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衰期短,但降压时间可持续一整天的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

2024-02-20 11:41
上海

原创 陈默mo 哆啦问药

大家好,我是陈默,一个想装进所有药学知识的临床药师。

一连好几天都是在写降压药,在整理各个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的药动学的特点的时候,小编发现一个有趣的CCB——贝尼地平,它的半衰期只有不到2 h,但是却属于长效的降压药,只需要qd给药,这与我们常规的理解不一样。那么奥秘在哪呢?且看下文~

一、贝尼地平简介

贝尼地平属于长效的第二代二氢吡啶类CCB,1981年由日本学者研发成功,1991年在日本上市,之后相继在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上市,2005年在我国上市。贝尼地平是可阻断L/N/T三种亚型钙通道的CCB。

二、药理作用的独特性

与其他CCB相似,阻断钙通道的电生理作用,但它有其独特性:

1. 对结合位点和细胞膜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贝尼地平对钙通道中的二氢吡啶结合位点和细胞膜均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为膜控型分子长效CCB。相较于其他的CCB(如尼卡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贝尼地平与二氢吡啶结合位点的亲和力更高。高血压患者口服8 mg贝尼地平,给药7 h后,血药浓度接近于0,但其降压效果持续存在约24 h,这与它对细胞膜高度的亲和力有关,文末会详述。

2. 全面阻断3种亚型钙通道:贝尼地平可全面阻断3种亚型钙通道(L/N/T),从而能更有效的保护肾脏。T型钙通道位于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抑制T型钙通道可以有效的降低肾小球内压,进而抑制尿蛋白分泌。而贝尼地平通过对T亚型钙通道的强烈阻滞作用,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同时得到均衡的扩张,有效地降低了肾血管阻力和肾内压,增加了肾脏血流量和尿钠排泄量,这是贝尼地平肾脏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这也是其相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的独特优势,这两者均只能作用于L型钙通道。仅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会造成肾内压升高,不利于靶器官的保护,而贝尼地平除了可以阻断L型钙通道外,还可以进一步阻断T型和N型钙通道,在扩张入球小动脉的同时,均衡扩张出球小动脉,因此具有保护肾功能和潜在降低尿蛋白分泌的作用。)

3. 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体外研究显示,贝尼地平对冠状动脉的选择性比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高(分别为14.4和19倍)。

三、药动学属性——长效降压的秘密

吸收:贝尼地平口服给药后可以迅速吸收,单次给予不同的剂量,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半衰期略有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分布:贝尼地平在肝脏中浓度最高,其次是肾脏、肾上腺、颌下腺、肺、垂体腺瘤和胰腺,脑、脊髓、睾丸中分布较少。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8.5%~98.9%。

代谢:贝尼地平经肝脏代谢,主要通过CYP3A酶代谢。

排泄:在健康成年男性单次口服8 mg的时,给药后48 h内尿中排泄率约为总量的35%,粪中排泄率约为36%,给药120h后尿中排泄率约为36%,粪中排泄率约为59%。

贝尼地平有高度脂溶性,容易进入并以高浓度蓄积在富含磷脂的细胞膜,然后与细胞膜的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缓慢结合,而且贝尼地平与细胞膜钙通道结合后的解离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尽管贝尼地平的峰浓度时间和血浆半衰期较短,但是它是一种不依赖于血药浓度而持续发挥降压作用的药物。

与之相似的还有乐卡地平,虽然半衰期只有8~10h(比贝尼地平高很多啦),但其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分布至组织器官中,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紧密结合,释放缓慢,所以降压作用持久,也属于长效CCB。

以上便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的话,欢迎关注、点赞、点在看、分享至朋友圈,更多临床用药问题,我们下期再会。

-----------------下期见-----------------

编辑 | 陈默

封面图片 | 芽芽

版权申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码字不易,谢绝未经授权的转载,本文仅作学术交流,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取授权

原标题:《半衰期短,但降压时间可持续一整天的钙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