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宗庆后丨“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我干了一番事业”
编者按:
2月25日,娃哈哈官网发布消息,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逝世,享年79岁。
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浙商群体的标杆性人物,数次登榜中国首富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在初春时节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回看宗庆后的人生轨迹,能发现他的每一步几乎都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宗庆后和娃哈哈创造的奇迹也是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宗庆后曾表示,希望当他老去时能对所有人说:我这一生并不非凡,但干了番事业,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也希望大家听完能回答他:不用担心,我们的看法相去不远。
下文为“娃哈哈”的命名故事,节选自《宗庆后为什么能:揭开娃哈哈的成功密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这本书从宗庆后的性格、行为、管理以及用人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小企业拼力做大、顽强生长的创业、守业故事,揭秘凭借几元钱一瓶的饮料,宗庆后如何起家?
《宗庆后为什么能:揭开娃哈哈的成功密码》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
本文节选自《宗庆后为什么能:揭开娃哈哈的成功密码》(有删减)
第二章
不用再讨论,就用这个名字了!
从商搞经营,必然会面临很多重要的抉择时刻,需要当局者审时度势地作出科学理智的判断和决定。不少奋斗多年的从商者,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抉择时刻犹豫不决,以至于错失良机、栽了跟头,最终导致失败。究其原因,还是不具备判断形势的独到眼光,因而心中发虚,失去主见。
反观娃哈哈的掌门人。当大家众说纷纭,甚至别人的意见都与自己相左的时候,是“发扬民主”,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地去实施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宗庆后用毫不含糊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成大器者,决不能人云亦云。他们必须具有异于常人的独到眼光,关键时刻,才能够表现得相当自信,相当有主见。
宗庆后身边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老总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譬如当年,要不是宗庆后凭着独到的眼光“独断专行”地拍板定夺,就不可能有“娃哈哈”这个名震华夏、家喻户晓的商标名了。
1988年,宗庆后领导的杭州保灵儿童食品厂试制成功一种高效能的儿童营养液,准备全面推向市场。
这时,市场意识非常强的宗庆后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还缺一个能够叫得响的产品名称。这个名称不仅要独特新颖,而且要过目不忘;不仅要反映儿童特色,更要琅琅上口。为此,他绞尽了脑汁。
可宗庆后毕竟不是取名专家,该怎么办呢?他想到了通过登报向社会征集的办法。报纸上的这种有奖征名启示,如今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可在二十年前,这算是一件夺人眼球的新鲜事儿了。
一条大幅广告于是就出现在了1988年6月16日的《杭州日报》上:“一种高效能的儿童营养液,已在杭州保灵儿童食品厂试制成功,特向社会各界征集产品名称及商标图案……”
创意看起来似乎不错,报纸出版当天,即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但是,究竟会有多少人来应征?宗庆后心里其实根本没有底。
对于老板“大手大脚”在报纸上“烧钱”的举动,一直看着宗庆后苦心积攒企业家底的员工们既表现出了理解,又打心眼里感到担忧,毕竟付出去的广告费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啊。
其实宗庆后自有他的打算:一方面,如果能够通过有奖征名征集到合适的名称,那是再好不过;另一方面,即使征不到理想的名称,也不会让广告费白打水漂。因为,即将上市的新产品需要营造声势,而形式新颖的有奖征名无疑可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其广告效应不可小觑。
实际情况远远好于大家的预想。
征名广告刊登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带着几分新鲜、几分好奇,关注起了这个即将诞生的产品,以及即将诞生的产品名称。一种神秘的儿童营养液,尚未面世就已经在人们的口中流传,这让宗庆后感到十分得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机会为一个新产品命名,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奖金,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谁不想试试?杭州城里成千数百才子文人纷纷闻风而动,他们的创作欲望被激发了起来。短短几天内,应征的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到征名截止的那一天,一共收到了200多位应征者提交的数百条产品名称!
