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4|今年多国大选,对中国外交是挑战也是机遇
【编者按】
1月5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对外发布复旦智库报告《动荡与变革: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为报告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动荡与冲突是2023年国际局势的突出特征,而2024年旧的冲突不可能完全平息,新的地缘政治冲突还会发生,战略上的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角逐,经济上的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社会政治上的民粹主义与极右思潮等将相互激荡,从而加剧世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国际政治中的新气象与技术进步也在催化着国际局势的变革。
在动荡与变革中,2024年的世界将向何处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授权刊出该报告部分文章。
《动荡与变革: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外交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展四场主场外交,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与此同时,借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积极开启了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的局面,改善并塑造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又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丰富并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为动荡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
一、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
2023年中国通过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实现了年初在莫斯科举行中俄元首会晤,年底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推进了大国协调合作,构建出了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2022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举行会晤,达成了推动两国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的共识。然而,一场意外的无人飞艇事件破坏了整个进程。美方不顾中方的解释,执意动用武力袭击中国企业的民用无人飞艇。2023年3月初,习近平主席直接点名批评美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美方随后开始加大释放善意,加快两国高层的互动访问,最终实现了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的旧金山会晤。双方取得二十多项重要成果,恢复了一系列对话、沟通交流机制,缓和了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大氛围。
俄罗斯是中国背靠背的战略协作伙伴。在美国对中俄同时搞“双遏制”战略的背景下,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更强的动力。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10月普京总统来北京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国元首间的高度互信,为中俄战略关系提供了战略引领和政治保障。不过,两国也明确表示,两国关系不是军事政治同盟,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中俄两军在2023年内按照安排举行了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中俄经贸合作更是得到了强劲发展,两国贸易额历史性地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
中欧高层交往继续在2023年保持良好势头,法国、德国、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各国领导人纷纷访华。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6月,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德国、法国,并分别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12月,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顺利举行。
中欧关系既有积极进展,也存在不少隐忧。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率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访华时,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他还明确告诫欧洲要坚持战略自主,不要在台湾等问题上完全追随美国的立场;7月,德国首次发布了对华战略文件,显示出德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的摇摆;9月,德国企业巴斯夫在中国签下百亿级新项目的同时,欧盟却对华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在冯德莱恩提出对华“去风险”政策后,欧盟计划未来对中国很多产业都要进行反补贴调查,意大利也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而俄乌冲突仍然影响并制约着中国与很多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
二、塑造战略环境、扩大朋友圈
良好的战略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 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美国要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2023年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中国积极主动地塑造周边战略环境和全球环境,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是改善或部分修复了同美国盟友澳大利亚、日本的关系。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奉行完全追随美国的政策,导致中日、中澳关系大幅下跌。随着两国政府政权更替,对华关系出现积极趋向。202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实现访华,这是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领导人的首次访华。中澳关系逐渐回暖,经贸关系逐渐恢复。日本由于坚持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不得不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中日的分歧加剧,但是双方都愿意继续保持高层沟通,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发展轨道。在此背景下,2023年11月26日外交部长王毅在韩国釜山同韩国外长朴振、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共同出席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三方同意要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这是时隔四年后,中日韩外长会的再次启动。
二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实现提档升级。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西安举行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这次峰会形成54项主要合作共识和倡议,以及19项拟成立的多边合作平台,达成9项峰会框架内的多边合作文件。可以说,中国-中亚峰会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关系的提档升级,强化中国中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未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
三是应对好周边国家政权更换,持续巩固对华友谊。2023年8月,柬埔寨人民党赢得柬大选,洪玛奈成为柬埔寨新一任首相;9月14日至16日,洪玛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其担任首相后的首次出访,凸显出柬埔寨新政府的外交取向。在访华中,洪玛奈承诺,柬新一届政府将继续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新加坡即将在2024年进行大选,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早就声称将交棒给副总理黄循财,将其确立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领军人物。在此背景下,2023年12月黄循财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为未来的中新关系发展奠定基础。习近平主席于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的国事访问,确定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的新定位,提出了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这标志着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在双边和澜湄合作多边层面实现了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
四,扩大中国的国际朋友圈。在2022年9月的撒马尔罕峰会上,上合组织迎来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员。金砖国家合作在2023年迎来了大规模扩员。在2023年8月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议上,金砖国家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是金砖合作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彰显了金砖国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给金砖合作机制注入新的活力。而中国在此次金砖扩员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的主要作用,更是凸显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化解国家间矛盾,推动世界和平
一直以来,中国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如伊朗核、阿富汗、朝鲜半岛等问题,都主张推进以对话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的立场,曾受到不少国家的质疑。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中国的立场和做法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2023年,中国继续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提出并推动一系列方案来推动国家间矛盾化解,促进世界和平。
一是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呼吁停止战火,启动和平谈判。这一立场文件总结了过去一年多中国就乌克兰危机所形成的完整立场,同时吸纳了各方合理关切,秉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虽然美欧国家对这一文件整体上持批评态度,但是理性的国家都认为文件本身是具有建设性的,俄罗斯、法国、联合国都予以肯定。乌克兰方面对中方意在推动停火止战的努力也予以赞赏。2023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与泽连斯基总统首次通电话沟通。随后中国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访问多国,就俄乌冲突进行周旋,致力于推动中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计划。尽管目前尚未见成效,但是中国的立场为更多国家所理解,中国致力和平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在中国香港成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致力于建立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随着国际社会对调解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与持相近理念的国家决定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专门提供调解服务,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摒弃零和博弈,为各类国际争端提供友好、灵活、经济、便捷的解决方案。2023年2月16日,印尼、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等《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签署国参加了筹备办公室成立会议。
三是中国斡旋沙特伊朗复交并实现关系正常化。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代表团在中国的斡旋下举行会谈。会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将逐步恢复外交关系、重开使馆、互派大使,并加强双边关系。在中国的外交斡旋下,中断外交联系七年的沙特和伊朗走向了和解。中国的这一外交努力得到中东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称赞,凸显了中国作为公平公正、值得信任的负责任大国的角色。
在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中国明确阐明中国立场,强调应该立即停火止战,防止冲突扩大。同时提出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2023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11月30日中国发表了《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更加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的主张。
总而言之,2023年的中国外交,在复杂动荡的外部环境下积极进取,继续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同时也着眼长远,适时改善同周边国家关系,提升优化了战略的全球布局。
展望2024年,世界仍将不太平。不少大国都要在2024年进行大选,中国周边的关键国家也是如此。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相信会继续积极进取,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本文原标题《2023年中国外交:塑造外部环境,推动世界和平》,现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