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班子理论”让我对世界成功祛魅

2024-01-25 06:30
上海

“这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远远看去,公路上疾驰着一辆辆豪华气派的汽车,走近了看,车壳下面是一群人在赤脚狂奔。”这是年轻一代对这个世界的全新认知,也是他们打破对世界滤镜之后发出地感慨。

近日,在各大网络平台,“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成为热点话题。这句话看似只是一句网友们的玩笑打趣,但背后则反映出年轻一代网友有了质疑权威、解构神圣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放松、进取的底气。在相关帖子下,不少网友纷纷对这句话表示认同,并列举出身边遇到过的种种“草台班子”的案例,一时间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

这些被网友总结为“草台班子理论”,实际指的是:人们发现世界并不是如同我们认知中的那样精密运转的,而是处处充满着混乱、敷衍,各种组织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各有各的问题。

解构精密严谨的世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似乎是人们以“我”作为个体对世界的普遍感受。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认识世界,透过白纸黑字看到的世界似乎也总是精密严谨的,连带着也认为维持世界运转的大人们都是一丝不苟的。

然而,随着我们也步入成年,以大人的模样踏入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假装大人。

其实,“草台班子”原指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集镇的戏曲班社,得名于“草台戏”,也用来比喻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平不高的团体。将世界比作草台班子,体现了人们对滤镜化的世界的祛魅,透过光鲜亮丽的事物看到背后杂乱无章的一面。

像前段时间,人们发现一艘潜水艇在泰坦尼克号边上内爆之后的残骸,100多年后泰坦尼克号的死亡记录再度添加5人。然后更为详细的消息传来,原来潜水艇是违规操作,没有定位功能,单层壳体,无法从内部打开,全电动无机械操作方式,无备份操作方式,乘客无座位,乘客移动可能造成潜艇状态失衡。

就这样一艘不专业的潜水艇,开展了这场惊险的商业探险活动。此次下潜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单人票价25万美金。富豪大佬和他的家人,连带潜艇公司的老总一共五人,都在这次事故中罹难。这场悲剧无疑加深了人们对眼前精密世界的怀疑,真相很可能就是人们的生活中大量充斥着临时组建的草台班子,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

向内转化自我反省

实际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世界或许是由各种被展示出来的表象所构筑的幻象。在当下,我们可以通过小小的一部手机窥看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可以瞥见不同人各色各样的生活。在社交媒体上,似乎每个人都踏上了人生的旷野,勇敢的人都在四处旅游享受世界,大家“命运的齿轮”都开始转动了......

法国思想家居伊能·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提出的“景观理论”,对于大众而言,景观便是被展示的表象,遮蔽了社会本真的存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只能看到事物被展示出来的一面,各种精心展示的景观编织成了我们所以为的精致运转的世界。

在网友关于“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的评论里,有不少表露的是在入职前后的心理落差。进了众人仰慕的大厂之后,发现大家都是在做无用的螺丝钉;在各大CBD高楼里西装革履的都市丽人,原来是经常熬夜加班的都市“隶”人;看起来精通专业知识的职场精英,原来是“正在理解中”。

年轻一代面对外部压力的无所适从,似乎向内转化成了一种自省的力量。然而,当我们对于现状感到无可奈何时,自省便变为自嘲,或是作为面临外部压力的情感宣泄,亦或是面对心理落差的一种自我调试。

由此看来,或许“草台班子理论”是年轻一代尝试在自我与世界的交互中寻求自洽,从而实现真正的祛魅。

至于这究竟是好是坏,其实取决于你下一步怎么做。对有些人来说,看到“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意味着幻灭后的绝望,自己不愿再为之投入什么,躺平拉倒;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恰恰意味着新的开端——既然不能对那些正式机构和大人物寄予期望,“原来他们只是那样”,那么只能靠自己搭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撰文-蔡雨彤

原标题:《“草台班子理论”让我对世界成功祛魅》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