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凡|培养顶尖临床医生,可以做怎样的探索?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2023-12-18 18:28
来源:澎湃新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近日接受澎湃新闻专访,就“顶尖临床医生培养”的话题展开探讨。记者张呈君 李佳蔚 视频编辑 彭友琦(02:57)
近年来,医生成为社会关注的职业,也成为广大学子报考的热门选择。但在喧嚣的讨论背后,有一个基本问题:顶尖临床医生具备什么品质,是如何培养的?

近日,教育部主办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暨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交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此次,复旦大学共有3项成果入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一项为《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这是临床医学硕博研究生教育领域唯一的一等奖。

该项成果的牵头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复旦上医)副院长吴凡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并结合该校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就“顶尖临床医生培养”的话题展开探讨。

吴凡直言,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两个主要教学问题。一是如何强化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二是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医学领军人才。

“概括地说,‘双轮驱动,顶天立地’。”吴凡说,“顶天”是指需要培养高精尖的医师科学家,实现科学研究领域的突破;“立地”是指需要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为老百姓的疑难杂症提供优质医疗供给

率先构建“5+3”模式

很长时间,国内医学生培养面临着学制多、学位混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还出现一种现象,一些院校花很大力气培养的医学生,毕业后却不会看病。

吴凡说,复旦上医很早启动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并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中国临床医生培养的“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源自复旦上医。

与此同时,复旦上医在上海牵头联合全市医学院校,共同研制“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构建“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复旦上医牵头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上海市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为全国开展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要求从2015年起,停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吴凡解释,“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合格研究生毕业时,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简称“四证合一”。

“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医术是有保障的,极大提高了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吴凡说。

临床专博“5+3+X”与“医师科学家”

“现在我们又往前走了一步,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吴凡说,2015年起,复旦上医率先在全国开展临床医学博士“5+3+X”模式改革试点,X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

通常,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医学教育均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其中,毕业后医学教育又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阶段。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可靠途径。

“通过这样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医学生就具备了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和某些疑难疾病诊疗,有能力参与多系统复杂疾病的诊疗,并具有较高的临床理论水平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吴凡说。

截至目前,复旦上医已培养近1000名“5+3+X”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在吴凡看来,将临床医学专博和专科医师培训结合,复旦上医实践引领了全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示范了如何结合“学位论文科研”和“临床专科培训”,解决临床诊疗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实现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同时,在培养“医师科学家”方面,复旦上医也率先作了探索。

2018年12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三方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率先在全国探索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一流医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复旦上医拓展学术学位“Med-X”新模式,推进医教协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改革,探索“MD+PhD”双学位教育,提升医学研究生国际化水平,加快生物医药工程博士培养,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吴凡举例,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医学生有机会在复旦10个临床医学交叉研究院(癌症攻关、重大脑疾病、心脏医学与泛血管、代谢疾病等)进行培养,接受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等顶尖科学家的指导,接触国际前沿研究课题,“医学生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顶尖临床医生“上海方案”

近年来,复旦上医把握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与上海市三方共建托管历史机遇,新医科人才工作“换挡提速”,全面驶入快车道。

在《医学界》每年发布的中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排行榜上,复旦上医连续五年位居榜首。

“培养引领未来的医学顶尖人才,需要医、教、研三结合。”吴凡认为,顶尖的临床医生要能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真正的科学问题,同时,通过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去研究和解决这些临床问题。在此基础上,顶尖临床医生还要有成果转化意识,把临床实践中凝练出的科学方法、成果转化为专利或产品,最终再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上,服务更广泛的患者。

“形成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并回到临床治疗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顶尖的医学人才不仅能为国家科技创新作贡献,也能够为更多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她说,这也是复旦上医这些年持续探索实践的。

近年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其中,麻醉、重症、感染、儿科、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学科人才紧缺,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

对此吴凡认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也必须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服务需求”。比如,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2020年11月在复旦成立后,每年设置超过60个感染传染病领域的博士名额,加大培养该领域顶尖医学人才。在“5+3+X”临床专博培养中,“X”突出了全科医学、儿科、麻醉等紧缺人才的培养。

此次,复旦上医的《服务需求 提高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方面,这是复旦上医在2014年‘5+3模式’获评特等奖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探索。”吴凡说,另一方面,更显示了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与上海市三方共建托管复旦上医及其直属附属医院以来,该校探索医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目前,这项教学成果在全国已成功推广到数百所医学院校,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改革方面成效显著,预期应用前景深远,将为中国顶尖临床医生培养提供一套“上海方案”。

谈到复旦上医接下来的人才培养计划,吴凡说,到2030年,复旦上医将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施鋆