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蒂菲奥里:精彩的人生需要冒险

王芊霓
2018-12-06 16:18

《耶路撒冷三千年》,一本就算不曾拜读过也一定听过的传奇书籍,它是近年来罕见的全球畅销的历史题材书籍,作者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传记家和小说家。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并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除了如雷贯耳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之外,他还著有《大人物的世界史》、《青年斯大林》和《罗曼诺夫皇朝》等作品。

蒙蒂菲奥里在上世纪90年代以银行家身份来京的短暂停留“不算真正来过”,此行见到中国读者才算是真的来了。“我的书每次被翻译成某一种外语都是一种新的旅程,是一种新的生命。所以,今天我的书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出版,对我来说也是开启了一种新的旅程和生命力。”蒙蒂菲奥里热情地向思想湃的观众,向他的读者表达了来到中国的兴奋之情。

图 谢匡时

可以说,蒙蒂菲奥里是一个典型“高富帅”。他出身于英国犹太贵族,少时就读哈罗公学、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继承衣钵成为银行家。

不过,在12月1日的思想湃的舞台上,面对观众们对他优越出身的关注,他都简短回应:“我还是希望人们能够记住我的作品”“犹太人在英国社会就是发挥了‘正常’的作用而已”。

他有足够的资本让人们聚焦于他的后天努力:他是千万级畅销书作家,其开创性的大部头历史通史类作品《耶路撒冷三千年》早已被译为49种语言,在中国亦是家喻户晓;他的《青年斯大林》是受到克里姆林宫和普京关注的作品;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去年刚刚买下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一书的影视版权。

蒙蒂菲奥里此次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其中译新书《萨申卡》,知名青年作家蒋方舟也受邀出席了对谈,活动由资深译者陆大鹏主持。在思想湃现场,蒙蒂菲奥里幽默风趣,蒋方舟诙谐应对,特意穿着“女间谍”的服装来配合这次活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分享了对于历史、旅行、以及文学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

图 谢匡时

俄罗斯档案馆历险

蒋方舟对《萨申卡》给予了很高评价。她认为蒙蒂菲奥里“抓住了俄罗斯的本质”。蒋方舟认为,“很多的英美作家不能够理解真正的俄罗斯。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人能够面不改色地进行了一个很残酷的行为之后,又若无其事地去看戏、去唱歌去喝酒。所以,谁如果能够把握到这种面不改色的残酷,其实是真正把握到了俄罗斯的本质。”由此,蒋方舟提问蒙蒂菲奥里:在看俄罗斯的档案的时候是否感受到了这种残酷。

蒙蒂菲奥里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直都觉得恐怖。可是他的梦想也是能在俄罗斯档案馆工作。《萨申卡》是关于找寻真相的故事,是基于他本人的经历,很多细节是依据他在俄罗斯档案馆的经历改编的。

他分享了在俄罗斯档案馆查资料的趣事。“我第一次去问他们能不能帮我找一些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的资料。一个非常胖的老太太说,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觉得你作为西方人也没有资格拿到这些资料。”不过,蒙蒂菲奥里穷追不舍,老太太终于同意了,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段历险会以一只小猫被扔到他头上而结束。

“我开始看这些文件,我心跳的好厉害,可是几分钟后突然听到一声尖叫,什么东西掉到我头上了,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我拿下来看,竟是个小猫,我看看二楼,那位老太太站在那里,奇怪地看着我,说:欢迎来到俄罗斯档案馆!”

“那时我的头发还是很多的,现在你们知道我的头发去哪里了吧。”蒙蒂菲奥里拿自己的光头开涮,逗得全场哄笑。

图 谢匡时

小说《萨申卡》致敬俄罗斯文学

蒙蒂菲奥里说他从小就对俄罗斯非常感兴趣,读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历史的书籍,苏联开始解体的时候,他结束了自己银行家的生涯,开始旅行。去过第比利斯、巴库、车臣的格罗兹尼、撒马尔罕、埃里温等,在这些地区旅行的同时也得到过很多神奇的体悟,亲眼见证了许多的历史。

