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南海沉船,凝结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丨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四讲

2024-04-29 22:39
广东

“南海I号”保存状况相对完好、文物遗存丰富多样,有效地弥补了文献资料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航海生活等方面记载的缺失。“南海I号”是促成我国水下考古发展的一个触发点,是多学科合作进行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展示的重要实践。“南海I号”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将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时代课题,提供重要支撑。

✎文字 | 刘帅 黄智

✎摄影 | Ratty(除署名外)

1987年,英国一家打捞公司找到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希望在广东的海域合作打捞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莱茵堡”号。由此,“南海I号”在下川岛附近海域被意外发现。

2007年,“南海I号”入驻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水晶宫”,中国水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历经33年,2019年,“南海I号”考古发掘工作结束,船舱内货物清理完毕。登记在册的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其中,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出水文物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南海I号”出水的金虬龙环。(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I号”出水的金戒指。(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I号”出水的景德镇青口釉芒口小碗。

“南海I号”出水的龙泉窑青釉莲纹花口盘。

“南海I号”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它的身上隐藏着哪些密码和信息?4月25日,“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四讲”邀请到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海I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作者魏峻,以“大航海——‘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南海I号”从发现到打捞考古的全过程、两宋时期的海洋贸易、海丝考古发现,以及“南海I号”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等。海洋史研究领域专家李庆新、中国水下考古领域专家崔勇、文博领域专家王芳就相关话题与魏峻展开对谈。活动由王芳主持。

讲座现场。

从“南海1号”看宋代海贸

在两宋之前,各朝代的国际贸易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只是补充的贸易形式。到了两宋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发展壮大,建立国家政权,导致陆上丝绸之路被割断。尤其是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宋朝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全面南移,更加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南海I号”可计数的出水文物数超过18万件,还有众多无法统计的铁器凝结物、瓷器凝结物,实证了两宋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魏峻指出,10-13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东西方各大帝国先后瓦解,世界各地战乱频仍。在此背景下,宋代中国凭借着发达的“中国制造”,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成为世界贸易的巨大动力源。

讲座现场。

宋代的海洋贸易有显著的特点。第一,统治阶层非常重视。宋朝统治集团在占领广州两个月后,就在此设置了市舶司,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进行海洋贸易管理的机构。宋太宗时期,朝廷派使者带着金银、诏书去招商。第二,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颁布了海洋贸易法——《元丰广州市舶条法》;税收制度也相对完善。第三,宋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纪,使得贸易量非常大,大商人也比较多。

“南海I号”出水的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套装喇叭口瓶。

1987年出水的瓷器与金饰。

两宋时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李庆新认为,为了与辽、西夏、金、元等政权对抗,宋王朝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向海而生,大力发展海洋贸易。宋朝管控的海丝商贸专卖制度,可以使朝廷获得大量可控的财政收入,同时也给民生带来很多福利。此外,宋朝重视海外贸易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唐到宋元,中国社会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就是在经济领域,海外贸易越来越重要。海洋的因素,正向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讲座现场。

王芳补充道,如果从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等角度考量“南海I号”与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西文明互鉴已深深地影响了彼此的经济发展、导航技术、造船技术和生活方式等。

从“南海1号”看中国水下考古

“南海I号”考古项目的重要性绝非只是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沉船和大批精美文物,也不限于获得了丰富而珍贵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实物资料,还应包括这个考古项目中体现出的中国考古学综合实力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南海I号”考古项目对于世界水下考古学的发展与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南海I号”船舱货物分布情况。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

崔勇从事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30多年,曾参与和主持了多项沉船、水下遗址、陆地窑址调查和发掘。他对自己亲历的每一个项目都印象非常深,回过头来看,“南海I号”考古项目确实不好做。崔勇讲到,“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当时尝试过很多方案,最终选择吊力达4000吨的“华天龙”号起吊,由载重16000吨的半潜驳船“重任1601”号运载,16根高压气囊滚动的方式将“南海I号”送进了“水晶宫”。

讲座现场。

“南海I号”考古项目给中国水下考古领域带来了很多理念上的变化。魏峻认为,“南海I号”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迁移式保护案例,这种迁移式保护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022年年底,上海市文物部门宣布“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打捞出水并整体迁移到位于该市杨浦区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该考古项目世界首创了“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但其与“南海I号”考古项目整体打捞、异地保护、迁移式保护这种理念是一样的,是迁移式保护的新案例和新发展。

“中国考古01”号考古专用船。

弧形梁安装现场。

从“南海I号”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彰显的和平、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与参与。要让“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不仅需要当下凝聚共识、携手共建,不断深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和提炼人类文明的优秀基因,让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一起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同构建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海I号”出水的铜秤盘、铜天平及铜砝码。

“南海I号”出水的铜钱。

魏峻认为,“南海I号”及其所处的时代,对于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借鉴意义,体现在发展海外贸易政策、不同政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交流模式等诸多方面。

“南海I号”处于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鼎盛时代,是东亚—印度洋—地中海这一传统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重要代表。当时,几大文明板块都以海洋为纽带,以商品货物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全面的相互交流。李庆新说,“南海I号”是海洋文化遗产、海洋丝绸之路遗产中的一个里程碑,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留下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对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岭外代答》(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记录的南海航线。

崔勇认为,“南海I号”就像一个文化上的“鲸落”,古人用一种悲壮的方式把各种信息、各种文化打包,放在海底,供当代人考古发现与探索。它支撑了水下考古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影响了航海学、导航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很多课题,都可以在“南海I号”考古项目中找到支撑材料。

对于“南海I号”未来的研究展望,王芳指出,遗址遗迹、海上信仰、海上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都非常值得关注。希望大家能够借着“南海I号”这艘南宋时期的远洋商贸船,更加关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讲座现场。

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四讲

大航海:“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

学术支持单位

南越王博物院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州海事博物馆

承办单位

《随笔》杂志 广东教育出版社 硬核读书会 楠枫书院

主讲嘉宾

魏峻

“南海I号”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海I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作者。

对谈嘉宾

李庆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海洋史研究》主编。

崔勇

“南海I号”考古项目领队之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主持人

王芳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研究员。

· END ·

作者丨刘帅 黄智

摄影丨Ratty

原标题:《这艘南海沉船,凝结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丨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四讲》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