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来感”十足的电影讨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8-12-02 14:30
来源:澎湃新闻

一直以来,科学技术始终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不断变革着各行各业,以技术美学为支撑的电影业也受到深刻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中国电影也经历从胶片到数字,从2D到3D等种种技术改革,电影的技术革新必然带来电影语言和电影观念的更新。而更尖端的研究已经在路上,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已成为助推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电影虚拟拍摄、机器人拍摄、机器学习的电影智能化制作……高科技和电影的结合的未来可能远超过想象。

2018年12月1日,“高科技与中国电影的新时代”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演播厅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举办。当高科技遇到电影,呈现的是一场“未来感”十足的思维碰撞。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邵奇主持主题演讲

有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过硬的“理工气质”打底,谈论“高科技”话题的论坛也显得干货满满。从开发、制作到后期放映,线上的云存储和云计算,从硬件到软件,从理念到实操,最新的电影前沿高新技术像“报菜名”一样的出现在论坛愿桌上,许多技术尚未运用,还在畅想中,还有一些新标准手段上已经能够达到,但现在的放映设备还没有跟上,也无从普及。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高新科技研究部刘达主任演讲的题目是:“高新技术支撑引领新时代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他从当前全球电影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高新技术支撑引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做了分享。刘达谈到,单就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转换的进程,中国已经处在全球领先地位,“目前中国在数字化的演进,数字影院的发展建设这一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同时,电影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融合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机器学习驱动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信息时代向智慧时代演进。但目前中国电影在电影的摄制水平、科技含量以及后期包括视效的制作,以及原创技术的研发还有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类似于咱们都采购了国外的先进设备,但是利用起来应用水平不一样,拿了很先进的东西,但是没有发挥到极致。”

由于当下电影制作技术与计算机关系密切,“整个电影行业有一个问题IT人才进入的不足。”对此,业界也呼吁更多高科技方面的专业人士进入电影行业,“现在中国电影确实缺高端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目前这些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和电影强国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处在大而不强的状况。”刘达说。

论坛开幕式合影

当日下午,一些来自电影工业第一线的专家们也从各自的领域带来最新的技术话题分享。来自美国迪士尼的动画分镜师、红巨星动画工作室创始人兼导演Dalton Grant,他用生动活泼地方式阐释了他对电影科技、预算与创作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看法。特纳国际亚太区副总裁陈永光先生从内容和技术的相加如何重组我们的影视生态为话题开始了他的主题演讲,通过多年的从业经验,详尽地解析了当今世界几个典型的案例,数据翔实、例证鲜活,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发言中谈到,“最新的高新技术运用领域最快的除了国防就是电影,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跟高科技发生更加紧密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除了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之外,对电影来讲更重要的是要有懂高科技的人才。”

上海电影集团前副总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汪天云从观念、物理形态、放映三个方面分享了对于把高科技的理解。同时,他也谈到,“高科技和电影时代的历史使命落在了年轻人身上。最后,汪先生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文化产业的寄望,相信未来上海影视文化基地的建设,可以给我们中国电影的高科技和新时代提供更好的平台。”

除了技术本身,技术发展对于电影本体艺术产生的影响也成为当日论坛讨论的焦点。电影的技术革新必然带来电影语言和电影观念的更新。中国电影高科技的发展,将对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美学观念、工业制作体系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饶曙光认为,“数字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改写或者说再写了我们电影理论的基础,但是它没有完全彻底颠覆,或许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还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在虚拟影像、云计算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运用于电影制作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再现代化。不仅要把高科技作为一个技术手段、工具要素和电影相结合,更要将其融入到语言层面、叙事层面、美学形态层面,使中国电影能够与世界电影发展保持同步的发展。”

国家督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前副院长贾磊磊教授作为上午主题发言的最后一位嘉宾,总结了科学技术带给电影的是什么,强调相对于传统电影纪实美学为主导的时代,现在的电影是由科学技术唱主角的一个新影像的美学时代。这个时代科技改变了电影。电影不再是以现实反映现实,而是以假象的现实制造现实。以虚拟的技术模拟现实,并以此将人类的想像世界做无限的延伸,数字技术这种无所不能的高科技手段,必将为电影带来新的途径和意义。

香港电影发展局委员、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卓伯棠教授提出不能只说高科技对电影如何帮助如何完善,他认为“人文的反思更加重要”,“电影故事最后还是要讲到人,这对电影来说还是重中之重。”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认为,电影要想打动观众,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故事和人文情怀做支撑,这个是当下青年电影工作者需要磨练的。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