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据说上海精英把一天过成25小时,你中招了吗?

2018-12-02 08:32

每逢整点,海关大楼的钟声准时奏响,《东方红》飘飘荡荡铺满黄浦江面。

在这座城市,时间的流淌是有声音的。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差不多九十年前,几乎与海关大楼落成同时,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作家写下这句名言。

从191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逝世为止,这位作家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

他是鲁迅,在教室里读《少年闰土》、《孔乙己》的学生们长大成人,生活在先生笔下的上海,感受最深的,却是这句关于时间的名言。

996工作制,孩子被安排满的补习课表,无数次凌晨4点的城市……

就像《三体》里的科学家汪淼,上海精英的眼前都被“安装”了一个倒数计时投影。

在电梯间吃完最后几口早餐,在通勤路上被客户电话狂轰滥炸。

加班到凌晨,电影里灯红酒绿的夜上海他们无数次“亲历”过:长长的那条回家路是他们的跑马场,出租车上的“空车”标牌璀璨过任何霓虹。

没有舞步飞旋,只有踩着高跟鞋奔进会议室的身影。

迎面而来的人多半戴着耳机,播放的不是音乐,而是某个大师课程。

午夜,困到眼皮打战,他们仍然舍不得睡:微信工作群还在响,朋友圈还没来得及回赞……睡觉太奢侈。

他们恨不得一天有25小时;他们把一天过成25小时。

聚焦城市中坚力量,国内主流时政与思想新闻平台澎湃新闻,以问卷形式调研上海城市生活

如果你也在这座城市用力奔跑,不停追赶时间并被时间追赶,请完成以下25个问题。

与我们一同探究,魔都为什么被称作“More”都,上海何以成为“上”海——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针对一线城市人群生活方式问卷大调查》

声明:

我们的调查问卷中会涉及到一定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问题,仅作为研究使用,不会对该数据进行其他方式的使用,不会对该数据进行非法使用及售卖。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