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历史图景:更好地理解杜甫,更好地理解唐代

2024-04-20 11:47
北京

对于杜甫,我们很熟悉。小学时代的课本里,我们就知道那个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但我们对杜甫又很陌生,我们熟知的杜甫生平,大多是安史之乱爆发、他迁居成都之后的事情。那么在安史之乱之前杜甫生平的44年里发生过什么,我们却不甚了解。

4月6日下午2点,《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作者、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王炳文老师,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仇鹿鸣老师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围绕浦睿文化出版新书《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围绕杜甫的少年时代,展开一场对话和分享。

我们摘选了部分文字实录分享给大家。

《杜甫的历史图景》写作缘起

王炳文:

这本书的名字是《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写的内容说白了就是杜甫的前半生。

杜甫他是唐代的诗人,他活了59年。按照我们以往的划分,杜甫诗歌的特点在安史之乱之前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的晚年,在数量上、关注的点上,还有一些思想上都是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以前看到很多杜甫的研究、注解,包括传记,都是更多关注755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的,我们手上的材料也是那方面比较多。这样其实就有个问题,杜甫活了59年,对我们来讲,我们把他的生命就变成只有15年了。前面44年其实对杜甫来讲,是他思想认知的形成期、发展期。甚至你看唐朝人的平均寿命,我们今天唐代研究的学者也根据大量出土墓志得出了,唐朝男性的平均寿命大概是55-58岁,就是五十六、七岁的样子。也就是说杜甫到40岁以后,人家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很完整的一个成年人、社会人。我们对他整个44年完全就是说,处在一个非常概念化的认知当中:他小时候是7岁写了诗,9岁写了字,后来崭露头角,科举考试又没考中,很快就去长安干谒寻访、托关系……这样子的话,这个事情变得非常得空洞。

这本书我就在想,让我们更多真正关注一下杜甫。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出生之前他的爷爷、他的爸爸到底对这个家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事实上的,就是说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人脉上面的作用;到了杜甫出生当时,他家里成员结构、亲属状况,杜甫小时候是怎么样长大的?他几岁的时候提到的那些灵光乍现或者吉光片羽的场景,比如说7岁写诗,五、六岁的时候看人家表演歌舞,到底是怎么样一种背景?是谁带着他去看?有什么因缘际会?到了他十几岁,为什么他又说他第一次在文坛崭露头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包括后来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很大争议,也是目前不能让人满意的(问题)——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大概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没考中?后来他又跟着他爸爸去做家属,他爸爸在今天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当官,他跟着他爸爸去当家属有好几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到底又在干什么?后来他爸爸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家里面临了怎样的一次事实上的动荡?到后来,等到他真正作为一个家长成长起来以后,在这个家又担负起怎么样的责任?又怎么样去了长安,包括这中间遇到了高适、遇到了李白,这些我们已经很熟悉的人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因缘际会;到长安杜甫为什么又晃荡十年,京漂又一直“长漂”,拿不到一个像样的结果;一直到最后,为什么安史之乱爆发前他有官做了,也有事情做了。所以这整个44年,对于一个作为历史人物的杜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这本书就是希望从一个历史学的角度,把杜甫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诗歌,还有跟他相关的这些文章、墓志材料都作为一种史料来对待,尽可能以一种比较考实、实证的方法,让我们真正了解前44年的杜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以往杜甫研究的两个落差

仇鹿鸣:

对多数人来讲,杜甫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甚至可以说,起码在上海的教育当中,我想大概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杜甫的名字,当然他未必能背杜甫的诗歌,因为杜甫的诗歌多数并不那么朗朗上口。所以我想,其实对于一般人的认知来讲,杜甫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而存在,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有一个区别是什么?就是说,如果杜甫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其实是有一定的落差的。

所谓我们了解的杜甫,无论是从语文课本中必背的诗篇,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视剧、纪录片,乃至于传记所呈现出来的杜甫,在过去所呈现出来的杜甫的形象,基本上是以他的作品为中心的。对一个文学家,这倒也很正常。一个文学家我们首先谈到的,某种意义上他并不是他自己的这个人,而是他的作品。所以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其实是一个以作品而存世的人物。

那么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有大量作品存世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是不是就非常清晰呢?

