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创新、脚踏实地,营造可行动的绿色低碳韧性社区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王昀
2024-02-07 13:2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多地正在持续应对这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可以预见,气候变化风险之下,未来极端天气将更为频繁。而我们的社区正是直面风险的载体,也是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行动单元“绿色低碳”“气候韧性”将是未来城市社区必不可少的属性。

也有许多公共政策在此发力。2015年,国家发改委《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发改办气候〔2015〕362号)发布,尝试以地方实践推进示范引领。2020年,住建部等六部门开展了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当下各地也在推进“十四五”期间的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比如,2021年8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以及《上海市低碳社区(近零排放社区)申报创建指标体系》。还有其他相关政策,比如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也可帮助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这些工作非常有益,局限也逐渐凸显。比如,城市社区是承载人的交往与行为的系统,但指标倾向于关注硬件如何建设,而较少考虑设施的运行与人的行为;又或是,以城市的运转形态为样板,而对社区的差异性缺乏认知,较为机械地移用一些项目,等等。未来需要依托实践的反馈,逐步修正

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低碳中心”)参与和协调了诸多社区实践,该中心主任冒勤的心得是,绿色低碳和韧性同属气候问题,韧性属于刚需,绿色低碳偏软性,需通过韧性建设和管理,带动绿色低碳韧性的设施建设和社区接受度;由此探索如何打通绿色低碳和韧性,以达到易于社区管理和组织、保持长期效果的作用。

近期,基于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的试点,低碳中心提出一套高密度城区下老旧既有社区绿色低碳韧性创建方法,从街道(镇)层面统筹规划,鼓励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和社会共建,保障绿色低碳韧性社区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其中包括社区可行动的指标体系、试点街道的顶层设计方案和社区实施方案,以及可供同类社区参考的指导手册等

那么,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原则? 

运用各类契机,团结各种力量

作为试点的北新泾街道,面积2.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5万余人,居住属性明显,人口密度高,小区设施相对陈旧。不过,只有主体有凝聚力,才能运用好各类外部力量,这是未来运作最重要的条件,也是老旧小区独特的优势。其试点的新泾五村、新泾六村的自治能力较强。比如,新泾五村居民自发成立“香樟缘”自治社,在精品小区建设、污水管更换、垃圾分类等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社区类似的志愿者团体有五支以上。

在此,举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例子。北新泾街道2023年底实现电动车公共充电桩整街道全覆盖,是全市首个“社区共享充电桩示范街道”。这是密切结合国家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引入国家电网等公司,以及能源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而来的成果。

2021年,北新泾街道的社区共享充电桩。李朝雁 图

在低碳中心的协调之下,2021年前后,借助精品小区建设、架空线入地的契机,该街道几个小区同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程。其间,到底在哪里建设、怎么建设、如何使用,居委、车主、电网和物业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讨论和协商,最后才达成一致。

之所以做成共享充电桩,不光是考虑车位改造本身的成本,更关键的考虑是:如果改造所有车位,为避免容量突破倒挂,要给电网增容,成本会过高;而若依照电网容量上限,会有一半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如何分配会更难协商。低碳中心经过计算,一根共享充电桩可以服务六到八台车,那么每个小区按照车主数量,辟出可充电的若干停车位即可,所有新能源车主都可用。车主在微信群里自行协调,让要充电的车和充好电的车互换位置,就可满足需求。管理方也不断通过反馈来改进。比如,有的车主提前占车位,等电价低时再充电等,针对这类问题,考虑纳入一网统管,来更好地把控;或运用停车价格等手段。

社区之间需要协调共享,有的工作由街道统筹才能达到成本最优。比如,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由街道统筹,在社区实施。在“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愿景之下,经由低碳中心推动,北新泾街道形成了老年助餐点与集中避暑点,可以引出更多有需求的人,共享餐饮与空调设施,不仅增加了社会连接,其中节约的能耗也可计算衡量

另外,信息化手段也在较大尺度上运用才合适。借由北新泾街道数字化工作的推进,该街道的老年助餐点、避暑点的人数,以及相应温度和能耗等数据,被纳入“北新泾E刻生活圈”便民小程序之中,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效,未来也可能纳入一网统管。同理,交通是低碳的重要一环,需要从公共层面整体规划考虑。该街道形成了一份慢行道路方案,作为未来的政策储备。

新泾五村的一处微站点,融入了助老、数字化、循环利用等面向。 王昀 图

可以看到,上述工作其实是相互接入的。秉持一以贯之的绿色、低碳和韧性的方向,实践者去打通不同层面的障碍,运用相应资源去叠加功能。这样能更好地开源节流。冒勤指出,其资金来源包括三种:一是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二是其他专项借力,例如,公共助餐、公共避暑点建设由政府民生保障项目出资,慢行道路系统将由市政大中修项目统筹;三是社会投资,符合社会投资价值的项目,例如充电桩、光伏等项目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