宗庆后大喜过望,立即部署手下,以最快的速度请来了一批行家里手,组成一个新产品名称专家评审小组,对这200多位应征者的作品逐一进行论证筛选。
会议室内,评审小组的专家们济济一堂,认真地聆听着工作人员一条一条地宣读应征的作品。
工作人员每报出一个名称,都会引来一阵热烈的反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各执一词,有颔首的,有摇头的;有赞赏的,也有挑剔的……
宗庆后静静地坐在一边,手里夹着一支青烟袅袅的香烟,面无表情地倾听着大家的议论,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深知宗老大脾性的工作人员知道,这说明他对那些应征作品都不甚满意呢。
也难怪,念了那么多条应征的名称,不是什么“精”啊、“灵”啊的,就是什么“素”啊、“宝”啊的,其中虽然也不乏文采洋溢、琅琅上口的作品,但总感觉个性不足、缺乏新意,达不到叫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实在没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名称啊。宗庆后的态度无形中影响到了大家,参加评审的专家们似乎有点气馁,会场的气氛渐渐变得沉闷起来。
忽然,工作人员报出了一个听上去有点搞笑的名称:“娃哈哈。”话音刚落,自己先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顿时,会场里爆发出一片哄笑声,几乎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被这三个字逗乐了。在大家看来,这个应征者也实在是太有趣了,居然想出了这么个幼稚的名称。娃哈哈,这简直是三岁小孩在过家家,哪里像是一个营养液的名称啊,根本就是开玩笑嘛!
可是大家几乎都没有注意到,在一片嘻嘻哈哈的笑闹声中,宗庆后的眼睛里却有一道光亮闪了一下,紧锁的眉头随即舒展了开来。
“娃哈哈?这个名字好!”他兴奋地把手中的香烟揿灭在了面前的烟灰缸中,用手轻轻拍了拍桌子道:“查一查,看看这个应征者的背景资料。
”会场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那些精通文墨的专家们都睁大眼睛盯住了宗庆后,意外、惊讶、不解、迷惑……各种表情写满了脸上。
工作人员赶紧翻看手中那叠厚厚的资料,口中喃喃地把应征者的情况读了出来:“应征人:朱松龄,工作单位及职务:上城区少年宫主任……”
哈哈,原来是老朱啊!宗庆后禁不住笑了。这位朱松龄宗庆后本来就认识,都是上城区教育系统的嘛,没想到朱主任竟是这样一位思路开阔、富有个性的人!
宗庆后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道:“好了,咱们不用再讨论了。娃哈哈,就用这个名字!”
一锤定音。
但是在场的专家们还是充满了疑惑,有这么多应征作品,宗庆后怎么会偏偏相中了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名字呢?几位性子耿直的专家干脆当场表态:“这个名称太俗了,没有产品的特色,更不符合企业的形象。”
宗庆后自信地笑了笑,说出了他的想法:“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的品牌必须一次打响,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名称的新、奇、特,只要这个名称有冲击力,能吸引人注意,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刚才我们的工作人员一报出这个名字,大家不是都哄堂大笑了?这就是效果,这就是冲击力。前面我们听了那么多名称,试问哪一个能有这样的效果?”
听这么一番解释,在座的各位专家情不自禁都频频地点起了头。
“再说了,娃哈哈这个名称,也并没有各位想象的那样俗不可耐。我想各位都是专家,应该都比我清楚,这三个字,是出自一首著名的新疆儿歌,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里就有这首儿歌。”说着,宗庆后情不自禁地轻声哼唱起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的脸上笑开颜!”
“这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唱的歌词。我们的产品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用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歌词来命名产品,肯定会有一种无形的亲和力。而且娃哈哈三个字都是开口音,是孩子们天生就能掌握的发音,既琅琅上口,又很好记忆,就连婴儿都能冲口喊出来,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宗庆后越说越带劲:“我们搞儿童营养液干什么?家长买儿童营养又为什么?不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像开心娃娃一样笑哈哈!”
这就是成功企业家不同于常人独到之处。听到“娃哈哈”这样一个略显幼稚的名称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成熟、太俗气。而宗庆后却能从眼球效应、儿童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发现蕴藏在这个“幼稚”名称背后的巨大潜力。这种独到的眼光,让他能底气十足地力排众议,决定选用“娃哈哈”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