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莉:医生一生若有产品获批上市,死时都会笑

宋少莉
2024-05-07 08:42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就是认准一个方向,不断坚持往前走的过程。我们努力另辟蹊径,解决核药“卡脖子”问题。

科学就是认定一个方向,然后坚持不断往前的过程。就像“research”这个词,可能起初我坚持的方向不一定对,但当发现它的有用性时,如果这个方向行不通,我会换个方向继续前行,所以叫做——Search and Research,探索与再探索。

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艰难,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只要认准这条道,坚持下去,肯定能够出个好结果,我觉得非常值得。像我们临床医生能够在一生中有1-2个产品获批IND(研究型新药)申请,我死的时候都会笑起来。

我们核医学工作者,首先是医生,要看门诊、审核影像报告。我们工作日常就是从影像中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做临床医生幕后的“火眼金睛”,通过影像为病人的精准诊断提供帮助,为病人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核医学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应用,包括诊断和治疗。在诊断类方面,传统方法是用反映肿瘤葡萄糖代谢为基础的显像剂,其中18F-FDG是最常用的显像剂,它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已经深入人心。临床上,18F-FDG PET/CT也被称为“查癌神器”,但是对于FDG“不灵”的肿瘤,仍需要一些特色探针来锁定那些更隐秘、更“高明”的肿瘤。

核素治疗就是利用治疗性核素和靶向配体结合,形成靶向治疗性药物,引入体内后通过核素不停释放的射线来杀伤肿瘤。这虽然说是个物理效应,但疗效是非常确定的。现在他们把我们这个叫做“核导弹”(可以释放射线),它可以一次打断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的DNA双链,避免它再复发。

在当今“谈核色变”的社会,核药还面临很多挑战。不仅仅普通老百姓,就是我们医务人员平时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其实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平时说的这些辐射,只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在自然界,只要物体的温度不是绝对零度(约为-273.15℃),它就会向外辐射能量,这是一个物理现象。正常人每年接受的辐射量大约为3毫西弗(mSv)。

只要小于50毫西弗都是安全的剂量,放射性工作人员参考剂量是每年25毫西弗。我们平时做一个胸片的辐射是0.01~0.7毫西弗,做一次PET/CT大概就是10~12毫西弗,腹部增强CT是18毫西弗,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

中国放射性药物发展滞后,但近年国家在大力发展核医学。有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全球核药赛道累计融资超60亿美元,2023年融资金额较2022年上涨了82%。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被认为“寒冬”的时候,核药赛道的发展却在加速。

在欧美国家已经筑起专利“围墙”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另辟蹊径,创新研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分子探针,解决核药的“卡脖子”问题,最大可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2023年12月15日,我们全球首创的99mTc-PSMA SPECT/CT 显像剂获得了IND。相对于国外的产品,我们研发的新药知识产权在国内,价格就低廉,未来推广的话,能惠及更多百姓。

我们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靶向成纤维活化蛋白(FAP)的新型分子影像探针来定位肿瘤。经过我们特殊的设计后,形成FAPI PET/CT显像探针,可对肿瘤成纤维细胞进行显像,因90%以上的上皮源性肿瘤都会高表达FAP,因此靶向FAP显像和治疗都非常有效。

医学创新的产品从研制成功到获批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我们的探针从研制到临床应用,一般是先在动物体内进行疗效验证,然后进行无毒、无菌等临床试验前必备的严格的检测,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批以后再去招募志愿者。

一般从研发到进入临床试验至少需要1~2年时间。但是从我们院内制剂到药品,路还远得很。比如说我们有了专利,要转化给公司,公司还要做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获批上市证书,才能变成药品。这个路好长好长。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很多人会失去信心,乃至半途而废。但我们坚持勇往直前,用原创产品造福广大患者。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30多种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可以说在国内也是属于很领先的。作为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们主要任务就是研发并且临床转化一些新型的放射性药物。在原创方面,我们另辟蹊径,能够拓展出我们的一些新的项目(临床转化),然后造福广大患者,比如说基础研究领域,发现这个靶点很有用,我们就动脑筋用核素链接剂,把它链接制成放射性药物,然后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

科学就是你认定一个方向,不断坚持并且往前走的一个过程。当你很艰难克服了这个事情(困难),又发现它很有用,就感觉很有成就,就会很开心。

(作者宋少莉,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兼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导。2023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第五届最美女医师”,2021年获“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发表SCI 论文116余篇,专利15项,专利成果商业转化1项。专业主攻核医学分子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在新型分子影像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有丰富经验。)

    责任编辑:卢雁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