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三大队》原著作者聊了聊真实追凶

2023-12-19 19:41
北京

改编自民警深蓝所写的真实故事,《三大队》电影终于在上周五上映,电视剧也即将登陆爱奇艺迷雾剧场。程兵队长12年的追凶执念,虽然完成了三大队最后的任务,这场经历仍旧是一场悲剧,许多人的人生永远地被改变了。

电影上映当天,我们偶然误差FM的主播秋实,与《三大队》原著作者深蓝,从电影到故事,再从故事到原著,再延伸到深蓝从警的经历,聊起了人的执念和现实的唏嘘。今天我将部分文字整理出来与你分享,从原著作者和前警察,他如何看待电影的呈现?

偶然误差FM

深蓝

偶然误差FM: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豆瓣留言,我觉得有一个短评说得特别好:“好的故事能穿透一切”,我看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它是一个穿越了时间的故事。因为原型故事发生在2002年,经过了差不多12年的“追凶”,在2014年宣布结案。2016年,您给网易·人间投的第一篇稿子就是《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2018年改编的呼声特别高,2023年电影公映,马上剧版也要上线了,所以我想知道,这个故事从您的文字变成了银幕上的一个个角色,您看完电影之后有什么新鲜的感受吗?

深蓝: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心情其实很复杂,夹杂着各种情绪:开心、激动、欣慰。8000字的文字稿变成了一部132分钟的电影,我相信这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骄傲、甚至大多数时候都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确切地说,当我走进电影院看到片头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非常激动和开心了。

偶然误差FM:我还记得您在《三大队》原著的序言里说,有人问您影视和现实生活中的追凶到底有什么区别,您的回答给我印象特别深:对于编剧来说,“追凶”是创作的内核,“破案”是创作的终点,追到凶手的那一刻,这个故事也结束了,这个电影也完满了;但在现实生活当中,追凶对于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比如说程兵队长,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我想知道电影里张译老师饰演的程兵,有哪些地方让您印象深刻?

深蓝:电影里的程兵在很大程度上帮我重新定义了影视剧中的警察形象。因为我是没有见过程队长的,和他也只通过几次电话,所以我不知道他现实中追凶时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张译饰演的程兵几乎就成了我心中程队长当年追凶时真实的样子。

偶然误差FM:看完电影之后朋友跟我聊,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或者认为电影的主题,就是执念。程队长和三大队成员们都有一个执念,想非常迅速地解决案件,所以在办公室发生了相当于刑讯逼供的状况。

深蓝:这里我想解释一句,为什么他们要上这些所谓的“手段”,要求王大勇必须交代他弟弟王二勇的下落。因为两兄弟第一次犯案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被当地公安机关追捕、通缉的情况下仍然犯下了第二起案件,说明这两个人的社会危害性是很大的。当年监控技术不发达,王二勇一天不归案,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受害人。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三大队才采取了一些不合法的手段。

那个年代是以口供为主,有句话叫“口供为天”,嫌疑人招供,是案件往下走的一个前提。他自己都不承认,你又没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的情况下,也不是说就定不了罪,但定罪的难度会非常大,复杂性也会非常高。

偶然误差FM:这也是我认为电影改编得特别好的一点,程兵在抓了王二勇之后,在派出所对民警说“现在零口供也能定罪吗?”这是在原著故事里没有的。它给我一种感觉,就是程队长在这将近12年的追凶历程中,太“执”了,好像有点困在了“一定要亲手抓住王二勇”的行动当中,被社会慢慢抛弃了。您对这个改编的看法是什么?

深蓝:我觉得这里改编得非常好。侦察技术的进步、手段的提升,对于警察来说,说白了只是一种辅助作用,要做好警察的工作,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没有那颗坚定的内心,有没有执着的信念。如果没有的话,再好的技术、再高的手段,其实也是没有太多作用的,这就像道与器的关系。在追凶的十几年里,程兵确实相当于被社会、时代抛弃了。他离开了公安岗位,就不可能再接触到新的技术变化,但是他就完全凭他的笨办法、做一个笨人,最终达到了想要的结果。从这个侧面也表明,其实人的信念有时候是要更胜一筹的。

偶然误差FM:电影开头、包括您在书里也会描写,程兵让他师傅去比对指纹,说这是个细活、慢活;还有几句台词提到当时的街道摄像头也不像现在这样。我不太清楚那时追凶的难度,您可以给我们讲讲。

