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模式,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名片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钟笑玫
2018-11-02 10:4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上海市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摄

“太意外了、太快了,大大节省了我们企业的办理时间。”10月30日,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拿到“临港新城主城区WNW-C1-10-02地块限价商品房配套幼儿园”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证书时说。
他介绍,自己从资料提交完毕,到所有专项验收事项办结,再到最终拿到竣工备案证书,仅花了9天时间。
如此迅捷的验收,得利于“一网通办”——该项目的规划验收、竣工备案等手续全部由联审平台系统办理。

“一网通办”是今年上海重点打造的高效政务服务品牌,也是上海智慧政府建设的核心标志,其目标是民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今年7月1日,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在“中国上海”网站上线试运行。9月1日,作为移动端统一入口,新版“市民云”APP上线。

数据代替人跑路

通过推进“一网通办”,上海整合线上、线下政务功能性平台,力求以民众为中心,让他们只要进一扇门,就能办理不同领域的事项。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访了上海多个线下政务服务平台,看到上海掀起的这场政府效能改革,正有效解决“开不完的证明、办不完的手续、一事多部门跑”等问题。

在静安区,29个部门的240项审批事项接入了上海市“一网通办”总门户,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了“网上预约、窗口先办”。

为了让办事人免于来回准备材料,静安还推出了“智能导引服务系统”。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陈波现场向记者演示,从“一网通办”总门户进入,办事人可以根据要开办的企业具体情况,一步步“打勾”、“填写”。最后自动输出的一张表格,可直接打印作为窗口申报材料。

最近,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也刚完成空间改造,大面积绿植墙和现代化的装修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原先83个专业部门组成的法人事项窗口,“进化”为18个“零差别受理”窗口。

“现在只要办事市民材料准备齐全,我们就统一收件,处理则都在中后台进行,这样一套流程我们省力市民省心。”在窗口工作多年的黄炜表示。

今年3月,上海市工商局同样牵头推出了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开办企业时间由原先22天缩短为5天。

“现在在网上操作,填写过程就流程化了,每一个步骤系统都明确要求,该有的材料会自动生成,按照要求一步步来就行。“在工商办公大厅,上海经纬聚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招商部经理曹哲告诉记者。

“一窗通”启动后,许多事也不需要来线下办理了。曹哲介绍,比如现在企业取名只需要在线申报,当天或者隔天就得到审批结果,而原本这需要到窗口提交申请,层层上报审批,需要3至5个工作日才有结果。

“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

“一网通办”是一项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性工作,依托“一网通办”,上海通过数据整合共享,推进了跨部门流程再造。

比如今年3月1日,上海就社会投资项目率先启动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开发建设上海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设计方案审核阶段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同步征询的审批部门,由7家减少为3家。

在施工许可环节,总体设计文件征询环节也取消了,消防、抗震、民防、水务、卫生5家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阶段实现了数字化“多图联审”。

对建设单位而言,通过联审平台,就可以统一在线填写申请表和上传图纸资料,线上提交申请。此后将有牵头部门接收,以并联内部征询审核的方式审查审核,统一线上公布审批结果或电子证书。

通过推进一网受理,上海也正实现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

“中国上海”联审平台图解。  官网截图

7月1日,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在“中国上海”网站上线试运行。9月1日,作为移动端统一入口,新版“市民云”APP上线。

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提供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用户数超过959万,上海全市共1274项事项接入统一受理平台,累计办理量357万件,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167项社区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