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沪举行,探讨三处“批评的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陆斯嘉 综合报道
2018-11-12 11:33
来源:澎湃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近日在沪举行,这次年会主题为“批评的现场”,并下设三个分议题,“批评的理论现场”“批评的文化现场”“批评的艺术现场”。在两天年会期间,与会的学术委员分组讨论了各议题,并以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的《中国当代艺术2018年度报告》作为年度批评总结。据“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了解,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将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成立批评大讲堂,使中国当下的美术批评得以走进校园,影响年轻一代。

11月10-11日,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

这届年会的轮值主席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李晓峰,学术主持为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小彦和艺术批评家刘淳,秘书长为批评家、策展人杨卫。出席年会的有年会学术委员48人,包括出席嘉宾、特邀嘉宾等共80位出席会议。

这次年会主题为“批评的现场”,三个分议题分别是:“批评的理论现场”“批评的文化现场”“批评的艺术现场”。

年会现场

年会现场

年会轮值主席李晓峰说,作为年会主题,“批评的现场”意在客观、中性又有明确能指、所指地呈现年度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视域、状貌与特色,也是编辑《201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的着眼点与着力点。

在李晓峰看来,首先,“批评的现场”包括了现场的批评,既是从批评出发审度现场,也是从现场出发审度批评,由此,成为批评的现场与现场的批评的双向合题。批评与现场的相互依存、相互砥砺,使“批评的现场”具有了双重属性,“现场”不仅是批评的对象化现场,更是批评的主体化现场,批评因现场而在,现场因批评生长。其次,“批评的现场”隐含了两个潜台词:一是正在进行时的动态批评,有别于书斋化的静态理论;二是面对当下的生态批评,有别于书袋式的固态理论。再次,强调“批评的现场”还尤其强调批评的“现场感”。

年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于长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旅美学者王瑞芸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陈剑澜,分别以《批评的人文社会语境》《困惑与清醒真相与执作》《中西体用与损益》为题做了主题发言。尽管学科与思考的角度不同,却分别以“互相忽略”“共赢”“相互映照”的观点为当下中国艺术批评的旨归提供了参考。

批评的三个现场

11月10日下午,参会批评家从“批评的理论现场”“批评的文化现场”“批评的艺术现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组讨论,不时有观点碰撞。

年会分组讨论

A组:批评的理论现场

A组讨论,以“批评的理论现场”为主题,召集人何桂彦作主持。何桂彦在“批评的理论现场”这个主题下,提出了三个话题让嘉宾们参与讨论。何桂彦介绍说:第一个问题是1987年至2018年40年中,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理论话语。在每个十年,或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哪些理论成为了当时的主导。第二个问题,是批评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过去的40年中,每个时期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新潮美术时期,批评和理论引领了艺术创作,而在2000年以后,艺术资本、艺术的展览制度等可能对创作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本土建设,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批评和理论体系,如何形成我们自身的特点,以及谱系,甚至流派。

B组:批评的文化现场

B组讨论,以“批评的文化现场”作为主题,召集人杨小彦作主持。杨小彦说:“我们的主题是‘批评的文化现场’,大家很热情高涨地讨论文化现场中批评空间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扩张。我觉得今天表达的最正面的信息,就是要坚持批评的有效性,坚持批评的个人性,以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策展来提出问题,使批评通过展览现场,而成为真正的批评。或者说制造一个批评的现场,使批评得以进行,来抗衡可能越来越受到某种局限的外部空间的压力。”

C 组:批评的艺术现场

C组讨论,以“批评的艺术现场”作为主题,召集人刘淳作主持:“批评的艺术现场,大家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各自在当代艺术发生、发展过程中批评的作用和展现的力量。每个人对‘现场’的理解和认识不一样,从历史的角度上说,现场就是艺术史初审的开始,而理论也是通过现场发生的。优秀的艺术批评一定能够进入艺术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艺术的现场。没有批评就没有现场,没有现场就没有批评。在今天,批评依然要关注成长中的艺术家,批评的专业属性和自身价值才能充分得以彰显。”

美术批评将走进校园

11月11日上午,三个小组的召集人何桂彦、杨小彦、刘淳分别汇报了小组的讨论综述,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学术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艺术界的理论框架注入了生机。

汇报结束后,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作了年度批评总结,题为《中国当代艺术2018年度报告》,这场“不带自己观点”的报告,内容详实,风趣幽默,也为批评家了解年轻一代的思维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参考。

年会最后,轮值主席李晓峰从组织、主题和服务等方面对此次年会进行了总结,认为文章划分之所以出现了不平衡的结构,其实也体现出当下批评的实践热情远远大于理论的热情,当然,对批评的实践热情也印证了本届年会的主题:批评的现场。此外,会议宣布将由杨小彦担任第十三届年会轮值主席。

年会秘书长、主持人杨卫透露,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将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成立批评大讲堂,使中国当下的美术批评得以走进校园,影响年轻一代。

为配合此次年会,组委会还在上海艺博会期间举行了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40位参展青年艺术家,来自央美、川美、国美、广美、上美等各个美术学院或艺术院校,来自城市、乡村不同的家庭背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广泛的当代艺术领域。展览中,女性艺术家占参展人数虽不足三分之一,作品表现却完全可以与男性艺术家平分秋色。从乡土到城市,从现实到未来,从“非遗”传承到新科技,从抽象到新写实,从数码技术到身体语言,创作者开放的艺术观念与自由的艺术创见,构成了当代青年艺术家艺术生态的整体风貌。  

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参展作品:《我在》,行为 装置,2017,董琛琛。

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参展作品:《物志铭》,布面油画,2018,曹再飞。

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参展作品:《日常系列 - 深蓝马赛克和浅蓝桌布》,纸本设色、木刻浮雕,2016,杭春晖

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参展作品:《迷·藏 - 真假美猴王》,铸铜彩绘,2018,王瑞琳。

第12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参展作品:《拟行》,布面油彩,2018,陈鸿志。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