深蓝: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当时的条件,以前是这样的,民警查案子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案发之后首先要大面积摸排,从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开始一点点走访。如果现在发生了类似案件,警方做的第一件事,一般就是调监控。监控之下是众生平等的,什么样的谎言都逃不过视频影像;但是以前没有监控,就需要大规模的摸排走访。一起刑事案件,一个民警要走访几百人、上千人,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判断、分辨哪些人说的是真话,哪些人说的是假话。但凡有点嫌疑的人,他还要反复去印证,找别人去验证他的话。这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活,很多的线索就在前期这种耗时巨大的工作中就错过了。

我们在90年代甚至00年代的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嫌疑人,他们作案之后过了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都可以从容地买票离开当地,这就说明那时候公安发现这个人有嫌疑的时候,这人早跑了。但是放到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偶然误差FM:电影中还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最后,追凶结束的那一天程兵站在路边,镜头慢慢拉远,行人、车流穿过,声音慢慢变得嘈杂。给人的感觉是,原来对于程兵来说12年的追凶结束,也不过是普通人普通的一天而已。是不是他也很迷茫,一个执念结束了,他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深蓝: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镜头,英雄归于人海,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执念实现,就像我们的梦想达成,这个梦想只是为了安慰我们自己,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当我实现了这个理想,实现了我的执念后,对自己有了交代,那我往后的生活是安稳的、安逸的,不亏欠自己和自己所珍重的事情。如果他做这件事是为了外界的某些评价,其实他压根不需要做。人生中有更多其他人看来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他之所以选择了追凶,说明在他看来(至少在当下)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偶然误差FM:有朋友说他记得最深的一句台词,是狱中的一位死刑犯,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说,觉得自己的一生好像一个抽屉一样,打开里面满满当当、杂乱无章的,然后突然这个抽屉好像“唰”一下就要合上了。我觉得这对程兵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一些侧面的推动作用。

您在序言里说了一个矛盾点,电影里也提到过,他师傅对刚刚入职的后辈说:“人年轻的时候,都想办大案,好像不办大案,这警察就白当了一样。”但是没有人想,发大案就意味着多少个家庭颠沛流离,我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办大案”和“发大案”这种矛盾的?

深蓝:发案和办案本身就是矛盾的,或者说警察存在的价值本身也是矛盾的。我相信,当所有违法犯罪行为都被清除掉的时候,社会上可能也不需要警察这个职业了。警察也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行业,它的存在,是为了让自己尽快地消亡。

偶然误差FM:您在序言里也提到,“执法事故”四个字是悬在刑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实对我来说,我希望执法人员嫉恶如仇、心怀纯正的正义,但是我想这种正义好像又天然地和某种情感有相违背的地方。即使程兵情绪稳定,抓住王二勇也是一记老拳,关于情理与法理,我想知道您个人的感受。

深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确实是拿不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接触的相关人物、案件数量增多,我会觉得情理和法理是辩证统一的。作为一个警察,你可以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情感选择,但是你所有的选择和表达要在法律的框架之下。一个人有没有犯法、怎么判,那是法律说了算的。作为执法者,他更应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之下。

偶然误差FM:我记得您说得特别好的一句话,因为你个人情绪宣泄了一下,执法程序可能就有了瑕疵,和你同队的人、同行的人,工作可能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电影其实对原著进行了很多改编,比如原著中被害者是17岁,电影改成了14岁;原著受害人成了植物人,电影中是当场死亡了。最大的改编是原著中程兵一个人完成了追凶,电影里塑造了三大队一整队的群像,他们分担了程兵在追凶过程中一个人做过的工作,我想听听您对这个改编的感受。

深蓝:我感觉这个改编挺好的,因为戴墨导演说过一句话,他感觉程兵太苦了,想让他的伙伴陪他走一段路,所以加入了群像戏。在我自己看来,一方面是他的一群伙伴在陪他追凶;另一方面也仿佛是一种隐喻,在追凶过程中,每到一个十字路口,就有伙伴选择其他的道路。这四个队员所面临的选择,其实也是程队长自身面临的人生选择和困境,最后他只剩下了一个执念。

