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流浪猫,需要善意与能力匹配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王昀
2024-01-24 14:16
来源:澎湃新闻

2024年上海两会正在召开。城市应采取何种策略,对流浪猫进行管理,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对待流浪猫的策略,或许是一面镜子,照见人类社会如何在自然中自处,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控制流浪猫数量,当下国际公认最人道的方法是TNR(抓捕-绝育-放归)。诸多爱猫人也秉持这一方法行动。基于TNR方法,针对流浪动物的精细化管理,城市各方也探索出不同策略与模式。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近日探访了公益主导的上海首个城市流浪动物精细化管理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浦东老港的猫岛,一个“以商养善”且宣称拿到几千万天使轮融资的收容领养基地——位于奉贤西渡的“动物绿洲基地”,以及运用自治金撬动社区力量、居民制度化托养流浪猫的小区,梳理当下的探索,希望给未来的工作和行动提供借鉴。

2024年1月,上海老港猫岛,温室大棚入口处,猫见到人便来迎接。 王昀 图

老港猫岛:公益主导的示范基地

位于老港的猫岛,大名为“宠物番”,是上海首个城市流浪猫管理中心,也是首个流浪动物精细化管理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占地30余亩,2022年9月挂牌,以“生态放归”为理念。室内外空间设施的尺度,也都依着猫的需要设计。约有400只猫生活在这里,有的在温室大棚内,有的则在岛上。此处原先是被弃置的旅游休闲营地。周边有一处马术俱乐部,以及当地农民的果园、菜地与家禽家畜等,不远处就是海岸线。

猫岛脱胎于“小桔灯流浪猫公益项目”(以下简称“小桔灯”)。该项目还包括流浪猫领养、绝育,以及无声咖啡车等。以2020年启动的“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这些工作持续开展,依托公益基金会为支撑,协调方是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猫岛之名,得自其中一处湖心小岛。一些猫选择在岛上生活,不去温室大棚。 王昀 图

猫岛并非一处旅游休闲景点,而是由实际需求而来。上海市益彩飞扬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猫岛项目负责人查振良介绍,TNR主张放归原处,但有的社区对流浪猫采取“一刀切”式清理。由此,“小桔灯”寻到当下这片场地,这些猫绝育后得以在此生活。还有不少猫从附近拆迁的社区自行到此安顿下来。这些不适合生活在原栖息地的猫,都是猫岛计划接收的对象。

这些猫的状况,就是生命教育的素材。有的猫断了腿或尾巴,人一凑近便逃开,想必过往受过虐待;被附近的迪士尼游乐场送来的一只猫,见人便目露凶光面孔狰狞,只能关在笼里。

迪士尼乐园送来的一只猫,人一凑近,便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 王昀 图

地处城市边缘的猫岛,只是一处管理示范基地,并不是收容站,更不鼓励遗弃。但总有人专程把猫放在门外离开。

说到底,对弃养应该谴责乃至惩罚,但当下缺乏相应措施和手段。

猫岛上,人要顺从猫的需要。工作人员住在这里,及时铲屎和喂食,环境格外干净。但猫刚来这里时仍会产生应激。它们有过往领地的归属感,骤然来到岛上与其他猫混在一起,或长或短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这也是主张原地放归的原因之一。

猫岛鼓励领养。室内空间依照猫的需求打造,猫可以进行各种活动,比如攀爬等。 王昀 图

品牌猫更易被领养。其他的猫可能要在此终老,其寿命大致将介于家养和流浪之间。因为长期由人驯养,这里的猫普遍十分亲人。但因其天性,也有猫在岛上学会了捞鱼和抓鸟。其选址时,已初步考量过对周边生态和农业的影响。若要更进一步,可做更为专业与精细的物种评估。实际上,哪怕是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猫岛也不能对猫无限收容。

猫岛大多数的猫非常亲人,会主动跑来蹭人,做出要摸的样子。 王昀 图

另一项需要评估的,也许是社会影响力。比如,每逢周末,一些公司、团体和个人,会来这里组织团建或进行亲子活动,体察猫的生活并动手搭建猫屋等,进而带着“平等、尊重、接纳”等意识回到城市。另外,各方的捐赠对项目形成一定支持。其中包括企业提供的猫粮、个人的资助等。相应的账目管理完善,信息充分公开,也会让捐赠者获得良好的反馈,意识到自己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

周末,一家车友会在猫岛进行活动。大家开始搭建猫屋。 王昀 图

查振良认为,在当下实践基础上,猫岛模式可以推广。但从长远的理想状态看,如果人们在自己的社区中,都能把TNR做好,猫岛可以不必存在,才是大功告成。

商业延伸?需解决内在伦理困境

上海奉贤西渡的“动物绿洲基地”开园不久。场地有55亩,其中有宠物活动场、步道以及医疗设施等,与周边环境隔离,与线上“附近有喵”APP连通。其环境与猫岛类似。

该基地一方面收容流浪动物,一方面鼓励领养。但实践中,送流浪猫来的多,来领养猫的人少。目前基地有约800只猫,被领养走的约200只。基地既招募义工,也与民间救猫行动协作,让其中被救下的幸存者来到基地生活。不过,也许承载能力有限,近期APP线上收容入口是关闭的。