相对来说,如果是宋以后的那些重要的作家,比如说苏东坡,他保存下来的材料远为丰富。另外苏东坡和他同时代互相有往来的人,存留下来的材料也很多。所以严格来讲,我们对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是有相对比较清晰的了解的。但是杜甫他作为唐代的一个人物来说的话,杜甫本人真正留下来的传记材料的数量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们能够依赖的、关于杜甫本人的传记,就是新旧唐书的《杜甫传》。如果用比较专业的讨论来讲,《旧唐书》的传记主要来自于唐代实录里面的材料。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杜甫他生前那个官是很小的。《旧唐书·杜甫传》并不是来自于实录,它实际上是五代人编撰《旧唐书》的时候,根据其他材料拼接而成的。如果从杜甫本人保存下来的作品来讲的话,相对来说数量是比较少的,不像我们讲到像苏东坡这些人,他既有很好的诗篇,然后他的词,他也有大量的文章保存下来。我们要理解一个人,他保存下来的文章,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历史的信息。杜甫的诗篇保存下来的数量是很多,但他的文章数量是比较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于杜甫的生平,很多时候是不太清楚的。

传统意义上对杜甫形象的讨论。当然在王老师这本书之前已经有很多的传记,而且可以说有很多成功的、或者是在学术价值上很高的传记:从文学史研究上来说,可能最有代表性的是原来北京大学陈贻焮教授所写的《杜甫评传》三卷本,当然也代表了在90年代的时候,杜甫研究的最高水平的作品。

但是我个人觉得之前的研究大概还是稍有两个落差。一个落差是什么?之前多数出自于文学史研究者的作品,他对杜甫是抱着仰视的态度来谈论的。因为杜甫他有两个身份,实际上构成了后世人对他非常钦仰的标志。其中一个就是他本人诗歌艺术的成就,尤其是他在律诗方面的成就。

那么第二个(落差)的话,刚刚王老师讲,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在诗歌题材和艺术成就上,实际上是有一个飞跃。杜甫在安史之乱当中写了大量的、关心一般人民困苦的诗篇,大家比较熟悉的像“三吏三别”,那些都是代表杜甫个人最高的成就的诗篇。所以我们在建国以后的一些讨论里把杜甫地位抬得很高,很大一个程度上来讲,会强调杜甫的诗篇有“人民性”——他是关心一般人的疾苦。并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会讲这样的话题,事实上,即使在古代,这也是判定一个伟大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是要能够关心到一般人的,而不是说他只关心到他自己,不是说只关心自己的官位、自己的仕进、关心自己的同僚。杜甫确实在安史之乱,他本人经历了动荡和流离之后,把很多的声音留给了一般的、在动乱当中的、苦难的人。所以这是杜甫在宋以后(得到)非常高评价的一个原因。甚至可以说,这是唐宋之际的一个不算重大,但是很微妙的一个变化,就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它有时候要反映出的一般人疾苦。这实际上成为了宋以后的士大夫评价杜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再往前,如果我们讲六朝的诗歌,我们其实不会要求谢灵运,甚至是陶渊明这样的人,要在他们的诗篇中关心一般人的困苦的。

但从事实上来讲,到了宋以后,杜甫所谓“诗圣”的地位的形成,是他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政治的批判(当然政治批判是站在忠于朝廷的立场上)、对于一般人的痛苦和灾难的描摹,这些都构成了宋以后杜甫成为“诗圣”的最基本的要素。

所以某种程度上,宋以后的人,一直到现在的研究者,他们对杜甫都是带着内外两种崇拜,这才是他“诗圣”地位能够建立的原因:一个是对内的角度,作为传统的诗人来说,是对于杜甫的诗歌技巧、用典的崇拜;对于外在的士大夫来说,是对于杜甫人格的一种崇拜。

从这样的角度看,过去的这些作品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们对于杜甫诗篇的详细的解读和编年,以及对于杜甫诗歌艺术的阐释。但相对来说,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在将杜甫神圣化的。就这样的面向、讨论范畴来讲,又倾向于杜甫在安史之乱当中和以后的一个形象。

但王老师这个书,我个人看法,我觉得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 是它相对来说没有谈太多杜甫的个人,而是把杜甫的前半生,放在安史之乱以前社会背景中来呈现。

盛唐时代背景下的杜甫

仇鹿鸣:

杜甫他本人被称为“诗史”。但是说实话,杜甫的诗歌里面,你能够非常精确的系年,或者是讨论历史背景的材料并不是非常多。所以我就觉得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是它把杜甫放到了盛唐的时代的背景下。而盛唐时代背景下是什么?杜甫是一个希望能够做官,但又是一个长期沉沦下僚的人物。

杜甫的一个理想叫“致君尧舜上”,“致君尧舜上”的一个途径就是你得要做官。如果你要做官的话,是需要有很多和同时代的达官贵人干谒和交游的成分,这个在当时的那些诗人中,是很有普遍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写作中是有所忽略的。比如说,如果你把杜甫看作一个圣人的话,你很难去理解他要写一首诗讨好一个达官贵人,希望他来引荐,获得做官的机会。这种诗歌被称为“干谒诗”,在唐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像这样的其实不只有杜甫,高适也是这样。一些怀有很大才华的诗人,常常不得志,没有进用的机会,因此他们不得不与这些达官贵人相迎逢,来获取做官的机会。这是传统的文学里经常会有的表达。

王老师这本书它的一个好处,实际上是站在了历史研究的这样的一个态度。我并不是说他讨论的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争议。事实上他刚才也讲到,因为杜甫前半生的材料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很多细节的讨论实际上是有出入的。如果是专业的研究者或者是读者,其实都可以提供进一步指正和讨论的意见,它本身的结果不一定是一个定论。但他用很多的细节性的材料,来给我们勾勒了一个,我们所认为的、大唐最好的时代,就是开元天宝盛世,一个试图跻身于政治高层,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年轻士人,辗转各地,经常和各种同辈的、前辈的有名的士人的领袖,或者是权贵相交游,但最终在政治上并没有得到很好前途的、一个困顿的人的这样一个形象。

所以这本书,从历史学者的态度来讲,我觉得对杜甫是一个平视的角度。这个角度,至少在我个人看起来,更加接近杜甫本人的真实形象。同时,连带着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所讲到的开元天宝盛世当中,一般的中层或者是中下层士人,他在追求个人的仕进的前途当中,不得志、顿挫的这样的一个面相。

我们经常喜欢讲某个时代是盛世,但是不代表在一个所谓盛世的时代,个人就没有挫败,或者所有人都好像非常的欣欣向荣,或者是意气风发。

其实在开元天宝时代,中下层的士人很多的。并且在当时唐代的官僚制度下,确实有很多人在积极地活动,或许他们也很有才华,但在政治上没有太高的前途。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可能杜甫的人生,会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生。

所以我想,较之于之前很丰厚的文学史的研究,王老师的这本书,他从史学研究的立场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们对杜甫前半生的理解的空白。而且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个前半生的理解,又能够勾勒出一个在安史之乱以前的、开元天宝所谓盛世下面的、那些暗流涌动的,这样的一个时代。

“家庭”是人落在社会层面

最基本的单位

王炳文:

我们以往80后这一代,在小学的时候历史书上有知识点,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的社会,士族什么特点?高度的腐朽、高度的懦弱,说这些人马都不会骑,这些人吃鸡蛋都吃得很矫情。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肯定不是,这些叙述挑了一些非常极端的例子。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通过其他的媒体渠道,知道了一些关于士族的新知识,大家又有了另一个极端的想法,就是说,你看南北朝、隋唐是典型的士族门阀社会,这些士族在社会上地位很高、很有钱、做官很容易。其实这也不尽然,他们这些人是受到整体社会的规训,所谓的什么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都是这样子。你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们都有着极强的社会资源、巨大的家庭财富。

我们唐史研究从80年代以后,中国的很多学者都有很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在21世纪以后,大概2000年以后,唐史领域里明显会有一个新的趋势——我们试图通过更具体的材料,把视野下沉到一个一个家庭。家庭史的研究对以往我们对士族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补充作用,甚至对它有了质的改观。因为任何社会,永远最终都是落在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所以就是说,在任何时代,至少到我们目前为止,“家庭”永远是他落在这个社会层面最基本的一个单位。

当我们把这些士族,拆分成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同样会面临柴米油盐、会面临人际往还,而且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以门第的婚姻为维持的纽带,因此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尤其之高。而这些交往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非富即贵的。有一些确实是这样,比如仇老师刚才讲到王家。王维他出身真的很好,他的兄弟王缙做到宰相,王家在当时的整个条件是明显要比杜家好的。而相比之下,杜家比王家各方面都要弱一些。所以当杜甫去找那些人的时候,他有很多我们每个成年人日常的一些辛酸和感触在里面。