电影中还有一个镜头,他站在马路边一个破碎的镜子面前,从镜子里看到的是破碎的自己,满头白发。我感觉这一段的改编是神来之笔,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一群伙伴在陪伴他,但是在他的伙伴一个个离开之后,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了程队长的孤单,为了实现执念,他放弃了那些世人都有的东西。

偶然误差FM:我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著故事。书里有一个特别精彩的点,遗憾的是电影里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您写出了一种命运交错的奇妙感觉,程兵向户籍所在地汇报时说了自己打工的地方,比如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等等,都是收到线索说王二勇有可能出现的地方。有一次,王二勇在重庆的一家空调品牌售后服务部当安装工,因为他之前做过空调安装,老板就有意将他留下来当正式员工,让他第二天拿着身份证来入职。王二勇害怕入职之后案件的事情暴露,就没有正式入职,在他从服务部离职的当天,程兵收到线索入职了同一个地方。这实在是太奇妙,好像错一步就延长了好多好多时间,这个在电影里没有着重体现出来。

深蓝: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戏剧化。因为我无处去验证,既证不了真,也证不了伪,直到后来我听到有人评价王二勇和程兵,他们是被命运裹挟的两个人,一个人使劲追,一个人使劲躲,而且这个追的人还要为了不让躲他的人发现把自己藏起来。这两个人的命运在“8.22”案发的那一刻就确定了,他们会不断地产生交集,在这个过程中,有再多的巧合也不为过。

偶然误差FM: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说的“执念”,每一个好故事都有一个执念,我读您其他故事也是这么觉得的。比如您写一个老辅警,他做了几十年的辅警,每次要转正的时候总是阴差阳错地失败了,您写有人把警察看作一份职业,有人把警察看作一份事业,但对于做了几十年辅警的他来说,警察可能是一个梦想、一份执念。对于电影中说的“放下我执”,您是如何理解的?

深蓝:事情都有两面性,“执念”也是双刃剑。对于有意义的事情有执念,那叫坚持;如果对于一些罪恶的事情有执念,就叫死不悔改。这就需要一个人用自己的价值观,整个社会用社会的价值观去判断,这究竟是一个该“我执”的事情,还是一个“该放下”的事情。

偶然误差FM:我在阅读原著时有一种很深切的感受,就像电影中那句台词“零口供也能定罪”,我在书中也读到了这种大时代和小人物之间的摩擦。比如刚刚提到的这位辅警,他非常优秀,有些大案要案本来作为辅警事不能参与的,但他太有经验了,在这些案件中总是当排头兵,同时,他也是一个总是无法转正、郁郁不得志的人物。

我不知道您写了这么多故事,是如何看待这种摩擦的。

深蓝:这个时代的每一粒沙,压到具体的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在大的层面上,个人还是要跟上时代,但跟上时代和随波逐流是两个概念,对于那些涉及到价值观、涉及到对与错的评判的,人还是要坚守。

偶然误差FM:我最后想问的问题是,您在序言里写,最开始从学生做了警察,经历了几年之后,发现好像有些事不是您想的那样,我想知道哪些事让您在做警察的时候看得更清楚了,又是哪些问题让您必须要再做回学生。在身份的转变当中,您有什么感受。

深蓝:从学生变为警察时,因为没有从事过其他工作,所以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直观甚至僵硬的。我曾经认为这个社会就是非黑即白的,中间或许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但都是不好的。但是上班之后,发现这个世界好像不是我想的那样,人都有很多面,事情也有很多面,再坏的人也有好的方面,再好的人都有不堪的一面,就看我们如何面对他们,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当我从警察又做回学生,我有一整段的时间去回顾我的从警历程,重新看待我所经历的事情,对当时的很多不解、迷茫甚至愤怒,也有不同的认识。

内容简介:深蓝是三四线小城市的一名普通基层民警,他的工作常常辗转于赌徒、小偷和瘾君子之间。作为值班备勤主力,深蓝见证了各形各色的人与事,这些富有戏剧性的真实故事给他极大冲击,催促着他拿起笔,将一切记录下来。本书精选《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等十一篇聚焦警察与罪犯的篇章,提供有血有肉的警察群像、错综复杂的重案要案和令人慨叹人性之多面的罪犯故事。这些从粗粝的现实长河中打捞出来,闪烁着冷酷与温情的真实人生,暗藏着人性的真相。

原标题:《我们和《三大队》原著作者聊了聊真实追凶》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