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刷短视频了,真的会越刷越抑郁!

2024-03-12 14:27
陕西

好好的中学生,刷手机刷出抑郁症?

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报道 :梦梦一直以为所有的中学生都和自己一样,所有时间都花在作业和试卷里,虽然压力也很大但并不觉得苦。

而她下载了小X书之后,看到了很多其他城市以及海外留学的高中生的生活vlog,它们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平行世界”,打破了梦梦原本狭窄的认知。这些,让梦梦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也触发了她对自己生活的苦闷与迷茫。后来,她很快就被确诊为中度焦虑和抑郁。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梦梦的问题绝不是个例,很多中学生也有类似的困扰,甚至成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那么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

什么是上行比较?

使用社交媒体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行比较”。

当上行比较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时,滋生的往往是失望、挫败、不满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迟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刷短视频刷抑郁,跟它们有关

快乐阈值提高

在经济学里,有一种规律叫做边际效用递减。简单来说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重复消费某种物品,从中获取的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长期接受同样的刺激,快乐阈值会升高,人会越来越难快乐,自然容易变得抑郁。

自我焦虑

在短视频里,男生英俊帅气又多金,女生肤白貌美大长腿。回归现实,看着镜中的自己,这种反差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负面的情绪。

刷短视频刷出来的焦虑有多严重?

梦梦的案例并非个别,而中学生的这类心理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根据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全国范围内有 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国内一项针对516名中学生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前三名分别为抖音、B站和小红书,各类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青少年各类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方诗琪,2022)

并且,85.9%的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来刷这些社交媒体,其中大量的时间花在看那些大V和网红发布的内容上。

图|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交媒体影响者(SMI)接触时长对比图(方诗琪,2022)

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上网刷视频的时间越长,上行社会比较的倾向就越强,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物质主义倾向也越强,而自尊却越来越低。

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往往会对网红带有崇拜或羡慕的心理,对他们来说那相当于是自己“理想的自我和生活状态”,但是当自身难以达到理想化状态,且缺乏正确引导时,就会引发自卑、焦虑和迷茫等负面情绪。为了逃避现实和负面情绪,他们又会更加沉溺于虚拟网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学会走出上行比较的怪圈

要怎样才能走出上行比较的怪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复杂的,既需要社交媒体平台履行社会责任感,也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教育和引导。

对广大中学生朋友来说,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限制自己刷手机的时间,选择看一些更积极有意义的内容,能够降低上行社会比较的倾向,同时也能让自己把注意力的重心更多地放在现实生活中,建立真实而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这样更能减轻自己面对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短视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奶头乐,我们沉浸其中,丧失思考,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被各种“标准”捆绑住,然后直愣愣地呆坐在算法塑造的信息茧房中。

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停下来,打开双眼,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了。

原标题:《别再刷短视频了,真的会越刷越抑郁!》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