当你把这些都落到一个具体的实处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不仅很真实,还很可爱。他们并不是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要么是腐朽之极、懦弱之极、马都不会骑,士族是很强势的,他们最初是以征战著称的。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像我们想的,世家大族掌握着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它有更多、更真实的(内容)。从唐史的视角来看,我们把它下沉到家庭,世家大族的情况大体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一家恐怕就各有不同。而后面这个,是我们更值得关注的。

“杜甫及其时代”

仇鹿鸣:

在中文世界中,我觉得最早把“某某人及其时代”作为书名,应该是复旦的朱东润先生,他早年有一本书叫做《陈子龙及其时代》。

在中国的古代人物当中,我个人觉得,基本上不太可能真正意义上给唐以前的人物写一个比较丰满的传记。我们大家知道唐代以前的人,比如说帝王将相几乎都有传记,比如说《唐太宗传》,包括汉武帝、汉高祖都有这样的传记。但事实上由这些人本人留下来的材料都比较少,而且相对来说都比较格式化。我们从《贞观政要》来看,唐太宗的(资料)就是治国的思想。我们要知道《贞观政要》是帝王教科书,是唐代人所编写的、本朝皇帝的“嘉言懿行录”,是唐太宗可以为后世来取法的、优秀的言行记录。所以它有意要塑造唐太宗的“圣王”的形象的。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材料来构建,是很单一的。如果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要可信,最重要的实际上是他要有复杂性。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很强的复杂性,没有纯粹的英雄,也没有纯粹的小人。

就中国古代史的上段来说,相对来说我们最关心的一些政治人物,在我看起来,基本都不具备单独形成一个比较充实的传记的可能性。那么文学的人物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们有比较多的个人作品被保存下来。但比如说,像陶渊明这样的人、李白这样的人,他的作品能不能构成足够的传记性的材料,多少也还是存在着疑问的。因为多数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或者是自己的形象的一种书写,有时候还是带有主观建构成分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理解中国历史前段的人物的话,我个人觉得应该要强调的一点,是要有内外两种视角来呈现。如果我们进入到他的历史环境当中,去看他周边的人,也许留下了一些材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制度、文化能够有更深的了解。这种就是所谓外在的视角和内在的视角相结合,或许确实能产生一个更符合、更有历史场景感的形象。从史学研究出身的人,我觉得一般都会比较赞成这样的一个路径。我们要理解杜甫,有两种选项,一是能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作品,第二个是更好地理解唐代这样一个时代。

王炳文:

“历史图景”这个概念,我们近些年历史学界提的也特别多,我自己觉得,希望能找到杜甫与他的历史图景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个历史图景,包括作为他时代背景的这一批的人、事和大的历史趋势。这中间到底存在什么具体的关系?我希望把它扒出来。

我用“历史图景”这个词,而不用“和他的时代”,我更希望展示出杜甫在哪一些具体的因缘际会上、哪一些具体的人际纽带上,他跟我们提到的这些事情发生了具体而微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它投射到一个比较学术化的表述,那就是杜甫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他所参与过的所有东西,我大概都立一个标准,我希望在最初写到书里之前,他们都是确定跟杜甫有一个关系的。我在最早做草稿的时候,有一个手画的乱七八糟的关系图,也给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主要人物做了两次人物传记——就是把他的人生线条全部列出来,这样确保他们真正有关系。

用“历史图景”不光是一个名字的变化,背后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够来梳理这么一个更为具象的线索。这些线索它不是一条,也不是孤立的,它最后涉及到的都是由具象到抽象、由小到大,最后一直到杜甫的人生观。所以我说“历史图景”就是他所看到的、他所听到的,还有他所亲身参与过的事情。

【图书资讯】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

王炳文 著

岳麓书社

2024-03

内容简介

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大都侧重讲述的是杜甫的后半生,前半生却很少有深入考证,造成杜甫人生前三四十年被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杜甫前半生的史学作品,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盛世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王炳文,历史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与民族史,著有《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

-End-

原标题:《杜甫的历史图景:更好地理解杜甫,更好地理解唐代》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