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加快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3月2日,在京举行的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上,来自江西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成为33名获奖委员之一。出身于赣南农村的他,长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一直关心关注“三农”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不断外流,粮食生产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谁来种地”的难题广受关注。2023年,刘木华在调研中发现,各地推广无人化农场技术的热情较高,这给他带来了启发:“是否可以应用无人化农场技术,应对粮食生产中人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难题?”
“近年来,无人化农场的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已经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特别是在应用于水稻种植的实践中,取得了多项高产记录。这说明,人不下田也能种地、也能种好地。”刘木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系列调研后,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快粮食生产中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的提案》。
刘木华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受访者 供图
在调研的基础上,刘木华建议,首先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教育,加强他们对无人化农场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引导支持各种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田大户,积极应用相关技术;同时,加快制定推进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相关政策,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投资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并适当加大对购置智能农机的补贴力度。
此外,他还建议,在当前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加强适应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的宜机化改造,并因地制宜探索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地形条件的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模式;将职业学院(校)作为培养主渠道,建立“职业学院(校)+农业经营主体”联合教学模式,加快培养更多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用科技赋能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
“能被授予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我甚为荣幸、倍感幸福,在深入调查实际、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基层声音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一名政协委员所肩负的光荣职责。”刘木华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未来他将继续深耕“三农”领域,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