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城市|如何测度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戴跃华
2024-04-14 11:41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的话】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即使经历一定的内生调整(如人口变化、空间变化等)和外生冲击(如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经济仍能平稳运行。这主要得益于城市经济的韧性特征。什么是城市经济韧性,以及如何衡量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本期解释城市将聚焦城市经济韧性,从不同视角解读城市经济韧性的动力与作用。

联合国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即SDGs),第11项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其中,“有风险抵御能力”就是我们所讨论的韧性的概念。建设韧性城市是当前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路径。 

一、经济韧性,从抵抗冲击到重构转型的过程

韧性(resilience),这个由拉丁文发源而来的英文单词,原意为“再跳跃一次回到出发点”。因此,城市的韧性可以理解为,经历一定的扰动之后,城市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较早的系统化关于韧性的明确定义主要来自物理学,尤其是材料力学等领域,而后逐步向自然生态和人类经济社会领域延伸,其内涵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经济韧性主要就是指城市经济领域遭受一定扰动之后的恢复能力。如果想通俗地解释和定义韧性尚且可行,但是想要学术性地精准下定义其实并不容易,城市经济韧性背后至少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城市经济系统抵御外部冲击的反应如何。通常我们所说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便是系统抵御冲击的反应能力。城市经济是否也是“大而不倒”,即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越稳定呢?事实往往相反,因为城市经济规模大的城市通常整体能级和竞争力较高,第三产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对外部冲击相对敏感,受到经济冲击时影响也较为深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纽约发源,使得2008-2009年经济规模最高的纽约大都市GDP同比下降4%、洛杉矶大都市下降3.4%、芝加哥大都市下降4.6%,而同期全美城市GDP平均下降只有2.4%。这些大都市在金融危机方面受到的影响要高于一般城市。英国伦敦也同样如此,金融危机期间经济下行幅度超过英国其他地区(见图1)。

图1 伦敦的经济增速比英国波动更大
资料来源:GLA economics

二是城市经济需要多久从经济冲击中恢复过来。经济韧性越差,从经济冲击中缓过来的时间越长,甚至部分城市永远也无法恢复过来。同样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到2011年,全美的366座城市中,只有165个恢复到2007年的GDP水平(按照不变价计)。一些以制造和创新为主的大城市率先恢复到金融危机冲击前的水平。比如,旧金山2011年实际GDP不变价已经比2007年高了将近3000亿美元,西雅图提高近2000亿美元。城市越大,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度以及经济的多样性都会增强其经济系统的韧性,也就越容易从风险和冲击中尽快恢复。另一方面,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影响城市经济恢复的时间,同样为大都市的纽约由于过度依赖金融,则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三是城市经济可以恢复到冲击前的什么水平。如果仅仅从规模上看,很容易判断是否恢复到冲击前的水平,但是要从经济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去判断,情况会复杂很多。新冠疫情的冲击之后,一些城市从经济规模上看早就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了,但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却发生了重要变化,也很难再用疫情前的眼光衡量疫情后的城市经济和社会体系。

四是城市经济以何种路径从冲击中恢复过来。从冲击和风险中“挺过来”的城市也如同一个“大病初愈”的患者,痛定思痛、切换赛道、转型升级是常见举措,也是城市后期提升韧性的重要弥补措施。纽约在金融危机之后把创新放在了优先战略上,伦敦在脱欧后把文化合作摆在了重要位置。

这四个方面是定义城市韧性的基础,也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但城市之间的异质性以及不同冲击类型的差别,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概念。 

二、如何测度城市经济韧性

与GDP、人口等变量不同,城市经济韧性尽管有共同接受的概念,但却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统计。目前学者们大多从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

一是基于指标合成。比如一些学者将城市的经济规模、人口、就业、外贸、收入、产业占比等统计性的经济指标进行指数合成,并采用一定的赋权和计算方法综合计算不同城市或城市群的经济韧性。这其实是从经济韧性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抓住城市中的关键经济变量,进行有针对性地考虑。

二是基于动态过程。经济韧性包含从冲击、到恢复、到转型的三个动态过程,一部分学者根据这三个动态过程,分别构建三个过程特征指数。比如有学者构建了冲击反应、恢复力、新增长能力三个过程指数,对比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经济韧性演化过程

三是基于城市网络。城市网络是当前研究城市的重要工具,经济韧性在网络上的表现则是由要素流动形成的城市网络结构和功能在冲击前后的改变。比如,笔者从企业总部-分支网络的角度测试了疫情前后全球总部-分支结构韧性的变化,发现全球企业有着明显的离岸布局向近岸布局的转变,所形成的城市网络从规模和密度都在紧缩,整体经济韧性在增强。

表1  2019年和2022年财富全球500强前100强企业的分支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财富全球500强及全球企业库计算。

四是基于情景演绎。主要从个案中分析城市经济结构改变的主要动因,从而模拟城市经济系统结构、功能等变化情形及路径选择。 

三、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路径

尽管对于经济韧性的定义和评价尚未统一,但一些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路径和重要举措却普遍被接受和认可。

一是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尤其是基础性、支撑性和创新性的产业对于城市经济抵御不可预测风险具有“压舱石”的作用。

二是强调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多样性的产业体系既能使城市摆脱对单一产业体系的依赖,又能培育新的增长极,显著对冲某一产业的动态变革带来的经济风险。

三是强调中小企业的支撑性,从各国城市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是就业的重要归宿、创新的重要源泉,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将筑牢城市的就业和创新底座,保障城市在变革中的竞争力。四是强调城市网络的联通性,城市早已突破了单一地点空间的限制,上升为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保障城市与其关联城市在要素流动方面的通畅性,发挥城市协作协同能力,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一大关键举措。

 -----

 “解释城市”专栏由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戴跃华博士主持,关注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沿趋势,解释城市科学以及城市中人类行为动力学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探究利用前沿城市科学理论优化城市治理的路径和方法。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