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影界有特殊风波,但大浪淘沙之后是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8-12-13 11:23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全年的总票房已达577亿,600亿的目标已经近在眼前。今年的电影市场,除了传统的喜剧和动作大片等讨喜类型之外,也出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爆款佳作,小众的艺术电影也逐渐焕发出生机。

另一方面,因为明星税务风波牵扯出的行业动荡,加速了资本在影视行业的撤退,大盘在没有爆款带动的日常档期中容易冷却也让这个行业频频发出对于“寒冬”的哀叹。

如何看待眼下的电影行业所处“行情”,业界大佬们12月12日相聚在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举行国际制片人论坛,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俞剑红、《战狼2》制片人关海龙,以及吉姆·莱吉、菲利普·博伯、约瑟夫·班德迈尔、斯蒂芬·卡斯特等来自世界各国的资深制片人出席论坛,就电影行业发展、制片人的专业工作内容、各国合拍片等议题进行交流。

论坛现场

于冬:中美最大的贸易逆差在电影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论坛上谈到,中国电影人十几年来把市场“从9亿干到了600亿,这一代电影人功不可没,尤其是这个时候应该肯定这代人的努力”。

已经连续六年稳居700部以上的产出能力,无可厚非地说明中国已经是实实在在的“电影大国”,而未来是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新征程。

于冬

于冬认为,电影强国,“一是国产片在本土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二是本国电影拥有强大的出口能力、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未来是把中国电影中国元素出口到全球市场,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他谈到,就比例而言,“中美贸易最大的逆差是在电影方面,我们600亿票房里一半是美国电影,北美每年100亿票房中华语片加在一起年票房不到3000万,而印度电影有4亿。中国在海外票房的占有远落后于印度、韩国、日本等电影。”

近年来,博纳出品的《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乘风破浪》《无双》《追龙》等影片“笑傲”各个重要的档期,于冬认为未来要超越北美,中国电影是有机会的。“现在是一个好的时机。中国电影现在还有大批年富力强的电影人还在一线创作,不被资本绑架。”而现在好莱坞的六大公司都被华尔街的银行家所取代,好莱坞的原创力在逐步消失,为了逐利重复的拍续集。而中国电影正是经过长足发展后原创力最发达的时候。加上波澜壮阔的时刻赋予的大量故事,因此未来可期。

“所以当现在金融资本对电影行业出现波折,选择观望和远离,也正是大浪淘沙之后中国制片人的机会。回到电影创作的主体,这个时代一批有生命力的电影会绽放光芒。这可能是我们最接近好莱坞的十年。这是最好的机会。我们这一代的制片人要有这样的责任和信心。”

任仲伦:未来电影依然是“大公司”的时代

“大家应该更关注电影的质量和电影的影响”。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说,“如果从文化上来讲,我们不用提赶超,文化就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说赶超过于简单粗暴,更多的是质量。”

任仲伦

对于今年电影市场的“起起落落”,任仲伦对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年的电影市场大体上来说,跟中国的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大趋势是契合的,今年电影界有特殊风波,确实带来影响,明星风波导致的对电影资本的热情退烧,但把前几年的虚浮的泡沫祛除,对未来是有好处的。”任仲伦谈到过去几年间电影的成本迅猛的发展,“我在行业时间比较长,看很多事情有历史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部电影的成本30万到50万,十年前三五千万,现在一些好的电影要三五亿,成本增加1000倍,而十年票价基本没动。这给整个制片企业压力是巨大的。”因此,眼下的调整,“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即便是外在压迫力下的调整,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好事。”

近年来的电影行业迅速发展,带动着民营电影公司迸发出强劲的活力,以小博大,爆款频出,也让越来越多的小公司、个人创作者主体获得投资的青睐。另一方面,小公司过于依赖单部电影或者个人成就,一些政策变化,最容易受到波及的,也是小公司。

以最近国际上诸如迪士尼收购福斯等电影行业的大新闻为例,任仲伦认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在全球来看“合并是必然的趋势”。“这个行业风险比较大,黑马会有,但未必长久。今天新闻说这个项目投入几个亿,几个亿可以转眼清零。未来是大公司时代,小公司抵御不了这个行业的风险, 支撑起电影强国的支柱,一定依靠强大的电影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整个企业,抵御潮起潮落的风险。一两部高票房的电影并不能让一个公司稳固发展。”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