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谋求新闻学教育突围:师生齐上阵,打造评论“高地”

实习生 张程喆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2018-11-13 16:47
来源:澎湃新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近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陈禹潜登上领奖台,拿下浙江日报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的特等奖。除了比赛得奖,从7月到现在,他已经有十余篇作品在《人民日报》、上观新闻和澎湃新闻等媒体发表。

在复旦新闻学院,像陈禹潜这样爱好评论写作的学生还有不少。他们以积极踊跃的姿态在媒体上发表新闻评论,发出青年一代的声音。

“在复旦新闻学院和新闻评论课上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后,我才知道如何用评论这种形式表达我的观点。”陈禹潜说。

任课教师:“把自己作为小白鼠”

复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是这门新闻评论课的主讲人。

“过了不惑之年我才真正开始投身新闻评论写作。”张涛甫从事学术研究多年,专注新闻理论和政治传播领域。2007年,除了学者的身份之外,他又多了一重身份——新闻评论员。

在学界继续研究的同时,他开始在业余时间投身新闻评论事业,在公共领域对时事热点和社会百态发表评论。对新闻理论的长期研究反而助力他实现学界与业界身份的转换。

张涛甫认为,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观点在任何时代都很重要的,只不过在当今时代尤其珍贵。这个时代,发声的渠道变多、门槛变低,口水越来越多,真相越来越少,评论和思想变得稀缺。

实际上,张涛甫从来都不是新闻评论领域的局外人。

张涛甫和同学们一起写新闻评论,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的兴趣,但他的出发点并非把自己变成专业的评论员,而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一个教育服务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

“从采写编评到摄影,其内涵、技术和表达形式都颠覆了以往的旧的状态和样貌。”张涛甫说。

“学院下定决心,要进行专业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业界进课堂,打破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屏障。”张涛甫说,“课堂的大门是敞开的,大量业界专业从业者直接进入课堂给同学们进行新闻实务的教学。”

2018年初,复旦新闻学院开设的新闻评论课上,张涛甫举办了新闻评论工作坊,邀请业界最优秀的新闻评论员进入课堂,为学子们提供了与一线从业人员深入交流和取经的机会。

在这期新闻工作坊中,包括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沈彬在内的众多资深业内人士为复旦新闻评论班的学子们揭开了新闻第一线的神秘面纱。

澎湃新闻从复旦新闻学院了解到,大量、高频率的写作成为这门课的特征。新闻评论课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作一篇,并且鼓励同学参加评论比赛,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果。在课堂外,有志于继续在新闻评论领域发展的同学组建了新闻评论兴趣小组。

该小组组建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课后仍能坚持评论写作,将其发展为一种常态。

从9月到现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多位同学以澎湃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发表了十篇左右的新闻评论作品。

张涛甫表示,“我们让学生写评论不是把他们关在课堂的温室中培养,而是直接把他们拉到实战的现场,以专业的评论员标准来要求他们。”

学院:“打造复旦评论高地”

澎湃新闻注意到,为了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复旦新闻学院在4年本科学习阶段采用“2+2”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前两年可在经济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任选一个方向进行学习,第三、四年,则开始新闻专业的正式学习。

针对如何打造评论品牌,复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用自己的业界经历反哺这座“沪上新闻馆”。

米博华曾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主任和报社副总编辑。他曾起草人民日报社论和重要文章近百篇,发表了400多万字的各种言论作品,他的新闻生涯,可以“社论人生”四字来概括。

米博华非常重视复旦新闻评论的课程建设,决心在评论界打出复旦的“招牌”。

复旦新闻学院结合时代特点和业界需求对新闻评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有意在新闻评论领域打造复旦品牌,立志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一批卓越的新闻评论员。

评论在舆论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对评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很难想象一个价值观不怎么样、思想能力很弱的人能对社会产生有效、积极的影响。”张涛甫告诉记者,复旦新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价值和思想水位。

复旦新闻学院坚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专业教育的基准,是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的三大试点院系之一。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来上海进行专题调研,期间特地来听了复旦新闻学院的新闻评论课,并给予了积极肯定。

今年,在浙江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举行的“弄潮号”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上,复旦新闻学院众望所归,夺得“最佳团队组织奖”。陈禹潜等七位同学获各级荣誉,复旦新闻评论的品牌的尝试有了收获。

评委们评价,复旦新闻学院的同学写评论的底子好,视野开阔。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吕京笏在这次评论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谈到写作的经验,他提到跨专业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的新闻业务能力给了他不小的帮助,“我们除了上新闻专业课,还要选择一个别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跨专业的知识背景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新闻学子要有在公共领域表达和发声的愿望,这既是使命也是责任。张涛甫认为,一颗富有热情的心是评论员需要具备的,“一时短暂的、冲动的好奇不是评论员的状态,评论员应该要对世间百态和时事热点保持长久的热情。”

陈禹潜坦言,自己对新闻评论的热情是在课堂上被点燃的,“我一直都有在公共领域发声的意愿,但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表达,经过课堂的系统训练之后,我发现我很喜欢评论这种表达观点的形式。”

就在两个月前,他开始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实习,开始走上一条每天写评论的道路。

“对世界好奇、对社会关怀、对时事敏感。”陈禹潜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专业的新闻评论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青年之声激浊扬清,弘扬社会正气。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