地对我说:你蛮有诗人气质,参军以后也可以搞创作。不过,诗人往往是偏激的,这可要注意哟。我虽然没有认真领会赵先生的提醒,却怀着感激的心情深深记住了他温暖的目光。
由于上级有新的指示,我并没有去参军。1952年毕业离校后,就和赵先生失去联系。1957年,赵先生(那时已调入兰州大学)和我都成了右派分子。获得“改正”后,从校友赵淮青那里得知赵先生的消息。想不到蜷居“另册”期间,赵先生比我所受的磨难更重,他本人几乎饿死,次女上山采野菜时坠崖而死。他的次女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学校视为北大、清华的苗子,出事时正当高考前夕。赵先生正在外地劳动改造,家人怕他承受不了,请假也难,瞒了他好几个月。
赵先生复出后,重新焕发了学术青春,在土地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多有新的建树。听说赵先生1978年招收新时期的第一届研究生时,冲破重重阻力,甚至以“罢招”相拼,坚持录取一位学历不高、其貌不扬的考生,终于如愿。这位考生果然不负先生厚望,成了历史学界的拔尖人才。又听说因为赵先生曾批评一位学阀的著作,遭其忌恨,硬是不让先生担任博导。先生为此十分愤愤,但始终不向学阀服软。2000年,我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一朵喇叭花》,寄给赵先生,请他指教。八十多岁高龄的赵先生很快就写来了相当长的回信,对我鼓励、指点之外,捎带着毫不隐讳地讥诮了几位师友。这一些信息让我隐隐地重新看到了赵先生三十来岁执教山大时的性情和风骨。
2012年7月
附录
鱼雁传师情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我在山东大学求学时曾亲聆教诲的老师们大都辞世。数来数去,唯一健在的只有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了。现在他远在兰州大学。多么盼望他能来参加母校山东大学的百年校庆!可是,我听说八十五岁高龄的赵老师刚动了一次较大手术,不可能远行。我只好又拿出他的那封长信来反复拜读,以寄托思念之情了。
吕家乡同学:
你的书《一朵喇叭花》收到了。
记得我刚到青岛那年(1950年),住在合江路,有两个中文系学生常来找我谈谈,一是吕家乡,一是袁林(女)。后来听说袁林留在青岛教书。吕家乡下落不明。
现在明白了,原来是劳动教养去了。我 1958年被揪回青岛批斗(吕按:那时赵老师已经调到兰州大学),原来也要送山东寿光农场劳动教养,后因兰大和甘肃力争,才放回来,“撤去教授学衔,降四级,监督使用”。
你的书,我不是一口气读完的,人老了,只好一天看三篇,一天看五篇,拖一段时间才读完。读完后,我感到你比我高,比我会写文章。
写文章像揉面。面,糖,酥油,芝麻,统统揉匀,烙出来的烧饼才香。写文章要三件东西:感情,思维(理智),文字,三样揉到一起,揉得匀,文章才隽永。我说我不如你,不是故作谦虚,而是真情实话。我写文章,要么偏重感性冲动,不知不觉把思维挤掉;要么偏重思维,甲乙丙丁,很教条,缺乏感情。至于文字,更是猛古丁的,一句深,一句浅,很不蕴藉。这就是不会揉面,揉得不匀。我从你那篇写退休的小文里,得到了如上的启发。
当然,你的文章也并非尽善尽美。例如局度不大,文章放不开,扭扭捏捏的。这大概是劳动教养的效应吧?
你的小书写到一些人,引起我许多回忆。如王统照,我在青岛铁中初三跟他上过学;论亲戚,我叫他表兄。孙昌熙是我堂妹的丈夫(后离婚),在中学比我低两班。葛懋春是我的学生,助手,他的毕业论文就是由我做导师的……(吕家乡按:这一段有所删削。)
我有一本回忆录,叫《篱堇堂自叙》,我手下的书全送光了,无可奉赠。你可去找来看看,提点意见。兰大要出《赵俪生文集》,六卷,2001年可出齐。我已八十四,高先生(吕按:赵老师的夫人高昭一先生)已八十七。当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八大教授”,前些年六位都死了,去年十月杨向奎先生也死了,就剩下我这“续貂之尾”,也快死了。
匆祝阖家春节快乐!
赵俪生
(2001年)元月十一日
1952年我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就跟赵老师失去联系。他在一次次运动中挨整,我早已听说,但我总以为他这样的名教授,处境会比我好一些。直到两年前我读了新华社记者赵淮青(比我晚一届的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学)写的长文《我所认识的赵俪生先生》,才知道赵老师经受了比我还要严重的身心折磨。他的坚韧顽强令人敬佩。我想给他写信,却不知从何说起,又放下了笔。去年冬天我把新出的散文集《一朵喇叭花》寄给他,聊代倾吐积愫。接着就收到了这封长信,还有一幅赵老师和师母高昭一先生的合影。拜读来信,我最突出的感受是:我做不到像赵老师这样关心学生!我要像赵老师这样关心学生!
在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时,《赵俪生文集》的前两卷已由历史系作为校庆礼物隆重颁发。我知道这一套六卷文集绝不是给赵老师的著述画了句号,不过是画了个逗号。日前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读到赵老师的一篇文章,得知他还要研究中国美术史呢!
(刊于2001年11月13日山东《齐鲁晚报》)
《风雨人间情》书影
往期精选
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张西平:在文明互鉴中建立中国自主的翻译学
钱谦益批校《史通》及何焯改署名冯舒之隐衷 | 刘占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文史哲杂志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气度非凡的赵俪生先生 | 吕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