上海奉贤西渡的动物绿洲基地。因当天下雨,猫躲在帐篷里。 王昀 图

此处基地还与奉贤西渡街道的社区自治联动此前报道中,街道负责人表示,居民可自行或通过街道志愿者将社区发现的流浪猫送到绿洲,进行绝育再回到社区投喂,以此促进社区流浪猫问题闭环管理。

“动物绿洲基地”的发起方,最初是社会组织“寻它流浪动物保护服务社”。但当下更强调“以商养善”:其APP上凸显诸多宠物品牌,人们消费的一定比例资金会投入基地,公开账目显示,这笔钱一个月有六千多元;人们也可选择线上购买猫粮,直接投喂给特定的猫。从APP看,创始人未来希望做成更多基地,形成更大的网络。如前所述,包括已有的基地在内,针对这些工作,需要评估其生态影响和社会效应等。

上海奉贤西渡的动物绿洲基地。与猫岛相比,室内空间的多样性显得不足。 王昀 图

几个月前,其关联公司寻它科技还拿到一笔天使投资。但流浪猫本来是一项问题而不是产业。如果以此嫁接商业的逻辑,可能会走向以制造问题来赚钱。站在社会企业层面,需要脱离资本叙事,又要得到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这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回归社区,以正面示范去平衡

如前所述,流浪猫由社区而来,其最优解仍在社区。为此,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拜访了上海一处依托“自治金”平台做流浪猫TNR、撬动居民自治的社区。虽然很愿意分享经验做法,但为避免更多人把猫遗弃到这里,该社区相关人等均希望隐去名字。

社区中的猫,常会躲在车的底盘下。 周平浪 图

与查振良的说法一样,该社区基层人员也认为,流浪猫有其领地意识,社区本身采取网格化管理,容易摸清小区中猫的分布情况,对其进行TNR。这样做不仅出于爱猫的情感,对社区本身也有很大好处。如果见到猫就赶出社区,是赶不尽的。倘若真的一只猫都没有,还会导致老鼠滋生。不如给社区中现有的猫绝育,科学投喂和驯养,免于造成更多侵扰和矛盾。

四年下来,在TNR的基础上,该社区形成了一套有组织、制度化的救助模式。该社区有一个志愿者小组,会定时定点投喂。除了来自自治金的支持,各人也自掏腰包。何时何地喂了什么,在哪里做了打扫,都及时在群内通报。涉及公共资金的部分,则充分公开账目。

这样的做法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好,也得到了小区其他居民的认同和理解。

比如,需要尽可能对猫驯化,使其形成行为规律。曾有居民把剩饭拿出来喂猫,志愿者也不去谴责,而是进行正面示范,用猫粮定时定点喂食,并及时把没吃完的收走。如此则不再有人拿剩饭出来。

又比如,曾有老年居民以幼猫为乐趣,不理解为何要做TNR,志愿者也不争吵,直接抓大猫去做绝育,放归之后,也并未招致不满。

总之,这些行动形成了正向的示范,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基层人员认为:“这就是一个生命教育的过程。”

社区中的流浪猫。周平浪 图

但令基层工作者困扰的是,总有外来的猫。根本上,还是需要杜绝弃养才行。在家里把自己的猫养好,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她看来,应该提高收养宠物的门槛,运用技术追踪宠物全生命周期,才能预防虐杀或遗弃动物。

以生命为本,量力而行

结合以上观察,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

首先,关于流浪猫管理的项目,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都可以通过评估生态和社会的双重影响,进而运用相应工具——比如社会影响力评估等方法,或ESG等指标体系——去确立一些重要原则,也可让实践更为有的放矢。

据此,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可以更多支持符合相应条件的项目与组织。

从社区层面而言,对于智能猫屋这类工具,需要制定更完善的申请条件,使其更好地撬动社区自治,形成善意和良性的社区文化。

针对个人层面,既然收养宠物就需要能负责到底,以生命为本且量力而行。对遗弃行为和个人盲目救助应有一定制约。

本文请教了以下师友,特此致谢:

陈晨 环境科学专业人士、“让候鸟飞”工作人员

陈浩 上海城市流浪猫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范依嬴 第六声记者

球球 上海浦东新区居民

徐菲 上海宝山路街道居民、热心市民

严昊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专业大三学生

杨旭 社会工作从业者

俞霖琳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上海保护项目高级经理 

查振良 上海城市流浪猫管理中心负责人

章超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