蒙蒂菲奥里在《萨申卡》中多处都表达了对俄罗斯文学的致敬。“我的所有作品都有俄国文学的影子,可以说《莫斯科三部曲》就是对俄国文学的致敬。”蒙蒂菲奥里说。《萨申卡》同时是一个婚外情的故事。西方文学里面关于婚外情的故事其实非常多,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列宁革命时代,是少见以及冒险的。

《萨申卡》致敬了著名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以及伊萨克·巴别尔,小说开头那个圣彼得堡的贵族少女的故事是基于纳博科夫的回忆录。还有一个人物本亚明·高尔登(Beniamin Golden)是向巴别尔致敬。

蒙蒂菲奥里尤其推崇伊萨克·巴别尔。他评价道:“他是个多么了不起,多么可爱的人啊!对生命充满了热情。”蒙蒂菲奥里做战地记者的经历很类似巴别尔笔下的红色骑兵军。《红色骑兵军》讲述的恰恰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加入了红军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并经历了非常残酷的战争的故事。

“我也是犹太人,巴别尔笔下的哥萨克是非常反犹的。我的祖先也经历过1903年俄罗斯帝国的反犹暴行,他们是生活在俄罗斯帝国的犹太人。当时,俄国有约三千犹太人被杀,很多犹太女性被强奸,所以我的祖先决定逃离俄罗斯。”蒙蒂菲奥里说。

不难看出,蒙蒂菲奥里一直把目光聚集俄罗斯,和他的犹太家族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寻找历史的真相,于他而言,也是对自我的安放。

对谈结束后,有观众向两位嘉宾提问:“在旅行中的陌生会带给人恐惧,怎么样去处理这种恐惧的感觉?”蒋方舟说,旅行中那些新奇的体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去融入,融入是克服不确定的最好方式。

蒙蒂菲奥里说,要想自己的生活过得精彩,必须要有一点恐惧。“生活是一个冒险,人生很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那就拥抱它,不要害怕。”

嘉宾从左至右:蒋方舟、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陆大鹏

对话蒙蒂菲奥里

Q1:你是历史上人脉资源最广的一位历史学家,包括你跟英国王室也能维持很好的关系,你是否认为这是你的某种特权呢?对那些可能不占有最好的历史资料的学者,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A:我真诚地希望人们因为我的作品而记住我。

Q2:当然,我这样提问并不是贬低和低估你作品中你的付出和努力的部分。但是这种社会关系对你的写作确实很重要,不是吗?

A:认识贵族和王室一直都是令人激动的事,因为我的书都是关于权力,关于政治的,比如罗曼诺夫皇朝,再比如耶路撒冷三千年。所以,当然,认识他们帮助我写作。但是对作家来说,最重要的都是,写你感兴趣的,并且完成它。

Q3:你此次来中国主要是参加对《萨申卡》的推广,你可以再简单的谈谈这本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吗?这是你的第一本虚构作品,对吗?并不是历史类作品。

A:对,这是我第一本虚构作品,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是我的莫斯科三部曲的第一部,它的背景是革命时期的俄国,它也是有一定史实基础的。

Q4:之前你接受采访提到,你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中,叶卡捷琳娜大帝是女性主义的,这部的萨申卡也是这样吗?

A:我不担心是不是女性主义,我不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她确实很强大,她很聪明,她也工作,她也是一个妻子、母亲、也是一个情人。

Q5:你的日常的写作的一天大概是怎样度过的?

A:我并不是每天都写作,有些时候,我就是不想写,特别沮丧。那时候我就会喝咖啡,然后跟朋友聊聊天什么的;还有的时候,我一整天都在写作。最重要的是,要关掉网络关掉手机,就是写写写。最重要的是,要能沉浸在你的主题里。

Q6:明白,就是说写最感兴趣的题目。因为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每天都有进展,你如何克服那些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的时刻?还是说,你其实并不是个不断需要及时反馈的人呢?

A:写作的所有人都需要反馈的。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写出来,然后就是找信任的人来读你写的东西。一定要找判断力很好的人来做你的初稿的读者,不要找判断力不好的人。所有人都需要建议,所有人都需要反馈的。我也一直都有寻找反馈的习惯。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