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标准打造上海半马,除了高品质还有浓浓人情味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4-04-17 21:41
来源:澎湃新闻

2015年,一项专业的半程马拉松赛在东方明珠脚下鸣枪,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每年上半年,跑者们都翘首期盼的“一城双马”。

北京时间4月17日,2024浦发银行上海半程马拉松举行赛前发布会,介绍赛事相关信息和亮点,并且发布了赛事官方宣传片——4月21日早上7点,赛事将在浦东新区鸣枪起跑,此次设置半程马拉松一个项目,竞赛规模15000人。

9年时间7届比赛,上海半马以惊人的“配速”大跨步地成长,如今已是世界田联的金标赛事。但上海半马的目标还不止于此,除了以专业的态度继续打造“跑者至上”的赛事,它还在尝试“体育+金融”和“体育+公益”的多元跨界。

在这张代表着上海城市形象的名片上,不仅有“上海速度”和“匠人精神”的关键词,还有属于海派文化独特的人情味。

精心“打造”的上海半马路线图。

“白金标”标准运营金标赛事

1996年,第一声发令枪声在浦西响起,上海马拉松正式鸣枪起跑。2015年,背靠浦东地标性景点,上海半程马拉松应运而生,“一城双马”的路跑赛事格局正式建立。

2023年赛后,上海半程马拉松正式荣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上海也就此成为除瓦伦西亚外,全球又一座既有白金标全马赛事,又有金标半马赛事的城市。

“今年是上海半马第一年荣膺金标赛事,所以我们在各方面都希望做得更好,在精英选手的邀请上,我们都是按照金标赛事的规格去邀请的。”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其实在策划组织和运营本次上海半马时,组委会是按照上海马拉松的“白金标”标准去要求的,“就从天气上来讲,我们现在设置了专班对天气一天一报,而且在赛前还专门举行了一次会议,针对可能出现的高温进行特别的安排。”

朱骏炜介绍今年赛事的亮点。

就如朱骏炜介绍的,不仅在应对高温的保障上,上海半马的各项赛事服务都在对标“白金标”——自3公里起设置饮水站;自5公里起,每5公里设置饮料/饮水站;自7.5公里起,每5公里设置饮水/用水站;赛道10公里、12.5公里、17.5公里、20公里设置能量补给站,在跑者跑步途中给予能量补给。

“根据目前的天气预报,赛事当天上海多云到阴有时有小雨,最低温度17℃,最高温度19℃,所以,我们在整条赛道上增加了4到5个冰站和喷淋站,然后在16公里到19公里增设了雾炮车,全方位做好相应准备。”朱骏炜透露,赛事的医疗保障也进行了升级,“今年的医疗站从原来的18个站点增加到了23个站点,包括我们的医疗救护车也比去年增加了3辆。”

以这样的高规格办赛,今年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的上海半马有着更大的野心。就如朱骏炜在一年前所说:“我们希望每一年有一个进步的台阶,争取在两三年以后将上海半马也打造成白金标赛事。”

两名老裁判获颁名誉成就裁判奖。

不仅有速度,还有人情味

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马拉松跑出的“上马速度”一直代表着国内大众马拉松赛事的高标准,如今作为“一城双马”的上海半马,也希望能为赛事提速。

据朱骏炜介绍,截至目前,组委会已经邀请到5位男子金标运动员及5位女子金标运动员在内的共40余名精英选手,其中不乏个人PB在59分06秒的肯尼亚男子选手Daniel KIPCHUMBA和PB在1小时06分37秒的坦桑尼亚女子选手Magdalena Crispin SHAU,顶尖选手们将向上海半程马拉松的赛会纪录发起冲击。

发布会上,模特展示今年上海半马的比赛服。

除了速度,上海半马在赛前发布会也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发布会上,赛事组委会邀请为上海马拉松服务了28年的两位老裁判,授予他们“名誉成就裁判奖”。在舞台上,两位老裁判还分享了当年为所有参赛者“手动记录成绩”的往事。此外,组委会也邀请了一直为赛事服务的学生志愿者,并为这些被称为“小马达”的志愿者们颁发荣誉证书。

上海半马在赛事发布会上将一部分时间留给裁判和志愿者,表达致敬。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我觉得赛事除了服务跑者,也要去更多地关心和表扬那些支持我们赛事的幕后工作者。”朱骏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赛事发布会上将一部分时间留给裁判和志愿者,符合上海半马和上海马拉松的精神内核,“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正能量的活动,肯定他们的价值,也能更好地宣传我们的赛事品牌,表达对他们的致敬。”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上海半马在鸣枪前还有一系列人情味十足的活动,其中包括浦发银行公益基金会携手“上马公益专项基金”共同支持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在你的世界爱着你”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项目,来为赛事增添人文情怀。

七届赛事,在中国路跑的发展历史中并不算一段很长的时间,但这项半程马拉松却展现出足够厚重的底蕴,让奔跑变得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朱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