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兔狲“狲大娘”死亡!兔狲不是兔也不是狲,原来它是.....

2024-03-20 14:55
北京

3月18日晚,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布消息称,还不满3岁的兔狲长公主“狲大娘”于3月17日因病死亡,初步诊断为子宫蓄脓。

2021年5月7日,网红雄性兔狲“狲思邈”与雌性兔狲“狲尚香”诞下雌性兔狲“狲大娘”,它也是我国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

此前,2022年10月10日,“狲大娘”的父亲,我国唯一一只圈养雄性兔狲“狲思邈”,在进食时因鸡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终年7岁半。

“狲大娘”为何死亡?

直到“狲大娘”死亡前一天,在3月16日的直播画面中还可以看到,“狲大娘”依然胖乎乎的。在日常饲养观察中,饲养员也没有发现它有明显进食、排便、体重和行动异常的情况。没想到,就在16日当晚,它钻进一个网友捐赠的“小房子”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17日早上,饲养员观察时发现“狲大娘”已死亡,当时的体重仍接近4千克。

▲3月16日的“狲大娘”

兽医表示,子宫蓄脓多见于发情期的雌性犬、猫、兔等宠物,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激素和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避免悲剧的关键,可是之前并没有发现渗出物,结合初步尸检情况,“狲大娘”可能属于是难以发现的封闭型子宫蓄脓。这对于毛长体胖、大部分时间都隐藏起来睡觉,且容易应激不便检查的兔狲而言,提前发现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是“狲大娘”第一次交配参与繁殖,且成功受孕,园方已着手为它准备产房。

▲工作人员在对“狲大娘”进行脱敏训练

园方表示,保护和教育是动物园的宗旨,人工繁育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内容,兔狲是世界上最难繁殖的猫科动物,“狲大娘”的到来是中国兔狲保护的希望,它的离去则是中国兔狲保护的重大损失。

园区兽医已在远程指导下,获取了相关病料并送到北京进行进一步检测,希望能够确认子宫蓄脓产生的具体原因,对未来兔狲防治子宫蓄脓提供更多科学数据。

兔狲是什么动物?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5千克,其中指名亚种较重,个别个体超过6kg,青藏亚种体重一般2-4kg。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背中线棕黑色,体后部有较多隐暗的黑色细横放,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明显的 6-8条黑色的环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

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兔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是濒危动物。但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显示,兔狲的级别是无危级,从全世界的种群来看,国际评估是5.8万只。兔狲分布范围也比较广,至少在14个国家有分布,包括俄罗斯、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国。

猫科动物为什么被叫兔狲?

关于“兔狲”这个名字,其实学术界早有讨论。流行的说法是:古代的牧民在放牧、游猎时如果发现兔狲,往往会脱口而出““dursun””( 突厥语“站住”的意思),神奇的是,兔狲听到后,会听话停下来,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所以,牧民便据此称它为“吐逊”,讹为“兔狲”。

也有学者认为,兔狲以鼠兔为食,故称为兔狲,这种起名方式就像“鱼鹰”“蛇鹫”“蟹獴”一样,以捕食对象取名。

但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王洁并不认同这两种说法。他认为,兔狲十分机警,古代牧民只能乘其不备猎取兔狲而不可能先让其“站住”,同时,他查阅历史文献,发现兔狲在史籍中名为“兔儿狲”,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清中叶,多出现于贸易、典当、物产介绍等领域,清代文献中基本未发现“兔狲”这一叫法。王洁认为,“兔狲”很可能是由“兔儿狲”删略而来。1949年后,出于科学研究和动物保护的需要,不含“儿”的“兔狲”因其语义色彩的客观性,顺理成章地成为标准学名。

王洁认为,“兔儿狲”的耳朵又短又圆,给人的感觉是圆乎乎的矮胖子,体毛长而蓬松,这样短胖的体态,和“兔儿”相似。“兔狲”中的“狲”则提示它形似一种猫科动物“猞猁狲”(又名称“猞猁”)。“以人们熟悉的草食动物之体形比拟较陌生的猫科动物之体形”,才是“兔狲”的取名逻辑。

而在兔狲出没的新疆地区,维吾尔语中,“兔儿狲”这个名字翻译过来,也是“兔形的猞猁”的意思。“当然,兔狲和猞猁同科不同属,兔狲并不是猞猁的一种,‘兔狲’一词反映了造词初始人们将该物种归为“猞猁”的认知心理”。

至于真相到底是哪一个,已无从证实,不同的说法也都有它的道理。

整理/段大卫

来源:北京科技报社,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新京报,西宁野生动物园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