从自身出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

衡量一个社区是否做到绿色低碳韧性,不光要考察硬件设备的能效水平,还需要结合社区的使用习惯,来考量对能耗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对空间和设施的使用,能否正向影响人的低碳行为等。

为此,需要从社区的特性出发。北新泾街道的老龄化程度较深。截至2021年9月,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41.21%。但也逐步呈现产城融合特征,周边园区大量白领租住在此区域。由此,前述对电动车车位的开辟,也可视为营造对年轻人友好的社区,以让更多年轻人留在本地。在此基础上,面向绿色低碳韧性的工作,就更容易开展。

新泾五村的墙画,画面上的建筑是社区服务综合体“吾爱家”。王昀 图

北新泾的“吾享家”生境花园也是一项带动人的行为改变的工作。它既是城市大型斑块绿地的“踏脚石”,也是社区居民“沉浸式”绿色自治载体,还是城市生态文明实践的创新模式,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居民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动。不同的居住者,无论对生境花园使用还是维护,都可从中理解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更为珍惜自己所在的人文与自然环境。

多元人群本身就意味着可能结成更强韧的社区,能更好地关照到其中的脆弱人群。不同社区都可以因应本地的特质,以绿色低碳韧性为导向,去谋划出更多的可能性。

对此,结合已有体系和抓手,参照国际城市成熟经验,长宁低碳中心给出了一套作为方法学的参考指标,包括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建筑节能、交通低碳、生态环境、循环利用、行为方式以及健康医疗八类维度。各维度中又有不同指标。如,“组织管理”类下设“管理机制”、“明确机构”、“运维手册”、“设施纳入一网统管”、“数字化管理工具”、“培训或演练频次”、“志愿者团队数量”、“社会组织数量”八项。冒勤强调,要形成的是一张雷达图,没有必要在不同社区之间做比较,而是要从自身出发,自身对比,促成改变才最重要

雷达图可作为社区自身工作的参考。摘自低碳中心的报告。

这些工作须从社区自身特性出发。比如,在“循环利用”方面,该指标没有加入跳蚤市场、二手市场等。从很多社区的现实看,如果无中生有,开展二手市场,循环利用的效果不佳,反而产生浪费。不如考虑如何加强垃圾分类,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得更好。反过来说,倘若一个社区在开展二手市集方面有成熟的做法,自然也可以延续自身的脉络。

另外,其设施还需要便于社区安全维护。比如,社区中安装的光伏设施,具备低碳和韧性的作用,在内涝等气候风险导致电网故障时,可作为应急充电。但基于当下的技术条件,不提倡社区安装储能设施,必须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因为依靠社区的人力,无法完全保证储能设施的安全性。

社区本身也处在更新中,数据的衡量基准需据此调整。比如,北新泾街道许多社区加装了电梯。电梯的安装和使用会导致能耗增加,但更多人出门后,家中用电量就减少了。最终能耗的数值仍然是会降低的。整个社区的节能降碳工作效果,需要结合人的机动性和幸福感增加,来一并考量。

营造创新空间,以需求引领行业示范者

社区可以作为绿色技术应用的重要基地。一方面,绿色低碳韧性社区的创建,需要相关技术产品的支撑;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需要在社区中试点,找到踏实的应用方向。

在低碳中心的协调之下,北新泾街道正在进行小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机制探索中,低碳中心运用绿建补贴等手段,与技术企业合作,具体从空调入手,结合行为管理、空气品质监控等应用,促使相应改造的能耗达到限定值。而且,包括隔墙售电等应用,相关业主也在推进,即在小区内装光伏,发的电给商办建筑使用,收益给到社区的公共基金。只是由于社区规模小,对光伏企业而言,其经济性尚需探索。对相关企业来说,这些尝试的成果都非常可贵,代表可以开拓和探索的道路。毕竟,城市中有这么多成熟社区,这些绿色技术应用本身潜力很大。

社区服务综合体“吾爱家”三楼的吾家花园,由居民志愿者自行维护。 王昀 图

另外,在北新泾街道,就国家电网公司做的新能源充电桩而言,其建设、电缆改造和运维管理的成本,是无法依靠电费平衡的。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公共事业,但其中也包含对模式的探索。未来该项目有发展成虚拟电厂的潜力,也可以搭建分布式的供能方式。事实上,这些创新都需要基于社区现场才能发生,日后也可以回馈到更多社区。

概而言之,在一个居民社区中,究竟如何形成低碳和韧性的生活,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抵御气候风险,让社区整体更可持续?要依靠其中的居住者,借助相应契机,团结各种力量,理解并立足本地社区,让创新和实用的产品能为自己所用。这样,绿色低碳韧性社区的建设才会有原生动力,其资源的来源也会更为丰富多元。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